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来自【农民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饮食:润燥为先,兼顾祛湿
苦热的夏季悄悄过去
又到了贴秋膘的季节
盛夏里
胃口变小饮食清淡
凉风一起
人们自然想吃些好的
弥补一下夏天的“损失”
人们把这称作贴秋膘
北方百姓家吃炖肉
还有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
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
顾客会排起长队
人们在立秋的前一日食西瓜
于是谓之啃秋,也称咬秋
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
时逢立秋将其一口咬住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
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
人们多食用蜂蜜
可润肺去燥,从内养外
是皮肤绝佳的保养品
适当多吃银耳、百合、山药、莲子
南瓜、梨、葡萄等
一碗润燥美颜的冰糖银耳汤
是秋季最适宜的甜品
梗米甘平,宜煮粥食
既能去火又能润肺的生地粥
加上少许冰糖
堪称初秋的绝配美食
起居:早卧早起,适度“秋冻”
立秋意味着暑去秋来
昼夜温差逐渐增大
顺应天时
调整作息
《黄帝内经》强调
“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睡以顺应阳气收敛
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
科学“秋冻”,增强耐寒
初秋气温波动
不宜过早添厚衣
适度让身体感受凉爽
可激发机体御寒能力
但需因人而异
尤其老人、小孩及体弱者
重点保护颈背、腹部、关节等部位
避免受凉
保证睡眠
缓解秋乏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有助于恢复体力,养足精神
夜间睡觉避免开窗或空调直吹
运动:舒缓收敛,动静相宜
选择温和项目
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强度适中,微微汗出即可
避免大汗淋漓耗伤津液
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忌喝冰水和冲凉水澡
时间宜选早晚
避开午间炎热时段
重视拉伸
秋季筋脉易紧
运动前后充分拉伸
保持身体柔韧通畅
情志:安宁平和,远离悲秋
秋气通于肺,在志为忧
立秋后日照减少
易生悲凉之感
保持心境平和
遇事豁达,少思虑,戒躁怒
可通过适当多晒太阳
亲近大自然
与朋友聊天
保持心态平和
做到内心宁静
心情舒畅
即使遇到伤感的事
也应主动予以排解
立秋
是万物成熟的序曲
也是身心调养的良机
顺应天时,平衡阴阳
以平和之心迎接
即将到来的金色丰收季
在自然的律动中
与万物共呼吸
与四季同脉动
文案整理:刘婉茹
监制:卢静 编辑:刘婉茹
本文来自【农民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