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在阳光下的村级小微工程 | 清廉长沙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6 16:12 1

摘要:夜幕低垂,走进浏阳市洞阳镇西园村,新装的50盏路灯次第亮起,昔日冷清的乡间小路热闹起来。村民李丰盈高兴地说,路灯花费4万多元,比过去节省了5000元,费用公开透明,大家都很放心。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通讯员 钟林 刘朝朋 何若芝

夜幕低垂,走进浏阳市洞阳镇西园村,新装的50盏路灯次第亮起,昔日冷清的乡间小路热闹起来。村民李丰盈高兴地说,路灯花费4万多元,比过去节省了5000元,费用公开透明,大家都很放心。

村级工程的明白账

以前,路灯长期不亮、年久失修,导致西园村171户居民夜间只能摸黑出行。今年5月,村里争取到4.9万元,用于太阳能路灯安装及路灯维修。以前,项目还没启动,各种人情电话就打个不停。这次,西园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光伟清静了不少,他说:“原来都是议价,施工方打好预算后跟我们谈价。现在是定价,通过第三方审核预算后,再实施项目。”

去年下半年,浏阳市委第一巡察组在巡察时发现,部分村(社区)小微工程预算编制由施工方主导,存在虚增工程量、抬高预算价格的潜在廉政风险。为解决价格虚高问题,今年开始,洞阳镇引入权威的第三方造价机构。洞阳镇纪委书记吴骏介绍,项目立项后,预算编制工作统一交由镇“三资”领导小组会同第三方造价机构,依据图纸、实地和市场独立完成,比以往施工方报价节省近10%,确保把每一分资金用在实处。

40公里外,古港镇正推动村级小微工程闭环监管。不久前,金园村新园组路拉通了。由于施工合规,金园村党总支书记钟传香很快就完成了项目结算。以前,一到结算,她就急得不行,因没人把关,最后总会卡在资料不齐全、程序不规范、质量有问题上。

针对村级小微工程无人监管、不会监管、分散监管问题,古港镇纪委书记刘婷远和相关人员花了两个多月,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去年5月开始,古港镇组建监管专班,系统梳理工程发包、施工、变更等16个流程节点,编制出村级小微工程闭环监管流程图,对10万元以上工程实行部门联勘、三资联审、施工联督、验收联评。今年以来,共指导纠正或叫停招标不规范等村级项目6个。

得益于多部门提前联合把关,这次修路,钟传香没有为了审批盖章来回跑,她有更多时间和村纪检员、村廉情监督员守在工地上,全程监督施工。“从申请修路开始,他们就会来踏勘指导,派人来监管,道路质量、资金拨付方面都很规范。”钟传香告诉记者。

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从“人盯”到“数治”

记者了解到,浏阳市共有326个村(社区),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大量资金、项目向村(社区)倾斜。在浏阳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黎贤兴看来,村级小微工程量大面广,由于项目金额小、审批程序简单、流程管理分散等原因,一旦监管缺位,极易滋生微腐败。

近年来,浏阳市纪委监委以村级小微工程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整治为切入口,不断加大系统施治力度,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出台完善《村级小微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率先在全省建立村级小微工程智慧监管平台。

在浏阳市发改局,招标投标事务中心副主任李洪浩打开电脑上的监管平台,项目名称、发包方式、经办人等信息一目了然。全市10万元以上村级项目的实施进度、所有资料均实时可查,并进行智能预警。通过大数据对比,可能存在问题的信息会同步推送给村录入人员、镇管理人员、纪检监察部门。自今年3月上线以来,平台已录入项目111个,发送智能预警信息31条,涉及资金2660万元。

近三年,浏阳市村级小微工程项目交易315宗,交易金额达4.36亿元,金额庞大,廉政风险点多。浏阳坚持系统施治、多方联动、综合发力,出台系列制度措施,既厘清职责权限,也压实各方责任,并抓好长效监管;运用大数据、信息化赋能工程监管,实现从“人盯”到“数治”;鼓励乡镇(街道)探索村级工程全过程监管模式,不仅让小微工程晒在阳光下,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廉动能”。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