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防治基孔肯雅热的关键是防蚊,防蚊措施做好这三点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7 09:37 2

摘要:但这几年,这个病已经悄悄地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冒头,而且一旦发病,症状相当难受:高烧、关节痛、浑身乏力,像被卡车碾过一样。你说感冒发热大家都经历过,可这个病的痛法,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

一听“基孔肯雅热”这名字,不少人下意识地皱眉头,听着像国外传来的新型病毒,离咱老百姓很远。

但这几年,这个病已经悄悄地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冒头,而且一旦发病,症状相当难受:高烧、关节痛、浑身乏力,像被卡车碾过一样。你说感冒发热大家都经历过,可这个病的痛法,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

问题来了,这种病到底怎么传的?身边人得过吗?我们要不要紧张?其实比起病毒本身,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传染它的“帮凶”,也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蚊子

别看钟南山院士平时总是出现在重大疫情时,但他这次也特别提醒:“防治基孔肯雅热,关键不是靠药,而是靠防蚊。”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蚊子一旦叮上你,病毒就可能传进来了。

说到这儿,很多人以为夏天被蚊子咬几下,不就是起几个包嘛,忍一忍就好了。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小小蚊子,能让一个大活人躺床上一个星期,还走不了路,这事儿听着都窝火。

门诊上前不久接待了一个年轻小伙子,刚从东南亚旅游回来,第一天只是发烧,以为是水土不服,结果第三天开始关节痛得直哼哼,连手都举不起来。

验血一查,基孔肯雅热。他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我这不是旅游,是旅游回来被蚊子收拾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是只有非洲、印度才有这病,蚊子在哪,这病就可能在哪。而且传播基孔肯雅热的蚊子——伊蚊,是我国南方城市常见的“花蚊子”,白腿黑身的那种,咬人又狠又准,白天也不歇着。

很多人不理解,蚊子不是一直都在吗,怎么现在才开始流行这种病?原因其实很现实:气候变暖、城市化加快、水体积滞增加,再加上人们活动范围广,病毒和蚊子“联手”,就容易扩散。以前只是局部地区有,现在城市里也可能出现散发病例。

那问题来了,蚊子咬人是常事,怎么偏偏有人被咬就得病?这个就像中彩票——不是每个刮刮乐都有奖,但只要奖池里有病毒,谁被咬上谁倒霉。只要蚊子体内带病毒,咬你一下就够了。

所以钟南山院士说,防治的核心是防蚊,而且要做得细、做得全。不是插个蚊香就完事了。要真有效,得从生活的每个角落下手。

第一个关键点就是清积水。伊蚊喜欢在干净的水里产卵,不是臭水沟那种。你家花盆底托、空调水盘、饮水机托盘、废弃轮胎、塑料瓶盖,都是它的“五星级产房”。

一滴水就能孵出几十只小蚊子,一周就长大成虫,飞出来咬人。所以定期倒水、刷洗容器,比拿电蚊拍追着打有用多了。

第二个重点是避免暴露皮肤。伊蚊白天也咬人,尤其清晨和傍晚。穿短裤、背心出门,就像给它送餐。

有条件的地方,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挂蚊帐,出门喷驱蚊液,都是实打实的防护措施。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皮肤嫩、抵抗力弱,更容易被盯上。

第三点容易被忽视,就是社区联防联控。你家做得再好,邻居家水桶满满,蚊子还是飞过来。所以这事儿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得大家一起动手。

很多地方现在都有“爱国卫生运动”,社区组织灭蚊行动,喷洒药物、清理死角,不妨积极参与一下,蚊子少了,大家都轻松

有些人觉得,得了病再治不就行了?问题是,基孔肯雅热目前没有特效药,主要靠自身免疫力扛过去。发烧、疼痛、乏力,有些人能扛几天,有些人可能一两周都恢复不了。

严重的,可能出现关节持续疼痛、慢性乏力,像得了风湿一样。你说这病不重吧,不致命;但你说轻也不轻,打断正常生活一两周,谁受得了?

更麻烦的是,这个病一旦流行起来,会带来公共卫生压力。像2019年,广东曾出现过本地传播病例,短时间内几十人中招。要是控制不住,传播速度快得很。

钟南山院士强调:“防蚊是第一位。”医学上讲得复杂,什么“传播媒介控制”“蚊媒指数”,说白了,就是把蚊子搞没,让它没地方下蛋、没机会咬人,病毒自然没法传播。

很多朋友问,那家里养水生植物怎么办?这事儿确实两难。一方面养绿植好看、增湿净化空气;

但另一方面,它们的水盆就是蚊子的天堂。可以每周换水一次,在水中放点铜币或漂白粉,抑制蚊卵孵化。

还有人想靠“吃驱蚊药”预防感染,这就不靠谱了。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预防基孔肯雅热,驱蚊只能靠外用措施。比如使用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防蚊液,喷在皮肤裸露处,有效时间一般4-6小时。

说到底,预防这病靠的不是高科技,而是生活细节的坚持。就像做饭时加不加盐,穿鞋出门穿不穿袜子,看起来不起眼,实际影响很大。防蚊这事儿,说难不难,说容易也容易,关键是要坚持。

有些人说,等到有疫苗了再说。确实,世界上已经有国家在研发基孔肯雅热疫苗,但目前国内还未正式批准上市

就算未来有了疫苗,也不能完全替代日常防蚊措施,就像流感疫苗打了,平时还是得洗手戴口罩一样。

从公共卫生角度看,防蚊不仅能预防基孔肯雅热,还能减少登革热、寨卡病毒、黄热病等一系列蚊媒传染病的风险。这些病都不是新鲜事物,但一旦大面积传播,后果就不是几个蚊子包那么简单了。

说到这,你可能会想,这事儿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可问题是,真正了解了这些病的传播方式和危害之后,就会发现,最怕的不是病毒,而是我们对它掉以轻心的态度。

如果你家窗边有积水、阳台有花盆、衣柜里有短裤,那就从今天开始,动手清理一下。别等到发烧疼痛了,才想起钟南山院士的话。

就像哪天你突然发现腿疼得走不了路,才想起之前被咬时没当回事,那可就晚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钟南山.基孔肯雅热的防控关键在于防蚊[J].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2023,4(12):123-125.
[2]李志勇,张文宏.中国蚊媒传染病流行趋势及防控策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4,45(04):456-460.
[3]陈洁,王立峰.基孔肯雅热临床特征及诊疗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25,25(06):589-593.

来源:泌尿科谭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