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长安汽车气势如虹。尤其是在不久前升级为新央企后,长安汽车更是信心满满。就在日前,长安汽车发布公告,2025年7月销量21.06万辆,同比增长23.43%;2025年1-7月累计销量156.59万辆,同比增长4.07%。
今年以来,长安汽车气势如虹。尤其是在不久前升级为新央企后,长安汽车更是信心满满。就在日前,长安汽车发布公告,2025年7月销量21.06万辆,同比增长23.43%;2025年1-7月累计销量156.59万辆,同比增长4.07%。
其中,自主品牌7月销量17.76万辆,同比增长27.69%;自主品牌1-7月销量132.83万辆,同比增长5.38%。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超8万辆,同比增长74.05%。1-7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53.17万辆,同比增长52.34%。
从新能源品牌来看,长安启源7月交付28568辆,1-7月销量累计突破19万辆,同比增长30%。深蓝汽车7月交付27169辆,同比增长62%。阿维塔7月销量10062辆,同比增长178%。可以说,长安汽车的新能源一片看涨。
谁才是新能源的支柱?
值得关注的是,诞生不足2年,长安启源累计销量便达30万辆,成为达成这一成绩最快的央企新能源品牌。其中,长安启源Q07累计销量突破4万辆,在新能源中型SUV细分市场持续领跑,坐稳央企新能源SUV销量冠军。
Q07能有此表现,与其自身优势密不可分。超大空间带来舒适乘坐体验,超长续航缓解用户里程焦虑,全新智能配置提升用车便捷度,这些越级价值精准契合了消费者需求。
7月底,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将从多方面为长安启源赋能。无论是品牌势能、创新动能,还是资源整合、运营效能,亦或是技术支持、全球市场拓展,都将给予全方位助力,这无疑会增强品牌公信力,让用户更信赖。
借助新央企的赋能,长安启源将以更高标准、效率和质量推进新品落地。今年下半年,将快速推出Q07激光版、A06及一款全新小型纯电SUV,以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
过去的一个月,虽然深蓝汽车发生的新闻不多,但仍在全球化、智能化和电动化三个方面有所建树。
在全球化浪潮下,深蓝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旗下S07正式登陆挪威。作为欧洲新能源汽车普及度较高的国家,挪威对车辆品质和环保要求严苛,S07的入驻不仅是对自身产品力的自信展现,更标志着深蓝全球化战略迈出关键一步,为进一步开拓欧洲乃至全球市场奠定基础。
智能化领域,深蓝迎来新突破。依托新央企的资源优势与战略支撑,深蓝L06搭载全球首款3纳米车规级座舱芯片。这一芯片在算力和能效上实现跃升,能更高效地处理多维度智能交互数据,为用户带来更流畅、精准的智能座舱体验,彰显了深蓝在技术研发上的前瞻性与硬核实力。
电动化方面,新央企赋能下的深蓝再添新成员,深蓝S05全球超长续航版上市。在用户对电动车续航焦虑尚未完全消除的当下,超长续航版本的推出直击市场痛点,既体现了深蓝在三电技术上的积累,也顺应了电动化趋势下消费者对长续航的核心需求,为品牌在电动化赛道增添了竞争力。
作为自主高端品牌的一份子,阿维塔销量稳健增长。7月,阿维塔旗下四款车型陆续完成全系OTA推送,搭载华为乾崑ADS 3.3.2系统的激光雷达车型实现跨城“车位到车位”智能导航,还新增华为超充即插即充、无感支付功能,智能座舱也升级了手机导航同步及HALO屏自定义功能。
上半年阿维塔销量稳步发展,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依托其战略支撑与资源协同,将在智能制造、全球化布局及产品技术创新等方面提速。7月27日,全球首个全域5G数智AI柔性超级工厂——阿维塔数智工厂挂牌,可60秒下线一台新车,订单准时交付率100%,能响应1280种个性化订单需求。
全球化布局方面,7月成果颇丰。中东非市场,与约旦、埃及企业签约,推进当地市场布局;东南亚右舵市场,正式登陆新加坡,阿维塔11上市,KimJones联名限量车型阿维塔012首秀。目前,阿维塔已进入25国,年内将具备50国出口能力,阿维塔11海外销量同比增531%,稳居泰国高端电动车市场第一。
总的来说,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正在稳步发展。虽然3家品牌各有增长,但是从内部来看,一直冠以“央企新能源销量冠军”的深蓝汽车,如今已然被长安启源超越,所以深蓝急需新的标的。而阿维塔在被划分到新势力范畴内,也需要告别垫底排名,向更高的名次发起冲锋。
新长安的宏大愿景
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2025年上半年已突破40%,智能化配置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
同时行业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价格战与技术战并行。在此背景下,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挂牌成立,无疑更契合时代的要求。这家整合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巨头,正凭借资源整合能力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闭环,其下一步的发展路径与利润率前景备受关注。
从产业链协同来看,中国长安汽车的内部深度协同策略颇具看点。在核心零部件供应紧张、价格波动较大的现状下,集团覆盖汽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等全产业链,具备全栈式解决方案能力。
通过推进整零协同、零零协同等,形成“技术垂直整合+制造水平分工+产能平台共享”模式,这能有效降低内耗与成本。比如协同研发强化高价值核心零部件布局,可减少对外部供应商依赖,在芯片、电池等关键领域掌握更多主动权,提升利润空间;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模块化生产,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应对激烈的价格竞争。
就像长安汽车自己所说,这种内部协同并非简单整合,而是通过战略同频与产业融合,释放1+1>2的效能,为集团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构筑成本与技术壁垒。根据新长安的对外沟通会发现,在构建开放生态体系方面,中国长安汽车的思路清晰且务实。
当下,跨界合作已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科技公司与车企的融合不断加深。中国长安与合作伙伴建立互利共赢关系,打造自主可控供应链,加强区域和跨界合作,既能弥补自身在智能化算法等领域的短板,又能抢占技术高地。
与世界一流企业战略合作,推进产业布局,有助于其在全球市场拓展,分享国际市场增长红利,尤其是在东南亚、欧洲等新能源汽车需求快速增长的地区,这是对内部协同的有效补充,能提升集团抗风险能力与盈利能力。
展望未来几年长安汽车的利润率,其提升可能性较大。尤其是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战略明确,契合行业发展方向,到2030年的销量目标宏伟:长安汽车总体销量目标力争达到5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销量400万辆,新能源销量300万辆。
长安汽车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规模效应将逐渐显现,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同时,在行业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深化与开放生态构建,能提升技术溢价与品牌价值。智能化技术应用可增加产品附加值,高毛利的新能源车型占比提升,也将推动整体利润率上扬。
来源:汽车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