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你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已经在慢慢好起来了。这不是巧合,是太极的缘分。青城派太极掌门刘绥滨老师说:人生如太极,有阴就有阳,有低谷就有转机。评论区留句“人生如太极”,刘绥滨老师现场帮你答疑解惑。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已经在慢慢好起来了。这不是巧合,是太极的缘分。青城派太极掌门刘绥滨老师说:人生如太极,有阴就有阳,有低谷就有转机。评论区留句“人生如太极”,刘绥滨老师现场帮你答疑解惑。
大家好,我是青城派第三十六代掌门人刘绥滨。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武术代表性传承人,四十余年深耕道家武学与青城太极的传承,让我对小周天修炼的理法有着深切体悟。
近期偶见有人以中医理论否定道家小周天 “逆经而行” 的合理性,实为对传统修炼体系与中医理论边界的误读。
在此,结合青城太极传承的实证经验,谈谈小周天任督二脉逆经而行的原理 —— 这并非谬误,而是道家 “后天返先天” 的核心修炼智慧。
首先需明确,中医与道家修炼虽共享 “经络” 这一概念载体,但其立论基础与实践目标截然不同。
中医以 “顺经而行” 为原则,旨在调和气血,关注的是后天生命活动的平衡;道家修炼则以 “逆修返本” 为要。
青城太极传承的小周天功,正是这种逆修思想的体现:任脉在中医理论中主 “顺行向上”,而修炼中真气沿任脉通道 “下行归丹”,实则是将后天涣散之气收摄归元;督脉的 “上行通关”,则是激发先天能量、贯通三关的关键。
二者看似相悖,实则分属不同认知体系,正如治水之法,灌溉需顺流而下,发电可逆流而上,不可混为一谈。
道家小周天的 “逆经而行”,本质是 “真气充盈后的自然循行”,而非人为强行导引。青城太极强调 “气足自通,功到自然成”,修炼之初需通过站桩、吐纳等法培补丹田真气,待五气在丹田内自然绕转、充盈饱满后,方以意念轻引气头入长强穴,沿督脉上行。
这一过程中,“后三关”(尾闾、夹脊、玉枕)的突破,绝非蛮力可为,而是真气积累到临界点的自然冲开 —— 就像春水消融冰层,非人力强凿,乃温度与水量达至平衡后的必然。
我早年随师修炼时,师父常言 “通关如开锁,钥匙是真气”,正是强调不可急于求成,需以 “文火慢炖” 的耐心待其自然贯通。
任脉的修炼同样遵循 “逆经” 逻辑,其 “前三关”(关元、膻中、印堂)的突破,核心在于真气沿任脉通道上行时,与督脉下行之气形成 “阴阳交济”。
青城太极传承的 “过桥” 之法,即气头从龈交穴经舌下金津、玉液穴过渡至承浆穴,正是实现任督循环的关键节点,如同打通江河的闸口,使阴阳二气得以周流不息。
这种循环并非简单的 “顺逆交替”,而是 “顺督脉升阳、逆任脉降阴” 的动态平衡,恰似天地间清阳上升、浊阴下降的自然规律,是道家 “天人合一” 思想在体内的微观体现。
历经数百年实践,青城太极的小周天修炼体系早已验证其科学性。从筑基时的丹田培气,到通关时的循序渐进,再到循环时的阴阳调和,每一步都以 “自然” 为要,反对人为强求。
四十年来,我在教学中始终强调 “先明理,后实修”,引导学员理解小周天 “逆经而行” 的本质是 “返本归元” 的能量调控,而非对经络走向的否定。
许多学员通过系统修炼,不仅感受到真气运行带来的身心改善,更体悟到传统文化中 “阴阳平衡” 的深刻智慧。2008 年我获评 “中国十大武术风云人物”,在与学界交流时曾谈及,传统武术的生命力正在于这种 “实证与哲理并重” 的传承,小周天修炼便是典型例证。
综上,道家小周天的 “逆经而行”,是建立在独特修炼目标与实践体系上的智慧结晶,与中医理论分属不同范畴,不存在 “对错” 之争。
作为青城太极的传承者,我深知守护这份智慧的责任 —— 它不仅是一套修炼方法,更是古人探索生命奥秘的宝贵经验。当代人应以理性态度看待传统,既不盲目迷信,也不轻易否定,方能在传承中创新,让古老的修炼智慧为现代生活赋能。#MCN双量进阶计划#
我是青城派第三十六代掌门人刘绥滨,传播中国传统武术,探究养生健康。多年来,我对太极养生,中国武术进行了深度研究,如果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私信我,为您答疑解惑。
来源:非遗武术刘绥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