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即便这场大戏如今愈演愈烈,阿杠仍合理怀疑,她一开始应该还是想留几分情面的,不然也犯不着空等三个多小时,连条消息都没等到,最后才憋不住又甩出第二篇火力十足的声讨。
自上周六在微博公开艾特银河酷娱起,赵露思已经连续霸榜热搜三天整了。(想不凑这个热闹都难
可即便这场大戏如今愈演愈烈,阿杠仍合理怀疑,她一开始应该还是想留几分情面的,不然也犯不着空等三个多小时,连条消息都没等到,最后才憋不住又甩出第二篇火力十足的声讨。
不仅撂下“我内核超烂,也不体面,但不用你们封杀我,我不干了”这样的金句,还一股脑抖落了不少她和公司之间的摩擦细节。
在赵露思看来,银河酷娱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她生病取消代言后,他们没打招呼就从工作室账户划走205万赔偿款,违背了当初“一切都由公司负责”的承诺,且协商时拿“按比例赔偿合法”搪塞,却拒绝提供法律依据。
其次,工作室运营权被他们长期扣留,导致团队人员不断流失,工作陷入停滞,严重影响演艺事业正常运转。
再者,前年续约时签的经纪约还有四年,她现在想解约,可每次跟他们提起,对方都拿家人的健康状况作托词,甚至用“可能被封杀,最近不要有任何动态”来威胁。
为支撑自己的说法,她还po上了三张图,一张是与公司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截图,其中能看到双方就“按比例赔偿是否合法”的来回掰扯。
还有两张是新鲜出炉(7月16日)的诊断报告,明确标注了重度焦虑与重度抑郁的诊断结果。
面对赵露思的连续发声,银河酷娱随后作出回应,表示看到赵露思的微博内容时“深感震惊与突然”,强调双方长期保持友好合作,公司始终“全力履行经纪义务”,在资源对接、形象塑造等方面全力支持其事业,坚称不存在违法或违约行为。
针对赵露思提及的健康问题,特别提到她生病后公司“一切以其意愿为首要考量”,积极与合作方协调、重新规划工作,“努力为她争取最大权益”。
对于舆论风波,也表示了公司一直在“默默承受压力”,并呼吁赵露思通过沟通解决分歧,而非“发布语焉不详之内容误导公众”。
声明最后,银河酷娱还说,将按合约履行责任,希望继续携手应对问题,同时恳请公众减少关注,给赵露思留出休养空间。
而赵露思紧接着转发了这条博文,留下一句“这么多股东的一个公司,有一个人给我发信息吗?”,字里行间的不满与讽刺显而易见,直接将双方的僵持摆到了台面上。
按说这种“顶流小花对阵经纪公司”的戏码,天然就带着“个体与资本角力”的拉扯感,一头是站在流量浪尖的艺人,一头是攥着合约与资源的公司,放在往常,大众总会下意识往看似弱势的个人那边偏。
毕竟在大家固有的印象里,资本方向来掌握着更多话语权,个体在这样的角力中,往往显得被动又容易被裹挟。
可这次的舆论走向,却远远超出了这种惯性预判,显得格外出人意料。
粉丝群体自然是一边倒地心疼赵露思受了委屈,超话和评论区里满是“银河酷娱不做人,对大家欺上瞒下”的控诉,觉得这家公司在多方事务中都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既能在商务合作里使绊子,又能在影视资源里下黑手,还能在舆论场上翻云覆雨。
一边败坏她的名誉、信誉,一边掐断她的后路,硬生生把她往绝境里逼,好让她老老实实依赖公司,继续做牛做马。
甚至翻出过往种种细节佐证“赵露思淋的大雨,一大半是公司下的”。
什么本来把她的合约分包出去,对她全然不管不顾,可《传闻中的陈芊芊》一爆火,又立刻强硬收回合约,害得她被动与业内人士产生龃龉啊;
什么毫不考虑她的演员规划,强迫她进组自制内戏《一不小心捡到爱》,让赵露思一度痛苦到斑秃,只能在深夜独自安慰自己啊;
什么封锁她的生病消息长达半个月,即便在她重病期间仍强行安排工作,甚至不惜造谣中伤她的病情,延续惯用的推诿手段,把所有责任全推到她一人身上啊...
一桩桩一件件,在粉丝眼中,全是公司对赵露思的“迫害”铁证。
但跳出粉丝圈层,多数路人的态度要冷静得多,对她这场连番声讨的审视,也多了几分现实考量。
有人觉得,赵露思既然选择续约,就该承担合约里的责任,不能甜头想占,麻烦来了就甩锅。
还有人盯着“205万赔偿款”琢磨,到底是公司违规划款,还是本就该按比例承担?光晒聊天记录碎片,谁知道前因后果?
