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换来5日拘留!湖南男子发帖质疑“统一招牌”被拘案终审逆转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8 09:17 1

摘要:“发条评论就戴手铐,谁能想到?”岳阳市民李志强至今记得2022年3月那个清晨——湘阴县公安局民警冲进家门,因他在抖音视频下的12字评论“还在搞豆腐渣工程 统一招牌?”将其刑拘。这场因吐槽市政工程引发的公权越界事件,历经两年三审,终于在湖南省高院提审后迎来逆转:

“发条评论就戴手铐,谁能想到?”岳阳市民李志强至今记得2022年3月那个清晨——湘阴县公安局民警冲进家门,因他在抖音视频下的12字评论“还在搞豆腐渣工程 统一招牌?”将其刑拘。这场因吐槽市政工程引发的公权越界事件,历经两年三审,终于在湖南省高院提审后迎来逆转:撤销拘留决定,县政府赔偿1.8万元。一纸判决揭开基层执法“口袋罪”滥用伤疤。

时间拨回2022年3月15日,湘阴县启动主干道商铺招牌统一改造项目。当夜,某政务号宣传视频下出现李志强的留言。次日晨,网警在舆情日报中将此标注为“煽动性言论”,县公安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以“寻衅滋事”作出行政拘留5日决定。

拘留通知书显示的关键时间链令人窒息:

09:07 网安大队出具《危害性认定书》10:33 法制科批准立案11:20 民警实施抓捕
全程仅耗时2小时13分钟,比该局办理醉驾案件平均审批时效快4倍。而卷宗内唯一“证据”,竟是打印的评论截图,既无传播量统计,也无社会影响评估。

“他们说我破坏政府形象。”李志强在拘留所手写的申诉书中质问,“难道夸工程才算合法评论?”这12个字如同照妖镜,映出基层治理的敏感神经。

2022年6月岳阳市中院一审认为:在市政宣传视频下发表负面评论属“公共场所滋事”,维持处罚决定。判决书中“可能引发群众误解”的表述,被法学界批为“主观归罪”。

2023年4月湖南省高院裁定引爆法理争议:

公民对公共事务的批评权受宪法保护,公安机关未举证该评论造成公共秩序混乱,仅凭主观推测认定违法属证据不足。”
合议庭特别指出:若12字批评可拘人,则全省每日需拘万人!

2024年7月31日,经最高法指令再审,湖南省高院终审判决书划出法治红线:

言论未超越必要限度:无辱骂、造谣、煽动暴力未造成实质危害:该视频评论仅7条,无转发扩散执法目的不正当:处罚决定书出现“维护政府面子工程”字样
当庭撤销拘留决定,湘阴县政府赔偿限制人身自由赔偿金1732.4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6267.6元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诉讼研究院披露震撼数据:

2020-2023年 全国以寻衅滋事处罚网络言论案件年均增长31%被处罚言论中 72%涉及民生领域批评行政复议成功率 不足7%,司法救济成主要途径

“寻衅滋事已成基层执法万能口袋。”曾代理多起类似案件的徐利平律师指出,部分地区的执法异化令人忧心:

河南某县 将“发笑哭表情包”视为嘲讽政府江苏某市 把转发纪委通报称作“传播负能量”本案关键漏洞 湘阴县公安局竟将《网络短视频评论管理规范》(街道内部文件)作为处罚依据!

李志强案终审胜诉同日,《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修订稿公布,新增三条“李志强条款”:

明确言论违法性认定标准:必须同时具备主观恶意+客观危害+因果关系建立处罚前听证制度:拟对公共事务批评者拘留需举行公开听证引入专家辅助人制度:网络传播量鉴定需第三方机构出具报告

更深远的变化在基层发酵。记者获取的《湘阴县公安局2024年执法考核细则》显示:

当李志强在岳阳中院门口展开“胜诉公告”时,电子屏正滚动播放“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标语。这场持续827天的维权拉锯战,终以国家赔偿金画上句号,但更深层的拷问仍在回荡:当统一招牌可以标准化,公民批评的尺度该如何丈量?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的点评振聋发聩:“此案警示所有执法者——法律的天平从不称量言论的顺耳程度,只衡量秩序的实质破坏。”或许真正的法治进步,就藏在那12个字从“寻衅滋事”到“宪法权利”的身份蜕变中。

(注:案件细节经湖南省高院(2024)湘行终487号判决书核实;执法数据来自《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22》;国家赔偿标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李志强为化名。)

来源:夜刀神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