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中国佛教协会注销释永信戒牒的公告弹出来时,老张正在嵩山脚下的面馆吃面。老板端着碗烩面路过,瞅了眼他手机屏幕,突然骂了句:"这刘应成,总算露原形了!" 老张愣了愣才反应过来 —— 哦,原来释永信俗名叫刘应成,没了戒牒,他连和尚都不算了。更邪乎的是,没过几天,一
当中国佛教协会注销释永信戒牒的公告弹出来时,老张正在嵩山脚下的面馆吃面。老板端着碗烩面路过,瞅了眼他手机屏幕,突然骂了句:"这刘应成,总算露原形了!" 老张愣了愣才反应过来 —— 哦,原来释永信俗名叫刘应成,没了戒牒,他连和尚都不算了。更邪乎的是,没过几天,一个因论文抄袭被停职的教授跳出来,说释永信在海外藏了 15 亿美元,还扯出一堆女星。这场大戏,比少林寺的武术表演还热闹。
先说说戒牒这事儿有多严重。对和尚来说,戒牒就像身份证加教师资格证,没这玩意儿,别说当方丈,连在寺庙挂单都不行。中国佛教协会的公告就一句话,可分量比千斤鼎还重。有老和尚偷偷告诉记者:"注销戒牒比开除还狠,等于从佛门家谱里把名字划掉了。" 这消息出来那天,少林寺突然戒严了,入口处拉着红布条,穿制服的人挨个查身份证,连带着周边卖佛珠的小贩都被赶走了。有游客拍了段视频,寺里的和尚走路都低着头,不像以前那样跟人合影唠嗑了。
释永信这几十年,把少林寺折腾得不像样又像模像样。刚接手时,寺庙破败得连佛像都掉漆,他拉着武僧去国外表演,回来就修殿宇、搞旅游。最巅峰的时候,少林寺光门票年收入就有好几亿,还开了几十家公司,卖矿泉水、搞房地产,甚至差点上市。有回他去参加商业论坛,穿西装打领带,手里却捻着串菩提子,被网友骂 "假和尚"。可他不在乎,照样坐飞机头等舱,跟企业家称兄道弟。现在倒好,那些公司多半被吊销了执照,直播带货的账号停更了,连寺里卖素饼的柜台都撤了,像是要把这些年的商业化痕迹全抹掉。
那个跳出来爆料的杨帆教授,简直是来添乱的。他说释永信在瑞士有 3000 万美元的庄园,迪拜有海景别墅,新加坡停着 2000 万的游艇,7 个国家的秘密账户加起来有 15 亿美元。这话听得人一愣一愣的 ——15 亿美元啊,换成人民币能堆成山,少林寺就算门票卖一百年也攒不下这么多。更离谱的是,他还说释永信跟好几个女星有关系,却连名字都不敢说,只含糊其辞地提 "某李姓影后"" 某张姓小花 "。网友们乐了,有人在评论区调侃:" 教授,你是不是把小说情节当真了?"还有人翻出他的黑历史 —— 前几年因为抄论文被大学停职,现在靠直播讲" 内幕 " 博眼球。
少林寺的反应也挺有意思。释永信被带走后,寺里没开任何发布会,就默默换了个住持。新住持是个老和尚,以前在藏经阁整理经书,说话轻声细语的,跟释永信的张扬完全不一样。有香客说,现在寺里早晚课的钟声比以前响了,和尚们念经也认真了,不像以前总有人偷偷看手机。但周边村民更关心实惠 —— 以前释永信在时,会给村里修修路、发点福利,现在新住持不管这些,村口那条坑坑洼洼的路又没人管了。有老人叹气道:"他再不好,好歹给咱办过实事。"
网友们吵翻了天。有人觉得释永信活该,"把寺庙搞成摇钱树,早就该查了";也有人觉得他冤,"没他谁知道少林寺啊"。最搞笑的是那些阴谋论,说这是佛教内部的权力斗争,还有人扯到海外势力。其实哪有那么复杂,看看他老家就知道了 —— 安徽颍上县的小村庄里,他大哥开的超市早就冷清了,那条用他法号命名的 "永信路",路边杂草都快长到膝盖了。村民们提起他,要么说 "小时候挺老实",要么就摇摇头说 "外面的事说不清"。
说到底,释永信就像个被宠坏又被打醒的孩子。他想把少林寺变成世界级的文化 IP,却忘了寺庙终究是修行的地方。那些商业帝国、海外资产的传言,不管真假,都把他架在了火上。现在戒牒没了,身份没了,就算将来能出来,也回不去少林寺了。而那个杨帆教授,蹭完热度估计又会消失,只留下一堆笑料。
这事儿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佛门清净地,不是用来发财的;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胡说八道迟早要翻车。少林寺的钟声还会一直响下去,只是不知道再提起释永信时,人们会记得他是那个让少林寺走向世界的改革者,还是那个跌下神坛的 "佛门首富"。或许就像一位老和尚说的:"红尘来来回回,庙里的佛像始终在那儿,不看谁来谁走。" 你觉得呢?
要是哪天真相大白,不管是 15 亿还是 15 块,该罚的罚,该还的还,也算给这桩闹剧画上句号。至于少林寺,少点商业气,多点香火味,说不定才是最好的归宿。毕竟香客们来这儿,是为了求个心安,不是来看谁当方丈、谁又爆了什么料,你说对吗?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来源:最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