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仲夏时节,渭水源头热浪奔涌着发展的活力:从春节社火万人空巷到秦腔名家演唱会火爆出圈,从10万千瓦风电项目加速推进到14.7万亩GAP药材基地生机盎然,从“垃圾革命”全域覆盖到城区供热“冬病夏治”紧锣密鼓……实干争先的奋进图景,在渭源大地处处涌动。
仲夏时节,渭水源头热浪奔涌着发展的活力:从春节社火万人空巷到秦腔名家演唱会火爆出圈,从10万千瓦风电项目加速推进到14.7万亩GAP药材基地生机盎然,从“垃圾革命”全域覆盖到城区供热“冬病夏治”紧锣密鼓……实干争先的奋进图景,在渭源大地处处涌动。
2025年上半年,渭源县锚定 “一城三区四基地”蓝图,克难奋进、勇毅追赶,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31.9亿元,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23.7亿元,增长17.7%,连续4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工业脊梁挺起发展新高地
渭源县聚力实施“强工业”行动,工业经济量质齐升。上半年,规上企业“大家庭”再添2名新成员,总数达到37家,较2020年增长超4倍,工业集中区成功晋升为省级开发区。培育中药材加工企业76家,GMP认证企业32家,亿元级企业达11家。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3.3%大幅提升至10.3%,四年跃升7个百分点。总投资20亿元的北京申城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西北首个“大食物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上缴税收3.5亿元。
坚持“项目为重、落地为先、投产为要”,推行“领导包抓、清单管理、专班攻坚、挂图作战、过程问效”的全周期管理机制,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上半年,全县121项市列清单项目实现全面开复工,总投资额达256.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2.5亿元。
“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成效显著。精准谋划招商项目199个、总投资638亿元,对接李时珍医药集团、北京同仁堂、上海林清轩等知名企业58家,新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89.6亿元,新落地项目22个。总投资15亿元的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将于8月底开工建设。同时,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半年争取到位各类资金40.4亿元,同比增长9.8%。
特色产业“链”动乡村新图景
八月流金,渭源的田野乡间跃动着产业勃发的生机。全县以链式思维破题,实施产业稳面提质增效行动,打造核心基地17个3.4万亩,“药薯畜菜游”五大特色产业全链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汇聚澎湃动能。
中医药产业“金字招牌”更亮。全县种植总面积35万亩,建设GAP基地14.7万亩,占全省总量的近半数,全产业链产值达56亿元。
马铃薯产业“种业领跑”。播种面积达40万亩,投入2.7亿元实施优质种薯繁育工程,4条现代化“定西宽粉”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全产业链产值达32亿元。
畜草产业“升规增效”。建成3个规模化基地、15个专业村、10个饲草基地、485个标准化养殖场,发展规模养殖户超1万户。新建牛羊屠宰场贯通产销两端,全链产值达37.6亿元。
蔬菜产业“迈向高端”。对标“省级高原夏菜产业园”,建成2000亩核心示范区,发展设施蔬菜5600亩,辐射带动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全链产值达10亿元。
文旅融合“活力迸发”。加快筹建“渭源历史名人馆”,推出精品旅游线路10条,成功举办文旅活动70项140场次,“西北五省区秦腔名家大型演唱会”形成现象级传播,现场观众超40万人次,网络辐射覆盖500万人次。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209.2万人次,同比增长9.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8亿元,增长6.9%。
城乡蝶变绘就宜居新画卷
环境更美、城市更新、乡村更净,成为渭源当下的真实写照。县城处处繁花似锦、绿意盎然,沉浸在一片生机与诗意之中。
城市品质“精致跃升”。文旅新城与生态科创城双轮驱动,“城市更新”行动成效凸显,城市承载力显著提升。新增车位1627个缓解“停车难”;建设新房2856套,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至6.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增至9万人,城镇化率达33.3%。总投资3.9亿元的集中供热项目竣工在即,温暖更多家庭;13条市政道路焕新升级,2个主题公园增绿提靓。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理念,打造渭河公园等8处城市景点和5个“口袋公园”,串珠成链,人均绿地面积达19.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5.6%,城市颜值由“基础美”迈向“精致美”。《渭源县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典型经验在国家级刊物《发展改革参考》刊发。
和美乡村“焕发新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质量推进2个“省级和美乡村”、10个发展类村庄改造提升和4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升级。“垃圾革命”整村推进,3475万元智能生态环卫一体化项目高效运行,乡村“环境美”成为最鲜活的振兴名片。
生态底色“更加鲜亮”。纵深推进“绿满渭源”行动,完成营造林7.68万亩,实施通道绿化197.6公里,全民义务植树171.2万株,森林覆盖率达18.6%。投资1.1亿元,实施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等新建项目8个,加快推进渭河生态廊道四期工程建设,生态修复持续加力。
民生实事厚植幸福温暖底色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渭源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将发展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温度。
就业饭碗端得更稳。实施“务工就业双轮驱动”,上半年举办招聘会4场次,提供岗位8545个,输转劳动力7.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8亿元。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开展技能培训16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92万元,新增城镇就业920人。
学教医卫优化提质。投入1.32亿元实施教育项目21个,新增学位1980个,有效缓解“入学难”“大班额”。深化医疗改革,4家县级医院与省人民医院等建立紧密医联体、专科联盟,县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优质资源“下沉”赋能县域医疗层级“提升”。
社会保障兜底有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8.3%,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7%。全县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6803.4万元、各类社会救助资金9599.3万元;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爱心渭源”行动,帮办实事1588件;为2271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4108万元,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百舸争流奋楫先,乘势而上谱新篇。让上半年的“亮眼答卷”奏响“十四五”收官战的嘹亮序曲,跳起摸高、穿透落实,红火渭源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必将行稳致远、铿锵有力。
记者:王亚雄
来源:渭源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