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歌》中文歌词的“翻译”是对原词的升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5 06:01 1

摘要:著名的《国际歌》,原歌词用“法”文创作,共有六段。作者是巴黎公社主要领导人之一、工人欧仁·鲍狄埃,写于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的流亡期间。

著名的《国际歌》,原歌词用“法”文创作,共有六段。作者是巴黎公社主要领导人之一、工人欧仁·鲍狄埃,写于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的流亡期间。

欧仁·鲍狄埃

将近五十年之后,1919-1920年,我国大批青年学生在“法”国勤工俭学,了解到巴黎公社和《国际歌》的事迹,于是,从1920年开始,先后出现一些《国际歌》歌词中文译本:1920年10月,广州《劳动者》周刊发表列悲(黄凌霜与区声白合署笔名)翻译的部分段落,题名《劳动歌》;11月,在“法”国发行的《华工旬刊》刊登张逃狱(化名,真实身份不详)翻译的全部歌词,取名《劳动国际歌》;1921年9月,《小说月报》第12卷号外《俄国文学研究》专刊上,登载了耿济之、郑振铎翻译的做了段落删减与结构重组的完整歌词,命名为《第三国际党的颂歌》。 这三种译本都是单纯的“新诗”体,未考虑与曲谱的配合,无法唱出来。

1923年6月,在广州发行的《新青年》复刊号刊登了歌词与简谱相配的《国际歌》。这是瞿秋白译配的,它创造了中文版《国际歌》的三个第一:

第一次将“法”文歌词原标题“L'Internationale”译为“国际歌”,从此《国际歌》的名称就固定下来。

第一次参照苏俄版本,取“法”文原歌词第一、二、六段进行翻译,词曲结合公开发表。

第一次在翻译歌词时调整词句,以符合中文韵律和节奏,使歌词与旋律相配合。其中最有独创性的是,将“法”文“Internationale” (国际)一词音译成“英德纳雄纳尔”(后传唱为“英特纳雄耐尔”),保留原发音,与曲调谐和。

1923年,萧三与陈乔年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期间,根据“法”文原词和俄文译本翻译了《国际歌》,但未直接结合曲谱。1939年,在延安的萧三获得作曲家吕骥、冼星海的协助,对《国际歌》译词进行多次修改,形成了更符合中文韵律的谐和曲调的版本。这一版本成为后来传唱的主要蓝本,其中保留了瞿秋白的“英德纳雄纳尔”音译。

1962年,中国音协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专家,以萧三译本为主要基础,参考此前多个译本,对《国际歌》歌词进行了系统性修订,形成官方通行本,一直沿用至今。

这现在通行的《国际歌》中文歌词主要有三方面的意涵:一, 痛斥旧世界中少数寄生虫式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广大劳动者,霸占了劳动果实;二,指出是广大劳动者创造了人类世界,应该由劳动者管理天下;三,号召广大劳动者解放思想,团结起来,勇敢斗争,去消灭旧世界,实现公平、正义、幸福的人类新世界——共产主义(英特纳雄耐尔)。

可以看出,它是一首呼吁广大劳动者为建立“新世界”而奋斗的战歌,这个“新世界”就是公平、正义、幸福的共产主义社会。自1923年中共三大起直到现在,中共全国党代会闭幕式上都要奏唱《国际歌》,这是一种象征性的宣示: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实现共产主义。

那么,《国际歌》的“法”文原歌词,是不是像中文歌词这般慷慨明畅、具有鲜明的共产主义志向呢?

查寻资料可知,《国际歌》标题的“法”文是“L'Internationale”,其中的“L'”是“定冠词la”的“省音”形式,本身无义,加在名词前面,与之共同表示某个“独一无二的事物”,“Internationale”意为“国家之间”,所以,这首歌词的原本标题,字面上是“国家之间”,中文翻译为基本贴切的“国际”,又加上原标题没有的“歌”,就成为简洁晓畅的《国际歌》。“L'Internationale”(国际),在欧仁·鲍狄埃的原文语境里,特指1864年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所以,歌词的“法”文原标题也可以说是《国际工人协会》。

《国际歌》的“法”文原歌词共六段,每一段后面都有相同的“副歌词”。将“法”文原歌词逐词逐句直译,不进行意译或修饰,可对译成中文如下:

第一段

原文:

Debout! les damnés de la terre

Debout! les forçats de la faim

La raison tonne en son cratère

C'est l'éruption de la fin

Du passé faisons table rase

Foule esclave, debout! debout!

Le monde va changer de base

Nous ne sommes rien, soyons tout!

直译:

起来!地上的受诅咒者

起来!饥饿的囚徒

理性在它的火山口轰鸣

这是末日的爆发

让过去成为一张白纸

被奴役的群众,起来!起来!

世界将改变根基

我们什么都不是,我们要成为一切!

副歌

原文:

C'est la lutte finale

Groupons-nous et demain

L'Internationale

Sera le genre humain.

直译: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国际工人协会

将成为全人类。

第二段

原文:

Il n'est pas de sauveurs suprêmes

Ni Dieu, ni César, ni tribun

Producteurs, sauvons-nous nous-mêmes

Décrétons le salut commun

Pour que le voleur rende gorge

Pour tirer l'esprit du cachot

Soufflons nos fourneaux, battons le fer quand il est chaud

直译:

没有至高无上的拯救者

既不是上帝,也不是凯撒,更不是护民官

生产者们,我们自救

颁布共同的救赎

为了让盗贼吐出赃物

为了让思想冲出地牢

鼓起我们的熔炉,趁热击打铁砧

第三段

原文:

L'État comprime et la loi triche

L'impôt saigne le malheureux

Nul devoir ne s'impose au riche

Le droit du pauvre est un mot creux

C'est assez languir en tutelle

L'égalité veut d'autres lois

Pas de droits sans devoirs, dit-elle

Égaux, pas de devoirs sans droits !

