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宁夏之美 · 古树名木故事⑬ | 中北村古桑:三百年风雨里的过往与新生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8 10:37 2

摘要:灵武市崇兴镇中北村是位于黄河东岸的一个小村落,沿着村道直上,一棵近300年的老桑树枝干交错,枝叶茂盛,凝结了属于这里的光阴,记录着属于这里的故事。村民马耀河说:“这棵树有292年历史,考证是1733年(清雍正年间)种的。”过去村里日子艰难时,每逢粮食青黄不接,

灵武市崇兴镇中北村是位于黄河东岸的一个小村落,沿着村道直上,一棵近300年的老桑树枝干交错,枝叶茂盛,凝结了属于这里的光阴,记录着属于这里的故事。村民马耀河说:“这棵树有292年历史,考证是1733年(清雍正年间)种的。”过去村里日子艰难时,每逢粮食青黄不接,恰逢桑葚成熟,满树果实既能果腹,又能变卖换钱,成了村民的“救命树”。

灵武市园林局对这棵桑树进行了保护。

古桑如今的主人是70岁的村民马有才,说起这棵树他满脸自豪:“我祖上从甘肃临夏迁来灵武,是位擅长打造牛车、马车的木匠。他手艺好,攒下家业后,还在村里修了土寨子防土匪,这棵桑树就是那时栽下的。它可是村里所有桑树的‘老祖宗’,其他桑树都是用它的枝条扦插成活的。”

这棵300多年的桑树被命名为该桑园001号。

如今,依托这棵古树和村里另外40棵近百年的桑树,中北村建起了桑葚观光园。这里以传播桑葚历史文化、提供采摘体验为特色,成了村里的亮眼风景:青石板小道纵横交错,连接着主干道;家家户户的墙体彩绘各有风格、栩栩如生,屋檐和外墙透着复古韵味。果实成熟时,总有游客举家前来,在园子里采摘桑葚,享受林间的惬意。小竹筐很快被紫莹莹的桑葚装满,孩子们伸出被染成紫色的手指,在园子里追逐嬉闹,给宁静的村庄添了不少童趣。

游客伸手环抱并丈量树干的直径。

我国桑业生产历史悠久,约5000年前,先民就已在中原大地栽植桑树。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已有“桑”字,《山海经》《尚书》《淮南子》等古籍中也多有对桑树的记载,不少出土文物上也能看到桑树的形象,足见桑树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如今的中北村,古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成了乡村发展的“新引擎”。村里围绕桑葚打造了系列文创产品,桑葚干、桑葚酱、桑葚酒等深受游客喜爱,不少村民靠着观光园和相关产业增收致富。每到周末或节假日,观光园里总是人头攒动,游客们在采摘之余,还会听村民讲述古桑的故事,感受乡村的慢生活。

站在树下感受庞大的树冠“遮天蔽日”。

这棵历经近三百年风雨的老桑树,见证了中北村从贫瘠到富足的变迁。它的枝干依旧遒劲,枝叶依旧繁茂,就像一位慈祥的老者,守护着村庄的过去,也陪伴着村庄走向更热闹、更有活力的未来。

来源:华兴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