环境与科学消毒|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消毒

摘要:家庭环境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室外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保障安全性的条件下,要尽量采取持续开窗通风的方式清洁空气。

01日常居家要天天消毒吗?

答:不需要。

家庭环境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室外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保障安全性的条件下,要尽量采取持续开窗通风的方式清洁空气。

如果家中没有明确污染时,做好家庭日常清洁即可,不需要每天消毒。

02餐(饮)具用开水烫一下能消毒吗?

答:不能。

餐(饮)具若需要消毒,需先清除食物残渣等有机物再清洗后,完全浸没在沸水中或者流通蒸汽加盖蒸15-30分钟,才能达到消毒效果;

或按说明书采用热力消毒柜消毒;

当然也可以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冲洗干净。

另外,也别用抹布擦干,因为抹布也极有可能带菌,最好还是沥干水分让餐具自然冷却干燥。

03消毒剂可以随意使用吗?

答:不可以。

首先要选择和购买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

另外,要根据环境物品污染状况,在产品有效期限内,按照说明选择最合适的消毒剂类型、使用浓度和方法,针对性开展消毒。

如:手消毒可选醇类或季铵盐类揉搓;门把手、扶手等物体表面消毒可选用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或消毒湿巾等擦拭;手机、钥匙等小物件的表面消毒,可用75%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口鼻,最好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防止液体飞溅。消毒一定时间后,还要用清水将消毒剂擦拭干净,以免残留物影响环境与人体健康。

04消毒剂可以随意放吗?

答:不可以。

化学消毒剂多属易燃、易爆、具腐蚀性物品,一般还会有很强的刺激性,可能造成呼吸道和皮肤损伤,需要避光通风保存,放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在有明确污染物存在时正确使用。

消毒剂随意放置也会受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影响而降低使用效果。

05外出归来一进门可以用酒精喷洒外衣消毒吗?

答:不可以。

任何化学消毒剂都不可以直接对人喷洒。

酒精属于易燃易爆物品,空间喷洒极易引发火灾,只可用于小件物品的浸泡或擦拭消毒。

06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吗?

答:不是这样。

大部分消毒剂,在高浓度时,腐蚀性和刺激性更大,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污染程度,按照产品说明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浓度,才能既保证消毒效果,又不会造成试剂的浪费,还保护了环境、物品、人体皮肤和黏膜不受损伤。

另外也不是所有的消毒剂都是浓度越高效果越好,比如酒精,浓度过高效果反而不是很好,酒精最合适的杀菌浓度是75%。

07两种消毒液同时使用效果更好吗?

答:不可以这样。

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极易产生化学反应,可能造成伤害,所以一定不能同时使用。

消毒液与清洁剂也不能混用,如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会瞬间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发中毒。洗衣液同样不宜与消毒剂混合使用。

08热水配制消毒液效果更好吗?

答:不可以这样。

多数消毒剂的最佳消毒效果与温度是有一定的关系,在低温下消毒效果会比较差。

但是升温不可超过消毒剂本身能承受的范围,不然会造成消毒剂有效成分的蒸发或分解,影响消毒剂的稳定性和作用时间,反而影响消毒效果。

09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比流动水洗手更好吗?

答:不一定。

手部没有明显污染物的时候,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选择流动水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手部有明显污染物的时候,需要在流动水下,按照七步洗手法用洗手液(肥皂)洗手,可以去除污染和绝大部分的细菌。如果污染物不冲洗干净,直接用手消毒液是很难达到杀菌效果的。

10消毒剂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吗?日常消毒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有可能会影响,科学消毒控制危害。

消毒是把双刃剑,消毒剂能有效杀菌,但可能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还可能会与环境中存在的有机物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对人类健康及环境具有危害及残留毒性,保护环境、保持清洁和不过分消毒就能防止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因此,环境物体的消毒应首选物理消毒法(蒸、煮、光照射消毒),化学消毒法需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与消毒方式,控制合适的使用剂量、浓度、作用时间与频率。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消毒方法,就能发挥消毒剂的正确作用,阻断病原体的传播,保护自己,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