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出意外地,今年的立秋再次伴随社交平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追溯起源,该梗源自2020年9月四川民警用“买奶茶”劝解轻生者的新闻,经传播逐步形成“送奶茶=表达爱”的符号化社交语言。时至今日,“秋一杯”不仅仅是情侣、朋友间的关心,还演变成为了茶饮界的“双十一
立秋已至,当下年轻人对于这个节气有着独特的欢迎方式: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了吗?
不出意外地,今年的立秋再次伴随社交平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追溯起源,该梗源自2020年9月四川民警用“买奶茶”劝解轻生者的新闻,经传播逐步形成“送奶茶=表达爱”的符号化社交语言。时至今日,“秋一杯”不仅仅是情侣、朋友间的关心,还演变成为了茶饮界的“双十一”。
营销战升温,外卖平台持续发力
今年“秋一杯”营销战提前升温。立秋前夕,各大外卖平台围绕“秋天第一杯”主题展开密集攻势,策略呈现多元化与场景化趋势。
淘宝闪购联合知名演员金晨推出“金晨送奶茶”活动。用户搜索“秋天第一杯”,每日必得18.8元红包,新人最高可领22元,并推出提前屯“奶茶券”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用户选购。
美团则发起“明星接力送”活动,邀请吴宣仪等明星加盟,每日抢十万杯免单,覆盖茶百道、蜜雪冰城等品牌,并结合平台“即时配送”的优势,主打“30分钟送达‘秋日第一杯’”的时效性宣传。
茶饮品牌“花样联动”,咖啡巨头加入竞争
除了外卖平台,茶饮品牌也深谙仪式感营销之道,纷纷推出“秋日限定”产品。喜茶与日本超人气IP《CHIIKAWA》展开联名,推出烤布蕾油切乌龙冰、烤布蕾抹茶冰、抹茶波波冰三款联名饮品,搭配限定包材、周边及主题门店,营造破次元互动体验。
相比奶茶,咖啡作为更符合打工人气质和需求的“刚需”产品,也加入了“秋一杯”的竞争中。星巴克咖啡在立秋节点推出金桂系列,包括金桂拿铁、金桂金烘美式、金桂凤凰单枞茶拿铁;瑞幸咖啡则联名国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借势这一暑期档票房黑马,融入电影元素,引发社交媒体热议,实现国漫与咖啡的跨界融合。
正视消费需求,抵制恶性竞争
在商业力量将立秋打造成“人造消费节点”,为大众带来“小确幸”的同时,狂欢背后的情感绑架、过度消费等问题也悄然浮现。
浙江时先生因“0元购”奶茶优惠力度大,每日狂饮四五杯,最终喝出“三高”和痛风;“秋一杯”被当作低成本维系社交关系的手段,52元红包成为检验情感浓度的“社交货币”……这些现象警示我们,消费热潮背后潜藏危机。
8月1日上午,美团、淘宝、饿了么、京东先后发布声明,表示坚决抵制恶性竞争,坚决规范促销行为,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建立公平有序的行业秩序,促进各方互利共赢。
平台积极规范竞争、优化服务是好事,消费者自身也需保持理性。奶茶虽香,切莫因优惠过度贪杯,跟风消费不可取,更不能因追求消费带来的情绪价值而让自己陷入情绪失衡的困境。
来源:新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