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声巨响,数百米建筑区化为废墟。”乌克兰东北部,卫星遥感图像显示一处工业园区“凭空消失”,国际防务数据平台OSINT分析:俄罗斯疑似首次在实战中投下FAB-9000级温压弹。联合国裁军研究所(UNIDIR)本月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年中以来,俄乌冲突前线出
“一声巨响,数百米建筑区化为废墟。”乌克兰东北部,卫星遥感图像显示一处工业园区“凭空消失”,国际防务数据平台OSINT分析:俄罗斯疑似首次在实战中投下FAB-9000级温压弹。联合国裁军研究所(UNIDIR)本月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年中以来,俄乌冲突前线出现多起极大规模爆炸事件,冲击波范围、热效应、地面破坏程度均远超以往。多家权威防务智库和国际新闻媒体同步追踪,俄罗斯航空兵正在把“亚核武器”推上实战舞台。
哈尔科夫州北部沃尔恰斯克方向,乌军第三突击旅在7月末重新夺回肉联厂一带。前线士兵信心膨胀,正准备扩大战果。8月初,社交平台流传出疑似图-160“白天鹅”战略轰炸机超低空画面。随后,现场爆炸视频引爆全球网络:一枚巨型滑翔航弹划破长空,数秒后蘑菇云腾起,整片混凝土工厂、弹药库、指挥所瞬间被吞没。
乌方初步统计,单次攻击导致至少300人伤亡,地表温度在爆炸点一度突破2000℃。爆炸核心半径内,钢筋结构被彻底撕裂,地下掩体坍塌,所有生命迹象消失。
俄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发布战报,证实动用“新型重型航空炸弹”,但对型号只字未提。美欧多家防务分析机构通过弹坑尺寸、爆炸后物理特征推断:俄罗斯极有可能动用了FAB-9000级乃至更大当量的温压弹。
温压弹本质上是一种“燃料空气炸弹”,并非传统意义的高爆弹。其爆炸原理是,弹体先释放高能燃料,迅速与空气混合,形成巨大气溶胶云团,随后引爆。爆炸瞬间,气体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缺氧三重杀伤,冲击波能量密度极高。
权威测算,FAB-9000温压弹实战爆炸威力高达4.4吨TNT当量,ODAB-9000更可达44吨TNT,已接近小型战术核弹的毁灭级别。爆心温度超过2500℃,冲击波可摧毁80米范围内所有建筑和有生力量,甚至地下12米深处的掩体也可以被瓦解。
与核弹相比,温压弹没有放射性污染,不受核武器条约限制,使用成本低廉,部署门槛极低。俄乌战场上,温压弹成为“核威慑边缘地带”的新型超级武器。
乌克兰方面高度警觉,基辅军情部门连续数周追踪俄方重型航弹的动向。西方军事观察员警告,温压弹在城区、工业区使用,造成的平民伤亡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挑战国际人道法底线。
FAB-9000并非俄军新发明。时间倒回1954年,苏联为打击北约坚固目标,研发出FAB-9000高爆航空炸弹。其体积庞大,重量接近9吨,内部装填4.3吨高性能炸药。最初设计用于摧毁水坝、大型桥梁、地下工事和敌方集群阵地。
1980年代,阿富汗战场上,苏联空军动用Tu-16轰炸机,大规模投放FAB-9000,专门针对山洞、峡谷等难以攻破的防御点。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289枚FAB-9000将阿富汗反抗武装的山地据点几乎夷为平地。美军情报部门当年就已将其列入“战略级威慑武器”名单。
2007年,俄罗斯首次公开测试ODAB-9000温压弹,爆炸火球直径数十米,现场气压瞬时升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坍塌。美军“炸弹之母”GBU-43/B曾在阿富汗实战,但当量仅为11吨TNT,远低于ODAB-9000。
2024年春,俄罗斯再度加大重型炸弹产量。俄国防部长亲赴生产线视察,高调宣布“将重型常规弹药作为前线突破的主力”。同年8月,苏-34、苏-35S等多型战机频繁出现在俄乌前线,重型弹药成为攻坚主角。
俄乌战场上,传统自由落体的重型炸弹容易被现代防空系统拦截。2024年以来,俄罗斯为FAB系列和ODAB系列配备了UMPK统一规划与校正模块。这一滑翔制导套件显著提升炸弹投放精度和射程,使得轰炸机可在前线数十公里外安全投弹,最大程度规避了乌克兰“爱国者”等高价值防空系统的拦截风险。
2025年8月,哈尔科夫州爆炸事件后,乌克兰防空雷达未检测到战略轰炸机进入该区空域。分析人士推测,俄军可能利用滑翔弹道和电子干扰技术,将FAB-9000级重磅炸弹精准导入目标区域。
卫星图像分析显示,爆炸后的地表出现巨大弹坑,周边道路、建筑全部被夷为平地。国际防地组织(ICRC)表示:该类型武器在城市区域的使用,极易引发大范围次生灾害。
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频繁动用大威力常规弹药,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战术核弹是否还必要”这一问题。过去一年,西方媒体多次炒作“俄有可能动用小型核武器”,但现实中,俄国防部始终把核武威慑停留在“口头极限”。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ODAB-9000、FAB-9000的实战投放已经在战略层面“替代”了低当量战术核弹。ODAB-9000的爆炸当量已超过美军主力战术核弹B61(可调当量最低约10吨TNT),而且无核污染、无国际制裁风险。
国际战略研究中心(IISS)报告显示,俄军温压弹家族库存充足,生产成本远低于核弹,且可快速部署。实战中,俄军通过“空地一体化”打击,先用重型炸弹摧毁乌军坚固防御,再由地面部队推进,大幅提升突破效率。
近期,乌方多次报告前线阵地、桥梁、掩体等被温压弹直接摧毁。2025年7月至8月,哈尔科夫、沃尔恰斯克方向出现多起“地表重塑”级爆炸,乌军多座地下指挥所被夷平。西方国防智库称,俄军已将“重型常规炸弹突击”作为对付乌军大纵深防御的常规选项。
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就俄乌战场大规模爆炸事件展开讨论。法德等国代表警告,温压弹在居民区、工业区使用可能构成战争罪。俄方代表坚称,所有武器均符合《日内瓦公约》,并反指西方对乌“援助武器不断升级”。
美国国防部数据显示,2025年前半年,俄军在乌克兰前线已投放数十枚大型滑翔炸弹,覆盖面积远超以往所有常规弹药。俄方媒体则高调宣传“无需核武,常规武器也能达成战略压制”,将FAB-9000、ODAB-9000视为“新一代战场主宰”。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核查 | 俄军使用温压弹轰炸马里乌波尔画面曝光?
海西晨报:乌军已深入俄境内35公里!俄军使用“温压弹”打击
环球时报:俄军投下大威力炸弹,爆炸云高达千米!乌方:不是首次使用
来源:无羽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