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以来,江阴市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积极探索“邀约式”行政执法检查新模式,推动涉企执法从“被动监管”向“主动服务”转型,有效提升执法效能和企业满意度,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高地提供新路径。
近年以来,江阴市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积极探索“邀约式”行政执法检查新模式,推动涉企执法从“被动监管”向“主动服务”转型,有效提升执法效能和企业满意度,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高地提供新路径。
完善“邀约式”检查体系
构建执法服务新格局
江阴市以“邀约式”安全生产检查机制为突破口,通过制度创新和资源整合,构建了一套覆盖全面、精准高效的执法服务体系。一是统筹实施,强化协同联动。将“邀约式”检查与“送法进企业”、安全辅导等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在实施对象上,重点聚焦新办企业、信用等级较低企业、违规频率较高企业以及被约谈通报企业,通过“一对一”指导帮助企业辨识安全风险,增强主动守法意识。二是分类分级,突出精准施策。结合安全约谈制度、分类分级管理和信用评价考核,对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例如,针对新取证港口经营企业,通过“邀约式”检查指导其完善安全管理台账;针对小微普货运输企业,提供“靶向式”指导服务,确保执法资源精准投放。三是动态跟踪,打造示范标杆。建立“邀约式”检查企业考察点,定期跟踪服务成效,重点帮扶中小微企业转变迎检心态。
创新“菜单式”指导模式
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
为提升“邀约式”检查的服务质量,江阴市立足行业特点和企业诉求,推出多样化、场景化的指导方案,实现从“单一执法”向“综合服务”的转变。一是行业定制,靶向解决痛点。江阴市交通局针对城市公共交通、道路运输、水上交通、港口、交通工程等不同行业领域,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例如,在无锡(江阴)港石利港区利港电厂码头改扩建工程项目中,执法人员结合工程进度开展“靶向诊疗”,专项核查质保、安保体系运行情况,并重点指导老码头拆除方案审批和临边临水防护措施,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安全支持。二是需求导向,提供精准服务。鼓励企业根据自身需求提出服务指导申请,内容涵盖恶劣天气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建设、作业现场隐患排查等。如江阴淳凯物流有限公司通过“邀约式”检查,不仅完善了安全管理台账,还收到22条针对性整改意见,有效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三是小微帮扶,实现全覆盖。江阴市交通局针对5辆车以下的400余家小微普货运输企业,成立服务专班,抽调18名业务骨干开展“一对一”帮扶。通过“邀约式”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台账记录文本,并对整改问题给予宽限期,既体现了执法温度,又确保了整改实效。
深化“邀约式”实践
打造执法服务新标杆
江阴市在推进“邀约式”行政执法检查过程中,注重将创新做法转化为实际成效,推动执法服务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延伸。一是示范推广,形成区域辐射效应。选取典型企业作为“邀约式”检查示范点,总结成功经验并在全市推广。组织全市相关企业现场观摩优秀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带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二是部门联动,构建协同服务网络。整合司法、交通、应急等多部门资源,建立“邀约式”检查联合服务机制。在利港电厂码头改扩建工程项目中,江阴市司法局联合住建、安监、环保等部门开展“综合会诊”,一次性解决施工许可、安全监管、环保合规等多项问题,避免多头检查对企业造成负担。三是长效管理,巩固检查成果。建立“邀约式”检查“回头看”机制,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定期回访检查整改情况,并开展“安全达标”活动。对连续三次达标的企业给予信用加分和政策倾斜,形成“检查-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江司轩)
本文来自【新华法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