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武汉图书馆事件正在处理过程中,各方都在等待武汉大学的最终处理结果。该事件涉及肖同学的处分问题,以及杨某某的保送资格问题,包括其保送硕士和博士的资格。但更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她个人能否获得这些社会资源,或者说是否符合保送条件。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她在读书期间面
目前武汉图书馆事件正在处理过程中,各方都在等待武汉大学的最终处理结果。该事件涉及肖同学的处分问题,以及杨某某的保送资格问题,包括其保送硕士和博士的资格。但更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她个人能否获得这些社会资源,或者说是否符合保送条件。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她在读书期间面对学弟的不当行为时采取的处置方式,以及周围人对该事件的态度和做法。这一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才是此次武汉图书馆事件中较少被关注的核心问题。
正如我刚才提到的,许多人只关心杨某某是否会受到惩罚。然而,这件事并非单纯的个体问题,而是一类人的问题。因此,本文研究的问题是武汉图书馆事件背后值得重视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第一,武汉图书馆事件的核心问题究竟是什么?第二,武汉图书馆事件最终应以何种方式处理,才更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第三,武汉图书馆事件反映出哪些社会力量的角力结果? 第四,我们的社会治理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第五,结论和建议。
一、武汉图书馆事件反映出哪些关键问题?
我刚才提到,武汉图书馆事件表面上看是一个男学生在安静看书时被录像,并被污蔑为性骚扰,进而受到处分。如果不是肖同学的母亲及时提供了相关证据(如证明他当时是因皮肤瘙痒),在杨某某起诉的过程中,他很可能被定性为性骚扰犯罪。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感谢肖同学的母亲为保护儿子而积极举证,也要感谢法庭的公正判决。
实际上,这个事件最关键的问题有两方面:
一方面,肖同学如何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另一方面,当武汉大学出现杨某某通过拍照、留存证据并公开指控肖同学性骚扰时,学校应当如何处理?而当杨某某进一步向法院起诉时,法院又该如何处理?更值得思考的是,当杨某某采取一系列行动,并得到某些律师和周围一些人支持时,社会又该如何处理?
我们明显可以看到,一个无理的现象出现后,如果社会缺乏足够的力量去制止这种无理行为,那才是问题的核心。关键在于:是否有一种力量能阻止诬告行为?是否有一种证据能证明她的诬告?司法体系能否保护被诬告者的权益,甚至反过来惩罚诬告者?
此外,武汉图书馆事件发生后,我们还观察到一个更严重的现象——在武汉大学、华科、复旦、浙江海洋大学等高校的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波伏瓦”的名字,出现“清算已毕”这样带有暗示性的言论。这些言论传播后,是否有力量去调查和处理?这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
二、武汉图书馆事件应该有什么样的结局才更符合公众的期待?
表面上看,杨某某就是没事找事,用霸凌的方式欺负一个男同学,甚至想置人于死地,而她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保研、保博等一系列好处,还表现得洋洋得意。更恶劣的是,她周围有一帮人支持她,甚至想把肖同学全家送进监狱。这是表面呈现的情况。
如果最后的结局是肖同学继续受到处分,全家坐吃牢饭、而杨某某安然无恙,那这样的结局显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那么,公众期待的结局是什么呢?是不是杨某某被取消硕士资格、保送资格、保研资格,甚至被取消去浸会大学读博士的资格?目前网络上传出这类消息,但真假尚不确定。然而,公众真正想要的,其实并不是单纯对一个人的惩罚,而是希望当一个作恶事件出现时,能有某种力量站出来制止恶行。
比如,学校应该不处分肖同学,反而处分杨某某。但处分杨某某需要付出代价,因为她背后可能有一股力量支持。比如在法庭上,会不会因为所谓的"女权思想"而倾向杨某某?这种力量能否被打破?还是说,社会能勇敢站出来维护肖同学的利益?好在现实情况是,法庭这次表现得很公正。而现在,社会需要进一步对那些打着"女权"旗号却行不法之事的人表态,并做出相应的处罚。
例如,某大学的一位陈姓老师竟然提出"维权不等于诬告"的说法,意思是"我因为维权、因为防止性骚扰,所以不等于诬告你肖同学"。像这种人的观点,社会上有没有人站出来批驳?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值得庆幸的是,事件发酵后,已经有武大校友梅新育站出来,号召校友抵制不公;公众人物项立刚也明确表态;企业家雷军对此事表示关注;华东师范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更是从学术和道德角度坚决揭露杨某某的行为。
