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60年一遇,既是“黄金秋”,又是“顺秋”,有啥预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7 11:32 1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信息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小鱼儿

编辑|小鱼儿

今天立秋,可不只是翻篇进了秋天这么简单。今年这个立秋,碰上了罕见的“黄金秋”加“顺秋”,整整60年才轮到一次!

不少老一辈早就说了,这种年份多半不平常,气候、收成,甚至人的运势,可能都会受到牵动。

到底这是好运来临的信号,还是暗藏玄机的预警?到底它意味着什么?对接下来的生活有啥影响?

每年到了8月初,农村的老人们就开始念叨一件事——今年立秋是早是晚。在农村立秋的时间点特别有讲究。

要是立秋这天太阳还没爬到头顶上,也就是中午12点之前就立秋了,老人们就会摇头叹气,说这是"坟头秋"。

听着怪吓人的,其实就是说秋天来得太急,天气会突然变凉,地里那些还没长熟的庄稼可就遭殃了。

玉米粒还没饱满,稻子还青着呢,冷空气一来,减产是肯定的了。

要是立秋赶在下午,那可就不一样了。老人们会笑呵呵地说这是"黄金秋"。

为啥叫黄金秋?因为秋天来得慢,天气会慢慢凉下来,地里的庄稼有充足的时间长个儿、灌浆、成熟。

到了收获的时候,那金灿灿的稻穗、饱满的玉米棒子,可不就跟黄金一样宝贵嘛!

今年8月7号下午1点钟立秋,妥妥的"黄金秋"。这预示着今年是个丰收年。

光看立秋时间还不够,老祖宗还有另一套判断方法——立秋这天下不下雨。

立秋当天要是下雨了,哪怕就是毛毛雨,老人们都会说这是"顺秋"。

啥意思?就是说老天爷很给面子,该下雨的时候下雨,往后的日子雨水会比较充足。

庄稼喝饱了水,自然长得欢实。人也舒服,下场雨温度就降下来了,不用再受那酷暑的罪。

要是立秋这天大太阳高照,一滴雨都没有,那就是"反秋"了。这个"反"字可不是好兆头,意思是老天爷跟你对着干。

本该凉快的时候偏偏还热着,本该下雨的时候偏偏干旱。庄稼缺水不说,病虫害也容易找上门。

过去没有天气预报,农民只能靠这些经验判断。虽说现在科技发达了,可这些老规矩还真有点道理。

立秋下雨,说明大气环流正常,雨带位置合适,后面的天气大概率会风调雨顺。

今年立秋为啥说是60年一遇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立秋年年都有,咋今年就特殊了?

原因就在于今年立秋碰上了两个好事儿——既是"黄金秋",又是"顺秋"。下午立秋,还赶上下雨,这种双喜临门的好事儿可不多见。

更稀罕的是,今年立秋还赶在了闰六月。农历闰月本来就不常有,闰六月更是少见。

闰六月碰上下午立秋,还赶上下雨,这三个条件凑一块儿,那真是60年才能遇上一回。

老辈人说,这种年份庄稼长得特别好,不光产量高,品质也好。粮食饱满,蔬菜水灵,果子甜。

这可不是迷信,而是天时地利的完美配合。闰月让作物有更长的生长期,下午立秋保证了充足的生长时间,立秋下雨又保证了水分供应。

立秋那些讲究

说起立秋的讲究,农村还真不少。最有意思的就是"躲秋"。

啥叫躲秋?就是立秋交节那一个时辰,最好别出门。老人们说这时候天地之间的"气"在变化,磁场混乱,人在外面容易沾上晦气。

虽说现在看来没啥科学道理,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很多人还是愿意遵守,图个吉利。

今年立秋是下午1点,按老规矩,12点到2点这两个小时最好在家待着。

要是实在有事得出门,记得带把伞。这可不光是为了挡雨,老人说立秋这天带伞能挡住不好的东西。

其实想想也有道理,立秋时节天气变化快,带把伞防雨防晒都用得上。

农村还有个说法,立秋这天要吃西瓜,叫"啃秋"。

意思是把夏天的暑气都啃掉,迎接凉爽的秋天。现在城里人也学这个,立秋买西瓜的特别多。

说实话,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体会不到立秋对农民的重要性了。

想当年,一家老小的肚子都指望着地里那点收成。立秋早了晚了,下雨没下雨,直接决定了这一年是吃饱饭还是挨饿。

遇上"坟头秋"加"反秋",那真是要命的事儿。庄稼减产,粮食不够吃,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农业科技,抗旱有滴灌,防虫有农药,增产有化肥。

天气预报能提前告诉你啥时候下雨,大棚种植让反季节蔬菜成了家常便饭。就算遇上不好的年景,也有办法补救。

可话说回来,科技再发达,也改变不了自然规律。该热的时候还是热,该旱的时候还是旱。

农民种地,还是得看老天爷的脸色。这也是为啥现在还有那么多人关注立秋早晚、关心顺秋反秋的原因。

特别是种粮大户和果农,他们更在意这些。毕竟投入那么多,谁都希望有个好收成。

今年赶上60年一遇的好年景,很多种植户都在盘算着扩大规模,想趁着好年头多赚点。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今年这个立秋真的很特别。60年才遇上一回的"黄金秋"加"顺秋",不管你信不信那些老规矩,这都是个好兆头。

农民朋友可以期待一个丰收年,城里人也能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农产品。老祖宗的智慧传承到今天,依然有它的道理。

咱们在享受现代科技便利的同时,也别忘了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经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 中国气象局官网提供准确的节气时间和天气预报

2. 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农业生产指导信息

3. 中国天文年历提供精确的节气交节时刻

4. 各省农业科学院发布地方农时指导

5. 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播报相关农业资讯

来源:在雨中绽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