更有人直言,拿抑郁诊断出来说事儿,多少有点转移重点的意思,真有纠纷,走法律程序比在网上喊冤靠谱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对于赵露思和银河酷娱这场闹剧,会是这么个反应?
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在拍摄《恋人》时因病违约,这事儿确实没什么可争议的,板上钉钉摆在那儿。
从商业合作的角度出发,合约一旦签订,就具备法律效力,任何一方违反约定都需要承担相应后果,这是大家心里默认的准则 ,所以赵露思从违约的一开始一开始,就站在了舆论审视的焦点上。
要是违约是因为剧组那边出了意外状况,比如拍摄场地临时被征用、设备突发故障等不可抗力因素,那她不用担责倒也在情理之中。可偏偏她违约的原因是抑郁症。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以及工伤认定标准里,抑郁症多数时候根本算不上工伤。
既难以确凿地证明是拍戏过程中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恶劣的拍摄环境等直接导致她患病,也没有任何一条行业规范或是法律条文,白纸黑字地写明公司必须为艺人因抑郁症产生的违约行为负全部责任。
她声称公司曾拍着胸脯保证会承担因生病导致的所有损失,可空口无凭,没有书面协议作为支撑,在真要对簿公堂、判定责任的时候,这些话很难被当作有力的呈堂证供。
反观公司主张“按比例赔偿合法”,虽说目前还没见公司拿出实打实的法律依据,但从商业合作的基本逻辑,也就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角度来看,公司与艺人在代言活动中共同获取收益,那么当出现违约赔偿的情况时,双方共同承担损失确实有一定道理。
如此一来,旁人看在眼里,总觉得她这“全让公司扛”的诉求站不住脚,缺乏足够的合理性。
不过更关键的还是,赵露思到底病到什么程度,至今仍是笔各执一词的糊涂账。
说她病情重到扛不住事吧,可过去半年,综艺里她能蹦能跳,音乐节上能唱能互动,甚至品牌直播时思路清晰到能回怼网友的一切质疑,实在很难让人将她和“身体不适、无法工作”联系起来。
可要是说她已经修养好了,身体完全没问题了,那诊断书的日期又能对得上,剧组因为她意外停拍,到现在都没复拍也是不争的事实。
听说剧组直接把《恋人》(改名《流鱼》)砍了十集送审,拍多少剪多少,咱也不知道这剧情线会支离破碎成什么样,到时候播出来,观众能看得明白吗?
还有就是,解约纠纷在圈内太常见了,几乎每个当红艺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但没人会像她这样闹到公众面前。
就像鞠婧祎与丝芭传媒的合约纠纷,双方曾为“补充协议是否存在”各执一词,公司指责她“私自接活违约”,她也起诉申请笔迹鉴定,过程中虽有公开回应,但始终点到即止。
再看杨幂离开嘉行传媒,外界对解约原因猜测不断,从资源分配到理念分歧说法各异,可她仅用一条“共有从前,各有未来”的微博体面作结,全程没公开指责公司半句。
虞书欣离开华策影视时,合约自然到期不再续约,整个过程也平和顺利,双方还相互祝福,未暴露丝毫内部矛盾。
不是说艺人就得憋着委屈,只是经纪合约说到底是商业合作,权责怎么分、违约怎么算,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着,法庭上自有章法可依。
可赵露思偏不,又是公开艾特公司,又是甩聊天记录,什么内部矛盾都一股脑倒出来,连着三天在公众眼皮子底下翻来覆去地说,这架势,不像在解决纠纷,反倒像在演一出“逼上梁山”的戏码。
也难怪除了粉丝,绝大部分网友都觉得这是想靠舆论造势,好让解约这事儿能“无痛”落地了。
法律程序慢且硬,输了要赔违约金,赢了也难免伤筋动骨;但舆论这东西不一样啊,声量够大了,同情分赚足了,公司哪怕占理,也得掂量掂量“欺负生病艺人”的骂名能不能扛住。
不过吧,在赵露思自己的叙述里,她把这些事摊在网上的理由,其实真的不是要借舆论怎么样。
之所以不再沉默,只是因为所有事攒到一起,已经让她忍到了极限。
她是愿意按合同赔违约金的,只求痛痛快快走人,是银河酷娱偏要拖着,因为走诉讼能拿到的违约金,远比不上她继续工作创造的价值,所以一点沟通的余地都不给。
