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7月,美国常务副国务卿直接在东京放话,话里话外都在敲打首尔,想把《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范围从朝鲜半岛扩大到整个印太,说白了,就是一旦台海有事,你韩国也得跟着上。
今年7月,美国常务副国务卿直接在东京放话,话里话外都在敲打首尔,想把《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范围从朝鲜半岛扩大到整个印太,说白了,就是一旦台海有事,你韩国也得跟着上。
这跟直接把刀架在韩国脖子上没啥区别。要知道,韩国经济的半条命都系在中国身上。就说去年,三星电子在大陆市场的营收暴跌了四成,现代汽车在郑州的工厂直接停产了两个月。这些血淋淋的教训,比美国任何空头支票都来得实在。更别提日本那个活生生的例子,去年跟着美国调门唱得最高,结果对华出口暴跌14%,现在经济界还在哭爹喊娘呢。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你要是以为李在明会像前任尹锡悦那样唯唯诺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李在明直接甩出一句:“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和我们韩国没什么关系。” 这话一出口,华盛顿那边脸都绿了。
但光说“不”还不够,美国手里捏着驻韩美军、捏着贸易大棒,有的是办法让你不好过。就在大家以为李在明要顶不住压力的时候,他反手就打出了一张谁也想不到的牌,直接把棋盘给掀了。
这张牌,就是一张发给金正恩的请柬。
根据《韩国时报》的最新消息,李在明政府正式通过外交渠道表态,计划邀请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出席今年10月在釜山举行的APEC峰会。
这一下,整个东亚都安静了。要知道,这几十年来,朝鲜领导人从未在如此高级别的多边经济舞台上亮过相。美国天天喊着“朝鲜威胁”,把韩国打造成对抗朝鲜的前线堡垒,这也是驻韩美军存在的最大法理依据。现在李在明倒好,直接要把“威胁”的源头请到家里来喝茶。
这招棋,妙就妙在“围魏救赵”。你美国不是逼我在台海问题上站队吗?行,我不跟你吵,我直接把半岛的水搅热。我邀请金正恩,全世界的镁光灯瞬间都会从台湾海峡聚焦到朝鲜半岛。到时候,国际舆论的头条就不是“韩国是否协防台湾”,而是“朝韩领导人能否在APEC实现历史性会晤”。
这不仅仅是一次外交姿态。为了让这张牌打得更实在,李在明政府上台后,组合拳打得是又快又准:
第一,停止边境对峙。上台没多久,就立刻叫停了在边境地区对朝鲜的扩音广播。那些天天放着韩国流行歌曲、骂着朝鲜体制的大喇叭一关,三八线的火药味立马淡了不少。
第二,文化解禁。前几天,韩国统一部宣布,正式解除对朝鲜电影、电视剧和出版物的限制。这意味着,韩国民众马上就能在电影院看到朝鲜的电影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是典型的“破冰”之举。
第三,人事布局。李在明把自己内阁里两个最关键的位置,都换上了“鸽派”人物。统一部长官换上了郑东泳,这可是卢武铉时期“阳光政策”的核心推手;国家情报院院长则提拔了李钟奭,一位资深的朝韩问题专家,最擅长的就是秘密渠道的沟通和谈判。
这一系列操作,信号已经再明确不过了:韩国要自己掌握半岛问题的主导权,不再看美国的眼色行事。
有人可能会说,李在明这么干,就不怕得罪美国吗?他当然怕,但他更怕的是经济崩盘。
现在的韩国,日子并不好过。年轻人失业率已经突破了25%,这意味着四个年轻人里就有一个找不到工作。釜山的房价,甚至跌回了2005年的水平。老百姓连饭都快吃不上了,谁还有心思去关心什么意识形态?
“和平就是饭,和平就是经济”,这是李在明竞选时喊出的口号,也是他现在所有政策的核心逻辑。
我们来看几笔账:
半导体:今年前五个月,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逆势回暖了18%。靠的是谁?靠的就是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这些中国企业的海量订单。在美国想尽办法要对中国“卡脖子”的时候,韩国企业却在中国找到了续命钱。
开城工业园:如果朝韩关系真的缓和,光是重启开城工业园区,就能为韩国创造超过20万个就业岗位。这20万个实实在在的饭碗,不比美国画的任何大饼都香吗?
经济命脉:济州岛下面,有直通宁波的海底光缆;仁川港里,五分之一的集装箱都挂着中国货轮的标志。这些都是韩国经济的动脉,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
这些细节,远比青瓦台发表的任何官方声明都更有说服力。首尔江南区的夜店里,富二代们开始流行喝中国的白酒;三星的“太子”李在镕,上个月刚刚亲自飞到深圳,去谈氢能源的合作。
说白了,韩国从上到下都想明白了,跟中国搞好关系,才能有饭吃。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台海承诺,去砸掉自己的饭碗,这笔账,连小学生都会算。
李在明这套打法,恰好捏住了美国的“七寸”。
华盛顿现在非常尴尬。逼紧了,怕韩国真的彻底倒向北京;松手了,又怕在东亚引起连锁反应,让日本、菲律宾这些国家都有样学样。
驻韩美军每年70亿美元的开销,对五角大楼来说确实是个铁饭碗,但这个饭碗的前提是“朝鲜威胁论”能成立。如果朝韩真的握手言和,开始谈经济合作,甚至恢复跨境铁路运输了,那美国大兵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待在韩国?
更让美国投鼠忌器的是,有些事情已经摆不上台面了。去年,CIA就拍到有韩国的半导体设备通过第三国流入朝鲜,但华盛顿愣是把这事压了下来,没敢公开捅破。为啥?因为美国自己也在吃“朝核危机”的红利。一个半死不活、时而制造点紧张气氛的朝鲜,最符合美国的利益。一个完全和平、统一的朝鲜半岛,反而会让美国失去在这里指手画脚的借口。
李在明正是吃准了美国的这种矛盾心理,才敢大胆地把APEC请柬当成一个战略杠杆,去撬动整个东北亚的格局。他赌的就是,美国不敢真的为了台海问题,而彻底搞砸朝鲜半岛的局势。
回望历史,我们总能找到相似的影子。当年冷战时期,西德总理勃兰特顶着美国和国内保守派的巨大压力,推行“新东方政策”,主动与东德和苏联缓和关系,最终为德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今天的李在明,似乎正在韩国上演一出2.0版的“东方政策”。
当然,这场豪赌的风险极高。在国内,前总统尹锡悦被捕后,保守派势力正在疯狂反扑,大骂李在明是“卖国贼”。李在明的乾坤大挪移,表面看是外交手腕,实则是在撬动一个延续了七十多年的旧秩序。
参考文献:
《朝鲜日报》关于美韩贸易谈判及防御条约的相关报道
《韩国时报》关于韩国计划邀请朝鲜领导人参加APEC峰会的报道
韩国统计厅发布的最新青年失业率及房地产市场数据
韩国海关总署关于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对华半导体出口的数据报告。
直新闻:《“和平是饭”,李在明对朝鲜三抛橄榄枝》
来源:枕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