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光伏巨头“朋友圈”杀出一个小巨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08 09:43 1

摘要:8月8日,江苏酉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酉立智能”,证券代码:“920007”)正式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公司发行价为23.99元/股,发行市盈率为11.29倍。截至发稿,酉立智能股价大涨296%,报95.00元/股,总市值达到39.90亿元。

8月8日,江苏酉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酉立智能”,证券代码:“920007”)正式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公司发行价为23.99元/股,发行市盈率为11.29倍。截至发稿,酉立智能股价大涨296%,报95.00元/股,总市值达到39.90亿元。

在光伏全产业链深陷亏损泥潭、光伏企业IPO频频遇阻之际,酉立智能这家光伏支架零部件企业,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竞争力与成长性叩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

光伏支架巨头,撑起小巨人的一片天

A股市场中,从事光伏支架业务的企业并不罕见,比如中信博、天合光能、振江股份等,但光伏支架零配件的生厂商却少之又少。一般而言,这种科技含量略显不足的机加工件,往往竞争激烈且市场格局分散,经营业绩不会特别突出。不过,酉立智能却成为了例外。

根据招股说明书,2022-2024年间,酉立智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33亿元、6.58亿元、7.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19万元、7817万元、9005万元。据此测算,期间酉立智能的营收复合增速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高达30%和46%。2025年上半年,酉立智能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43%-29.8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12%-15.16%。

如此稳定的成长势头,在当下的光伏行业中颇为亮眼。根据索比光伏网的统计,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的29家光伏企业,仅有8家实现盈利,占比不足三成,其中仅有3家实现了业绩增长。

面对光伏行业的高度内卷,多数光伏企业的盈利能力显著承压。反观酉立智能,稳定且可观的盈利能力,是业绩高速增长的基石。2022-2024年间,酉立智能的毛利率分别为18.96%、18.49%、18.42%,对比竞争对手优势显著。根据招股说明书,5家可比公司同期的平均毛利率分别为12.97%、15.04%、14.97%。

在这背后,主要源自于产品结构与客户结构的不同。

▶从产品结构来看,酉立智能主要以冲压类产品(包括BHA、URA、RAIL)为主,2022-2024年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达到63.36%、54.86%、58.06%,竞争对手则主要以制管类产品(即TTU)为主。相比于制管类产品,冲压类产品的生产工艺相对复杂,生产设备与模具的难度更大,且对于人员操作的要求也更高,这赋予了其更强的溢价能力,毛利率也更高。

▶从客户结构来看,酉立智能主要聚焦于头部企业,占据全球跟踪支架近三成市场份额的全球跟踪支架龙头Nextracker是其第一大客户,2022-2024年,NEXTracker占总营收的比重高达80.69%、61.67%、70.00%。而且,酉立智能与Nextracker之间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双方针对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签署了为期十年的《研发服务协议》。

除了Nextracker,酉立智能的朋友圈还包括了Optimum Tracker、Gonvarri Industries、天合光能、安泰新能源、保威新能源等知名企业。一众光伏支架巨头,撑起了光伏小巨人的一片天。

看个广告休息一下吧

聚焦降本增效,遭遇幸福的烦恼

在招股说明书中,酉立智能提到:“自2017年成立起,公司即与Nextracker达成长期合作,相关产品具有定制化开发优势,客户粘性较强。”与此同时,“公司还是Nextracker第一大非美市场供应商。”为何看似普通的零部件,会产生一定的客户转换壁垒?

光伏支架主要分为跟踪支架和固定支架,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能够随着太阳运动轨迹实时调节光照角度以增加发电量,后者只能将组件固定于最大太阳辐射的倾角位置。这种功能上的差异,导致了两者在结构上的不同——跟踪支架主要由结构系统、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固定支架主要由基础、立柱、主梁、斜撑和檩条五部分构成。

酉立智能的冲压类产品,即为跟踪支架结构系统的核心零部件。以BHA为例,其主要用于连接地桩和TTU(即支撑主轴),使TTU能够在轴承组件内进行旋转运动。在每天上万次的转动中,它既要有高精度的定位,让光伏组件能够最大化利用太阳辐照,又要有极强的“抗衰老”能力,以适应环境与气候。

由于跟踪支架的初始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在光伏行业降本增效的发展逻辑下,想要赢得与固定支架的竞争就需要最大化的提升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这一方面需要通过AI算法构建更加智能的“大脑”,另一方面零部件供应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酉立智能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满足了下游光伏支架客户对于产品质量性能、价格等方面的需求。比如更改铆钉结构设计,BHA产品良率由最初90%左右增加到99%左右;将生产工艺由锻造变为冲压和铆接相结合,产能由每班1500-2000件提高至每班4000-5000件,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酉立智能已取得61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8项。

随着跟踪支架可靠性提升、造价成本降低以及光伏平价上网的大趋势倒逼电站投资者更重视发电效率,跟踪支架市场规模高速增长。WoodMackenzie数据显示,2017-2023年全球跟踪支架出货量复合增速达到36%。目前,除了美国公用事业级地面电站项目的跟踪支架渗透率已接近90%以外,多数国家的渗透率不足50%,未来仍有广阔的成长空间。根据华金证券的预测,2024-2027年全球跟踪支架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达到27.4%。

跟踪支架广阔的成长空间,以及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持续提升,让酉立智能遇到了幸福的烦恼:“由于目前其产能规模较小,产能利用率趋于饱和,因此不得不放弃部分生产订单,将资源集中于主要客户,以及将部分非核心、辅助性的工序委外加工,以应对产能瓶颈。”因此,本次IPO酉立智能拟募集资金2.70亿元,主要用于产能的提升,即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特别声明:本文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感谢配合。

—结束—

来源:索比光伏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