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统计显示,8月1日,美国对印度商品关税已累计提高至50%,创下历史新高。中印关系的微妙变化、投资格局的重新洗牌,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亚洲大陆。
根据印度国家投资促进署数据显示,上半年,印度吸引的外资总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7.4%,而中企投资则出现了逆势增长。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统计显示,8月1日,美国对印度商品关税已累计提高至50%,创下历史新高。中印关系的微妙变化、投资格局的重新洗牌,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亚洲大陆。
印度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并非一夜之间爆发。2023年,印度总理莫迪在华盛顿受到高规格接待,甚至站上美国国会的讲台,双方一度开启“蜜月期”。
根据世界银行2024年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印度GDP增速持续保持在6.5%以上,成为全球第二大增长极。但进入2025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外部需求收缩,印度对美出口遭遇前所未有的障碍。
美国政府7月发布的最新关税政策文件显示,印度因持续采购俄罗斯能源和武器装备,被列为“需要重点施压的主要经济体”。美国对印商品加征25%关税后,8月初再度宣布额外加征25%,形成了罕见的“双重关税壁垒”。
印度化工、纺织、医药、电子等出口支柱行业首当其冲,印度出口协会数据显示,7月印度对美出口环比下降21.3%,创下近十年最大跌幅。
莫迪政府曾多次与美方沟通,但成效有限。印度议会外事委员会主席在公开讲话中强调,如果美国市场无法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印度将加快市场多元化步伐。印度媒体Times Now分析,美国对印关税政策不仅损害了印度出口商利益,也让莫迪政府面临巨大的国内压力。
伴随美印紧张局势升级,印度对华政策悄然生变。6月,印度外交部宣布与中国达成直航恢复协议,为两国高层互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6月下旬,印度防长辛格率团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上合组织防长会议,7月中旬,印度外长苏杰生赴华出席上合组织外长理事会。两轮高规格访问,标志着中印外交渠道的全面恢复。
据印度主流财经媒体Business Standard报道,莫迪本人计划于8月31日至9月1日到访中国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这是他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访华,外界普遍认为此次访问带有鲜明的突破性和战略性意义。印中关系的回暖,引发美欧广泛关注。
7月,印度“转型国家研究所”向总理府递交建议报告,主张放宽对中国企业在印投资的额外审查规定,吸引更多中资参与印度基础设施和高科技产业升级。印度财政部长在接受CNBC-TV18专访时坦言,印度政府已在积极研究放宽对外资尤其是中国资本的准入门槛,以市场换取投资,助力印度经济转型。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的步步紧逼,源于地缘利益与全球能源博弈的复杂交错。美国国务院最新报告指出,印度近年来与俄罗斯的军贸总额已突破百亿美元,石油进口量更是连续两年位居非欧盟国家首位。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分析认为,印俄军事合作与能源合作触碰到了美国的核心利益。
8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所有对美出口的印度商品,除原有25%关税外,再加征25%,合计关税税率高达50%。美方此举被印度媒体形容为“贸易核打击”。印度出口商协会主席在接受《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关税提升后,印度企业普遍面临订单锐减和利润压缩的双重压力。
印度政府意识到,单靠对美市场已经难以支撑未来经济升级。印度议会外事委员会主席直言,印度有权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不会被单边强权所绑架。多家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了印度出口增长预期,敦促印度加快市场结构调整。
印度积极谋求对华合作的背后,是对外部资本和技术的现实渴求。上半年,印度基础设施投资缺口高达400亿美元。印度制造协会数据显示,超过61%的印度企业认为,只有引入中资、日韩等亚洲资本,才能有效填补资金与技术短板。中国以其全球领先的高铁、5G、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积累,在产业升级方面对印度极具吸引力。
印度政府近期加快审批中企投资项目,缩短相关流程周期。多家中国制造业和互联网企业正积极筹备在印扩产或设立研发中心。印度媒体报道称,莫迪政府将允许部分高科技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放宽至74%,为近十年来最大幅度的市场开放。
《印度斯坦时报》援引印度投资促进署官员的话称,莫迪访华期间有望签署数十亿美元级别的合作协议,涵盖智能制造、绿色能源、医疗健康、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中印两国资本的深度融合,被视为亚洲经济新一轮升级的“催化剂”。
印度的“联中抗美”并非一蹴而就。根据印度权威智库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 8月发布的最新报告,印度国内对中美关系的分歧依然存在。部分安全领域专家对中印高科技合作持谨慎态度,担忧关键领域受制于人;但更多经济学家认为,抓住中国资本和技术红利是解决当前结构性难题的最佳出路。
莫迪政府在实际操作中表现出高度灵活性。印度外长苏杰生公开表示,印度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任何外部压力都不会动摇印度的国家利益立场。印度财经媒体Mint报道,印度政府正在加紧制定针对关键技术和国有资产的国家安全负面清单,同时对市场开放领域实施动态调整。
美国媒体普遍认为,莫迪此举是对特朗普“极限施压”的直接回应。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分析,特朗普政府对印加税短期内难以动摇印度的中长期经济战略,反而可能加速地区供应链向亚洲内部转移。美印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也为中国企业“借船出海”提供了历史性窗口。
在全球政经格局深刻调整的2025年,印度对外合作的多边维度更加丰富。上合组织峰会成为印中高层沟通的重要平台。天津峰会期间,印度不仅与中国展开多领域合作对话,还与中亚多国加快贸易和能源互联互通。亚洲开发银行最新报告指出,上半年,亚太地区内部贸易增速首次超过对欧美贸易,反映出区域经济的加速整合。
印度国内也在积极引导舆论,强调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印度媒体The Print分析,印度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如果能与中国巨大的市场和技术体系实现无缝对接,将获得“跨越式升级”的窗口期。与此同时,印度与日韩、东盟、澳大利亚等国的经贸合作也在同步推进,形成多元化的战略格局。
有分析认为,印度对美政策的灵活调整,是对全球供应链“去风险化”趋势的积极响应。多家国际咨询机构预测,未来五年印度在全球贸易和投资网络中的地位将持续提升,成为连接亚欧、南北经济体的重要枢纽。
参考资料:
大河报:2025-08-06 23:00:印媒:莫迪将访华
来源:沈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