但冷处理拖着她的同时,还一刻没停地用她的名头到处拉项目、谈合作,暗地里甚至偷偷转移她的钱款。
沉默解决不了问题,沟通又无门,最后她实在忍不下去,才索性撕破脸把一切说开的。
开直播也好,发长文也罢,在她看来都是给粉丝的交代,她太清楚官司的漫长了,一审再上诉,拖到合约到期都未必有结果,身体的焦虑抑郁、精神的持续内耗,让她实在耗不起。
知道大家在为她揪心,与其让粉丝跟着焦虑猜谜,不如自己站出来说清楚。
这两天直播时,她一直在反复劝大家“关注现生,别为我担心”,还把最坏的打算摆出来:“可能要等好几年,等大家毕业、上班了才能解决”,就怕粉丝因为她耽误了自己的生活。
可能是看开了吧,赵露思现在方方面面呈现出的都是一副无所顾忌的样子,倒还真有点把曾经束缚自己的条条框框全都抛开了那味。
前一天说实在不行开个小面馆。
后一天说姐现在忍不了任何人。
而且对于弹幕完全有问必答,既不打官腔,也不绕弯子,刷什么都照单全收,包括容易引火烧身的敏感话题,全然不在乎这些话会不会被放大、会不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有人旧事重提问整容,她就再次笃定强调“没整容”。
有人关心她的甜品店,她就干脆宣布“甜品店永久关闭”,坦言是因为自己轻信他人,被合伙人背刺。
还在直播间自曝她年初生病那阵子,公司没把她送去医院,反而找来了“大师”,说她“被下蛊了”、“中邪了”,把她锁在酒店里“驱魔”。(很难相信这还是21世纪
种种虎狼发言,看得不少网友纷纷开始质疑,说得越多,出错的风险就越大,谁知道赵露思哪个下一秒会在互联网脱口而出些让公关团队手忙脚乱、连夜加班处理的话来。
本来公众人物一句无心之言都可能被拆解成无数版本,更何况她聊的都是和公司的纠纷、行业的灰色地带,还有“驱魔”这类突破常识的细节,每多说一句,就等于多给yxh递去一分可供发酵的素材。
于是她蹦跶得越厉害,猜测她是否还能留在圈内的声音就越来越多。
大家的逻辑是,即便赵露思最终与银河酷娱解约成功,这段时间的种种言论也可能让业内对她多了层顾虑,敢用这样的艺人吗?会不会合作到一半,又因为其他问题把双方的分歧公之于众?
对此,粉丝倒是统一了口径说她本人和粉丝都做好了退圈的准备才如此放飞,不劳大家费心。
怎么说呢,还是挺唏嘘的,赵露思这种级别的流量艺人,竟然也会在没有任何违法乱纪行为的情况下走到今天这一步吗?
虽说还没明着退圈吧,但是也一点退路不给自己留了,都已经没哪个资方愿意冒风险给她递本子大半年了。
站在资方角度,其实也不难理解,跟身体不可控的艺人合作太冒险了,意味着拍摄计划随时可能卡壳,剧组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耗不起;而行为不可控的风险更让人头疼,你根本猜不到对方哪句话会突然发酵成争议,哪件事会被翻出来牵连项目。
现在的赵露思偏巧这两个都占了,身体状况带来的拍摄不确定性摆在那儿,眼下持续输出的言论又像埋在项目里的暗雷,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会被引爆。
主要是,在同类艺人里面,她也没到非用不可的地步,既然有更稳妥、风险更低的选择,谁也犯不着拿真金白银去赌一个充满变数的合作。
但阿杠实话说哈,不管这场纠纷最后结局如何,单看赵露思眼下这粉丝盘的扎实程度,就知道她根本犯不着往“开面馆”那步想。
粉丝群体不仅基数大,黏性更是看得见的,她发的每条动态底下,总有几万条留言跟着呼应;直播时哪怕只是安安静静待着,在线人数也能稳定在高位,弹幕刷得密密麻麻全是关心她状态的人。
还有这几天显露出的带货能力,从头到尾没开打赏,也没挂过任何购物链接,可随口推荐了一个红糖馒头的品牌,那家店的销量当天就大涨特涨,没多久就卖断货了。
直播时穿的那件基础款T恤,被网友扒出来品牌后,官方店一小时内就显示售罄。
甚至她直播时去吃的那家街边面馆,都被粉丝和路人循着踪迹找过去,老板说这几天客流量直接翻倍。
资方或许会暂时顾虑舆论风险,但市场的反馈骗不了人,赵露思有这样一群愿意跟着她走的粉丝,有这样能直接撬动消费的号召力,哪怕暂时不接影视剧,光是商务合作、综艺邀约,就足够让她保持曝光度和商业价值。
等这阵风波过去,无论继续拍戏还是转向其他领域,路子都宽着呢,哪至于真去守着个小面馆过日子?放心吧啊。
来源:围剿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