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念头:不想被钉钉打卡追着跑,不用为了 KPI 熬到深夜,更不想自己的时间被层层审批切割得支离破碎?其实,著名营销策划人、活脑袋智库创始人王建华早就观察到一个新趋势:越来越多人正在走出传统雇佣的框架,成为 “第 3 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念头:不想被钉钉打卡追着跑,不用为了 KPI 熬到深夜,更不想自己的时间被层层审批切割得支离破碎?其实,著名营销策划人、活脑袋智库创始人王建华早就观察到一个新趋势:越来越多人正在走出传统雇佣的框架,成为 “第 3 族”。
那 “第 3 族” 到底是什么?简单说,就是不依附于传统雇佣关系的自主价值创造者。他们可能是在家用 3D 打印机接全球订单的设计师,也可能是靠一部手机做知识分享的博主,甚至是通过分布式网络搞定跨境生意的创业者。和朝九晚五的 “打工族”(佣族)、手握资本的 “老板族”(雇族)不同,第 3 族的核心是 “自己说了算”—— 生产工具自己掌控,工作时间自己安排,赚多少钱全凭本事和市场说话。
就拿工作中的 “控制权” 来说,传统雇佣里,我们可能每天要写工作日志,被实时定位打卡,哪怕灵感来了想多干会儿,没在规定时间也可能被扣分。但第 3 族的主播可以自己选直播时段,订单多了就加播,累了就停更,完全不用看平台的强制时长要求。再看价值分配,工厂里的师傅可能三年月薪不变,而第 3 族的知识博主,一条 199 元的课程卖 1 万份,收入能轻松超过传统行业的年薪,定价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当然,第 3 族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常常 “肩扛责任、脚下泥泞”:自由撰稿人突发重病可能没医保,独立设计师接不到订单时收入就断了档。但这些迷茫和难题,王建华和第 3 族数字经济研究院早就想到了。他们推出的 AI 营销智能体 “第 3 族 - 口袋诸葛”,就像个随身的创业智囊,能帮大家对接资源、规划路径,让单打独斗的路走得更稳。
为啥现在第 3 族越来越多?一方面是技术进步,AI 和区块链让 “一个人的公司” 成为可能,一部手机就能连接全球客户;另一方面,Z 世代更不想当 “工具人”,宁愿少赚点也要工作生活平衡;再加上有些平台抽成太高,倒逼大家自己闯出路子。王建华说,未来第 3 族的规模可能会超过雇族和佣族,成为劳动力结构的主力。
其实,第 3 族的兴起,不是要否定传统雇佣制,而是给我们多了一种选择:既能朝九晚五,也能浪迹天涯;既能安稳上班,也能自己掌舵。如果你也想试试跳出格子间,或许可以看看身边的第 3 族是怎么做的 —— 毕竟,工作的意义,从来都不止一种答案。
(注:本文内容为第 3 族数字经济研究院原创,版权归第 3 族数字经济研究院所有,引用请标明出处,侵权必究)
来源:第3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