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年,“IP联名”早就不是新鲜事。奶茶杯印上卡通形象,衣服印着热门角色,就连文具都能找到联名款。但联名多了,难免让人审美疲劳——有的只是简单贴个logo,生硬得像“硬凑CP”。可总有一些合作能让人眼前一亮,它们不是IP的堆砌,而是精准踩中了目标群体的喜好。就
这几年,“IP联名”早就不是新鲜事。奶茶杯印上卡通形象,衣服印着热门角色,就连文具都能找到联名款。但联名多了,难免让人审美疲劳——有的只是简单贴个logo,生硬得像“硬凑CP”。可总有一些合作能让人眼前一亮,它们不是IP的堆砌,而是精准踩中了目标群体的喜好。就像最近在ChinaJoy漫展上,一款车的联名就引发了不少关注:领克06与新兴表情包IP暹罗厘普联手打造的痛车,刚首秀就成了现场的热门打卡点。
要理解这场联名的吸引力,得先从痛车文化的底色说起。痛车文化起源于日本,最初是动漫爱好者将喜爱的角色图案装饰在车身上,如今已发展为全球年轻群体表达自我的流行方式。这种文化的核心,在于通过车辆这一载体,实现兴趣的可视化与社交的破壁。领克06与暹罗厘普的合作,恰好扎根于这一文化土壤。暹罗厘普作为2022年诞生的新兴IP,凭借“四荤一素”家族(小狗多栋、小猫厘普等五个角色)的幽默形象迅速在社交媒体走红,其表情包在Z世代中传播甚广,自带圈层话题属性。而领克06向来以年轻化、个性化标签示人,双方的合作从文化基因上便形成了天然契合,绝非简单的符号叠加。
从车型与IP的适配度来看,领克06的设计语言为这场联名提供了先天条件。流畅的车身线条为图案创作提供了充足空间,多样的配色方案也能与不同风格的IP形象和谐融合。这种与生俱来的可塑性,让它在痛车文化中具备独特优势。对于二次元爱好者而言,车辆的意义早已超越代步工具,更像是能承载热爱的“移动画布”。当暹罗厘普的角色形象以恰当的比例和风格呈现在领克06车身上,厘普猫的标志性表情与车身线条形成呼应,车辆便成了IP精神的延伸,这种深度融合让联名跳出了“贴logo”的浅层模式。
在Z世代的社交逻辑里,联名产品的价值更在于能否成为“社交货币”。领克06与暹罗厘普的合作,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开着联名痛车出现在漫展、潮玩市集等场景,本身就自带话题引力,能快速激活同好间的交流欲。社交媒体上,关于“车身图案如何设计更显个性”的讨论正形成新的流量热点,用户自发分享的改装思路、打卡照片,构成了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这种由兴趣驱动的传播,让汽车从工业产品转化为文化交流的媒介,而领克06也借此成功跻身Z世代的社交话题中心,实现了品牌与用户的深层互动。
此次选择在ChinaJoy漫展首秀,更凸显了这场联名对场景的精准把握。作为全球知名的数字娱乐展会,ChinaJoy向来是年轻潮流文化的聚集地,每年都有大量动漫、游戏爱好者参与。领克06将痛车首秀置于此处,相当于将产品直接送入目标用户的视野。据了解,展台不仅展示联名痛车,还设置了互动打卡环节,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品牌与用户的接触不再局限于车辆本身,而是延伸到文化场景的共建之中。当年轻人在展台前与车身上的暹罗厘普角色合影分享时,品牌信息便随着这些内容自然渗透到圈层之中,形成“体验—分享—传播”的闭环。
IP联名的真谛,在于让两个不同领域的符号产生化学反应,而非简单拼接。领克06与暹罗厘普的合作,正是通过对痛车文化的深刻理解、车型与IP的高度适配,以及对年轻社交场景的精准切入,打破了“硬凑CP”的困局。它证明,真正能打动人的联名,是让产品成为用户表达自我的载体,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兴趣的延伸。这样的合作,或许正是IP联名摆脱审美疲劳的破局之道。
来源:发现科技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