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同时也是家庭、伦理、法律与社会的缩影。古代婚姻关系中的童养媳现象,为何如此盛行?其背后是经济考量还是伦理妥协?
童养媳、烈女与寡妇再嫁:
古代婚姻中的伦理与生活
《伦理与生活》新书分享会
活动信息
嘉宾:毛立平、黄正建、潘文捷
时间:2025年8月10日 (周日)
15:00 -17:00
地点:方所北京店
活动组织:广西师大出版社·大学问 方所北京店 Xmind
参与方式
免费报名,不含图书
收费报名
包含《伦理与生活》一本
+
前排预留座席
+
优先签售(可加盖作者钤印)
关注广西师大出版社视频号
即可预约/观看直播
活动介绍
古代的婚姻,是礼教道德与生活实践的博弈,还是女性命运的枷锁?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同时也是家庭、伦理、法律与社会的缩影。古代婚姻关系中的童养媳现象,为何如此盛行?其背后是经济考量还是伦理妥协?
冰冷的贞节牌坊,其背后反映的是自愿殉节,还是礼教与社会的压迫?
在“从一而终”“从一不二”等教条下,寡妇如何面对生存与道德的抉择?
童养媳的悲欢、烈女的荣耀、寡妇再嫁的争议——这些现象背后,折射出古代社会怎样的伦理规范与现实生活的冲突?
2025年8月10日(周日)下午15:00,在方所北京店,大学问·学术沙龙(第26期)有幸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毛立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黄正建、界面文化记者潘文捷,围绕《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与社会》,从古代婚姻中的童养媳、烈女、寡妇再嫁等问题说起,聚焦古代的婚姻与社会,从历史文献、伦理道德与法律制度等角度,揭示古代官方伦理规范与民间生活实践的矛盾性和二重性。
嘉宾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宫廷史、性别史。专著:《壸政;清代宫廷女性研究》《清代下层女性研究——以南部县、巴县档案为中心》《清代嫁妆研究》;论文:《妇女史还是性别史?——清代性别研究的源流与演进》(《妇女研究论丛》2018年第2期)《从清宫档案考察后妃的归家“省亲”》(《红楼梦学刊》2023年第3期)等;并在B站开设“细说紫禁”历史科普专栏。
黄正建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隋唐辽宋金元史研究室前主任、中国唐史学会前副会长,现为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唐代衣食住行研究》《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走进日常:唐代社会生活考论》《唐代法典、司法与〈天圣令〉诸问题研究》《中国古文书学综论》等,并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整理的《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四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界面文化记者
活动图书
《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与社会》
广西师大出版社·大学问2025年05月
本书是一部全方位探索清代婚姻关系的史学力作。书中对清代婚姻中的地域圈、社会圈、童养媳、入赘婚、寡妇再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作者借助跨学科视角,综合利用方志、契约文书、族谱、文人笔记等文献,以大量鲜活案例,对男子入赘、婚嫁彩礼、贫困离婚、贱民婚姻禁忌等情况进行了翔实的描述,还原清代婚姻生活的真实面貌,重塑我们对传统伦理与日常生活关系的理解。透过清代的婚姻关系,全书揭示了清代法律、伦理道德、现实生活与人情交织共融、错综复杂的社会面向,为了解中国传统婚姻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来源:广西师大出版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