所以,公众真正想要的结果,是让杨某某背后的人和势力受到应有的惩罚和遏制。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核心。
三、武汉图书馆事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提到这个事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肖同学应该得到公正对待,而杨某某应当受到应有的惩罚。但即便最终实现了对杨某某的处罚,比如取消她的保送资格、对她的诬告行为进行相应处理,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真正重要的是,这个事件会不会加剧社会的性别对立,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现在已经有考上武汉大学的男生家长开始担忧,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会不会遭遇不公平对待。武汉大学将如何对待这些新生?我们注意到,在武汉大学的足球场上,已经很少看到男生踢球的身影。更令人担忧的是,武汉大学的男大学生中出现不愿追求女生的现象。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这种现象是否会普遍存在,但它确实反映出潜在的性别对立风险。
这才是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那些打着"女权主义"旗号的行为,我们不能允许其肆意妄为,以所谓的女权把男子叫成田力,对男子进行肆意的贬低,对男性进行打压甚至侮辱,这种情况必须得到遏制。武汉图书馆事件如果能引起全社会对这个深层社会问题的重视,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那或许能让这件坏事变成一件具有积极意义的好事。
四、未来全社会应该从武汉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
提到武汉事件,我想很快会有一个结果,社会的关注度也会慢慢转移到其他地方。但武汉事件应该引起全社会对保护学生利益的重视,以及对不法分子利用社会组织进行伤害这类事情的关注。而且这几年,国外的一些组织如NGO,包括福特基金会,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国内,甚至提出性别对立的观点,还有像“女性进步才是世界唯一的进步”这种荒谬的说法。甚至武汉大学有些教授提出死刑中要取消对女子执行死刑这种极其荒谬的结论。死刑要么取消,要么保留,不应涉及性别问题,这才是我们社会应有的态度。
所以通过武汉这个图书馆事件,既要看到肖同学受到的不公平对待,看到杨某某作恶要受到惩罚,更要看到杨某某背后的势力受到打击,还要看到全社会都有维护社会正义的力量,同时也要看到境外势力向国内的渗透必须得到遏制,否则国家的社会秩序就会陷入混乱。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思考在哪些方面重塑社会传统、重建社会秩序,这是我们今天要提出的问题。如果能做到这些,武汉事件反而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不过不管怎么说,武汉事件必然体现了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武汉事件的过程进行溯源,以及对其后续可能性进行预期,我们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武汉事件最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这反映的是正义与邪恶斗争的结果。肖同学得到全力维护,杨某某受到惩罚,这恐怕是公众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公众期待的结果。
第二,武汉事件把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阐述得很清楚,这个社会不能任其自然发展,要做到惩恶扬善,要对邪恶进行惩罚,要对渗透到我国的境外势力进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使正义得到伸张,让那些不法组织在国内的渗透难以得逞。
为此我们提出两个建议。
第一,除了要彻查杨某某事件,还要彻查为什么复旦大学等网站会出现波伏瓦相关言论。如果不加以彻查,就会发现这背后隐藏的力量在国内还会伺机而动,破坏我们国家良好的传统和秩序,导致正义得不到伸张,邪恶肆意流行。
第二,我们要对这件事进行总结,弄清楚这背后到底存在哪些力量,进而对社会的发展进行引导,避免这类事情再次发生。比如说南京的彭宇案,老人摔倒了,年轻人去扶,最后却判决年轻人要赔偿老人。这种作恶的行为如果不加以纠正,社会风气就会变成老人摔倒了没人敢管。这种情况是绝对不能出现的,因为这是社会正义所需要的东西。
来源:管理专家李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