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们崛起,传统白酒渠道再也压不动货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6 16:07 2

摘要:当标注着成本与利润的胖东来“自由爱”上架即售罄,传统白酒经销商的库存却压得他们不得不亏本抛售;当奥乐齐9.9元的纯粮酒被抢空时,经销商仓库里的同款产品却在为价格倒挂发愁;当山姆定制酱酒复购率突破40%的同时,烟酒店货架上的传统品牌正被灰尘覆盖。一热一冷之间,白

作者︱懂酒哥

超市酒水区的货架正在改写白酒江湖的规则。

当标注着成本与利润的胖东来“自由爱”上架即售罄,传统白酒经销商的库存却压得他们不得不亏本抛售;当奥乐齐9.9元的纯粮酒被抢空时,经销商仓库里的同款产品却在为价格倒挂发愁;当山姆定制酱酒复购率突破40%的同时,烟酒店货架上的传统品牌正被灰尘覆盖。一热一冷之间,白酒行业的传统玩法正在崩塌,渠道的权力天平,正在向握着购物车的人倾斜。

商超定制酒撕开行业裂缝

商超白酒,如今正以“定制”的身份,打开新的消费市场。

作为现象级标杆,自7月19日在胖东来13家商超及线上渠道同步上市以来,“酒鬼・自由爱”便开启了“售罄模式”,胖东来官方小程序、抖音商城、部分线下门店连续多日售罄,胖东来许昌门店在上市当天3度补货,最终仍然售罄。随后,胖东来线下门店收紧了限购政策,每人每次购买量从5箱减少至2箱。

7月24日,“酒鬼·自由爱”开始在湖南省内商超龙头步步高的四家超市开售,货架面前也是大排长龙,供不应求。近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平台表示,这款“自由爱”系列单品白酒今年营收可能达到10亿左右。

盒马与汾阳王合作的“清香壹号”则用“百元以下为主力,高端款不超200元”的策略精准卡位,半年销售额便突破2000万元。即将上市的第二款合作产品“清香壹号20”(盒装酒),定价在200元以内,尚未开售便已吸引大量预订。据盒马内部人士透露,今年盒马OEM白酒占比将提升至10%以上,中秋节前将有6-7款新品上架,覆盖浓、清、酱主流香型。

此外,沃尔玛与贵州五星酒业合作的“惠宜茅台镇酱酒”,依托全球供应链优势,聚焦大众消费与高性价比,瞄准口粮酒市场,卡位百元价格带,上线后迅速成为沃尔玛酒水区“引流王”。

永辉超市与波波酱酒业的“咏悦小酌酱酒”,瞄准年轻消费群体的“小容量+高性价比”需求,月销量约2-3万箱。奥乐齐与四川、江苏等地酒企合作推出的光瓶白酒在社交平台引发话题后迅速售罄。

虽然,在商超卖白酒,平价才是王道。但商超定制酒的热销,却并非简单的“价格战”,而是对白酒行业传统规则的系统性颠覆。

传统白酒的流通链路中,出厂价经过经销商、二批商、终端店的层层加价,最终零售价往往是出厂价的2-3倍,高端酒甚至达5倍。而商超定制酒通过“直采+规模定制”的模式,直接砍掉中间环节,胖东来“自由爱”的渠道加价率压缩在20%以内,远低于传统模式。更关键的是“定价透明化”,胖东来公开公示每款定制酒的各项成本及利润,让消费者清晰知道“钱花在了哪里”,这种方式击中了消费者对白酒“价格虚高”的长期不满,形成“闭眼买”的信任基础。

商超定制酒的本质,是零售巨头用“流量规模”反向主导供应链。以盒马为例,其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百元清香型”为需求痛点后,直接对接汾阳王酒厂提出定制要求,酒体需达到青花汾20的80%品质,价格控制在168元内。酒厂为了获得稳定的百万级订单,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将部分高端基酒降级使用,同时优化包装成本。这种“以销定产”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酒企“先生产再压货”的惯性,将库存风险从渠道转移到生产端,实现了“零库存销售”的高效周转。

白酒作为“体验前置”的产品,消费者长期依赖“品牌光环”决策。而商超通过多年积累的“信任资产”,将自身品牌价值迁移到定制酒上。胖东来的“服务神话”让消费者默认“胖东来的酒不会差”,山姆的“严苛品控”标签成为中产群体的“品质筛选器”。这种“渠道信任+产品定制”的叠加效应,形成了独特的“信任溢价”,消费者甚至愿意为“胖东来同款”支付比同类产品更高价格。

从渠道争夺到用户经营

商超定制酒的崛起,形成了对传统白酒渠道的“降维打击”。当零售巨头用“用户主权”重构游戏规则时,依赖“压货”生存的传统销售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崩塌危机。

在传统销售模式中,白酒行业依赖“厂家-经销商-终端”的多级分销体系,经销商曾是白酒流通的核心枢纽,但如今正沦为“夹心饼干”。上游酒企通过直营平台截留高端客户,下游商超、直播电商用规模优势压低进货价,经销商的利润被不断压缩。

过去十年,经销商的盈利逻辑是“囤货待涨”,通过囤积茅台、五粮液等头部酒企的核心产品,等待厂家提价后赚取差价。但自2022年以来,白酒行业进入去库存周期,价格倒挂和库存高企成为经销商面前的两座大山。

当下,白酒行业价格倒挂已成为普遍现象,高端产品批价持续走低,中低端产品成为动销主力。中酒协发布的《2024中国白酒中期研究报告》显示,有超过40%经销商、终端零售商表示,实际销售价格的倒挂程度有所增加,倒挂程度前三个价格带分别为:800-1500元、500-800元、300-500元。

天风证券调研显示,2025年上半年白酒渠道库存普遍超过5个月,部分酱酒品牌甚至高达8个月,终端动销速度同比放缓20%以上。随之而来的“库存贬值”则更为致命,随着产品价格的不断向下倒挂,经销商手中的库存每多存放一个月,资产便会相应缩水。为避免更大损失,中小型经销商只能选择割肉抛售,甚至出现“买酒送家电”的赔本促销。

在此背景下,经销商现金流压力凸显,传统渠道陷入恶性循环。商超定制酒的热销,给白酒行业带来了新的启示,它标志着行业进入“用户主权时代”,渠道创新必须围绕“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展开,无论是传统渠道还是新渠道,未来的竞争都是“用户资产”的竞争。

未来,白酒渠道的竞争不再是谁能拿到代理权,谁能压更多货,而是谁更懂消费者,谁能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能够从“卖货思维”转向“用户思维”的玩家,或许才能在白酒江湖中占据一席之地。

来源:非常爱美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