直译:

国家压迫,法律欺诈

税收榨取不幸者

富人不受义务约束

穷人的权利是空话

受够了监护下的煎熬

平等需要其他法律

没有义务的权利,她说

平等者,没有权利的义务!

第四段

原文:

Hideux dans leur apothéose

Les rois de la mine et du rail

Ont-ils jamais fait autre chose

Que dévaliser le travail ?

Dans les coffres-forts de la bande

Ce qu'ils ont créé s'est fondu

En décrétant qu'on le leur rende

Le peuple ne veut que son dû

直译:

在神化中面目可憎

矿业和铁路的国王

他们可曾做过别的事

除了掠夺劳动?

在这帮人的保险箱里

他们创造的东西已消融

却下令归还

人民只要应得之物

第五段

原文:

Les rois nous saoulaient de fumées

Paix entre nous, guerre aux tyrans

Appliquons la grève aux armées

Crosse en l'air, et rompons les rangs

S'ils s'obstinent, ces cannibales

À faire de nous des héros

Ils sauront bientôt que nos balles

Sont pour nos propres généraux

直译:

国王用烟雾灌醉我们

我们内部和平,对暴君开战

把罢工引入军队

枪口朝上,解散队列

若他们顽固如食人族

要把我们变成英雄

他们很快会知道

我们的子弹是为自己的将领而射

第六段

原文:

Ouvriers, paysans, nous sommes

Le grand parti des travailleurs

La terre n'appartient qu'aux hommes

L'oisif ira loger ailleurs

Combien de nos chairs se repaissent

Mais si les corbeaux, les vautours

Un de ces matins disparaissent

Le soleil brillera toujours

直译:

工人、农民,我们是

劳动者的伟大政党

土地只属于人类

游手好闲者将无处容身

多少血肉被他们吞噬

但若乌鸦、秃鹫

某天消失

太阳将永远照耀

文法方面,根据直译出来的状况,《国际歌》原文的这种歌词类文体,就是我国“新文化运动”开始流行的那种“新诗”,句式参差不齐,没有规律,像随口说出写下来的分行大白话。现在通行的《国际歌》三段中文歌词,原型是“法”文六段歌词中的第一、二、六段,两相比较可以看到,原“法”文歌词的句意之间跳断比较大,一些比喻类的意象比较生涩,而中文歌词每一段的句意连贯顺畅,句式尽量接近整齐,做了连续或者隔句的两三句一押韵,使歌词整体的文法和韵律靠近了“诗”,许多词语,例如“饥寒交迫”、“热血沸腾”、“落花流水”、“一无所有”、“趁热打铁”、“寄生虫”、“毒蛇猛兽”等,其意蕴之深刻丰富、音节之朗朗上口,恐怕是原文并不具备的。总体来看,《国际歌》三段中文歌词中借用了“法”文原歌词的个别语词、意象,但实际上是新的创作了。

从思想意识方面来说,原文六段原歌词呼吁的是工人阶级的团结和反抗,没有明确的“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其第三、四、五段甚至多少流露出“无政府主义”思想倾向——这也是后来的苏俄版本和中文版本《国际歌》歌词只取第一、二、六段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因为,歌词作者欧仁·鲍狄埃早期曾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到巴黎公社时期,他和不少参与领导者的思想和行动中仍然有某些“无政府主义”的残留。

欧仁·鲍狄埃是巴黎公社领导人之一,同时也是“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巴黎支部的领导人之一,而“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的主要宗旨是推行国际主义原则、联合全世界无产阶级、反对一切形式的阶级压迫与剥削、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工人阶级政权,尚没有确立鲜明的共产主义目标,这些就是他创作歌词的思想基础。《国际歌》歌词的原标题“L'Internationale”,即专指“国际工人协会”,歌词副歌中反复咏唱“国际工人协会,将成为全人类”,反映出欧仁·鲍狄埃在创作歌词时想到的仍然是“国际工人协会”的宗旨。现行《国际歌》中文歌词把“L'Internationale”(“国际工人协会”)译成“英特纳雄耐尔”,不光是谐音合曲,更主要的还在于这里的“英特纳雄耐尔”不是指“国际工人协会”,而是指国际共产主义了。有资料称1962年萧三曾提出把“英特纳雄耐尔”改为“共产主义世界”,但未获采纳,现在来看,萧三的这个提议更切合《国际歌》中文歌词的主题思想,副歌的最后一句就是点题:“共产主义世界就一定要实现。”

综上所述,《国际歌》的中文歌词与“法”文原歌词相比较,在文法方面和思想方面都已然大大不同。中文歌词有很多不符合原文、甚至超出了原文之意的地方,但完美地体现了为共产主义而斗争的主旨,配上壮美的曲调,成为一首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革命战歌。说是“翻译”并不准确,实际上应该说是“翻新”,是新的创作。

清末民初以来,直至今天,中文对外文的“翻译”,举凡政治、 文化思想、艺术、科技等方面,有很多这种“翻新”。这样的作法,或许利于国内的接受和传播,但也存在较大弊端:修饰(甚至粉饰)外国“文化”,使中国人对外国人、事、物形成错误的印象,不利于真正认识域外。

来源:红色文化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