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5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河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着力加
今年5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河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总书记的讲话在河南省引发热烈反响。两个多月来,河南省卫生健康系统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群众看病就医这一民生实事,推进健康河南建设,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近日,记者到河南省多地采访,看到中原大地正展现健康新气象。
01
“健康守门人”正强起来
“请各位学员领取结业证书,期待大家把所学带回乡村。”不久前,在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第三期乡村医生培训班结业仪式上,集团党委书记司晓剑表示,3期培训班共培训乡村医生210多人次,通过系统化、实战化专业培训,全面提升了乡村医生的诊疗水平,筑牢基层医疗网底的“健康屏障”。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加快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推进县域内资源共享,是河南聚焦群众就近看病需求,加快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关键。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侯红介绍,今年,河南将推动新增100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基本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推动300家左右薄弱乡镇卫生院补齐短板、实现达标,确保行政村公有产权卫生室比例达到90%以上。探索实行“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将产权明晰的公有化村卫生室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使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卫生室占比达到50%以上。
河南省提出,2025年前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引进、培养医疗卫生专业人才4万人以上,实施村医队伍“三项计划”,即大学生村医招聘、大学生村医订单定向培养和在岗优秀村医校园培训计划,让健康“守门人”队伍强起来。
河南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高质量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作为河南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排头兵”,巩义市总医院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强化医共体建设。医院成立了东、南、西、北四个医疗巡回队,每周定期到基层查房,解决老百姓的健康问题。同时,选派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到基层卫生院坐诊、查房和带教,期限为3到6个月,实行驻扎式帮扶,切实提升了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
为了满足不同区域老百姓的多样化需求,巩义市总医院还根据不同乡镇卫生院的特点,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发挥南部山区涉村镇卫生院的中医优势,加大中医药资源的倾斜和投入;对人口众多且工矿企业聚集的回郭镇,着重提升创伤救治能力;地处黄河、洛河交界处的河洛镇卫生院,重点发展医养结合和康复专业。此外,还成立了巡回手术团队,根据患者的需求到乡镇卫生院开展手术。
这些举措既减轻了患者的负担,落实了分级诊疗政策,也节约了医保资金。在2025年的计划中,巩义市总医院还将进一步提高医共体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基层医院的诊疗能力,让老百姓的健康生活更有保障。
侯红介绍,今年,河南要推动90%以上的县(市)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巩固拓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发挥牵头医院对基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之间建立稳定的医疗服务合作关系,推动人员、服务、技术、管理下沉,让基层群众切实享受到健康福利。
此外,河南还健全完善基层药品联动配备使用机制,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集采中选药品,加快建设县域集中审方中心、配送中心,并提出今年县域中心药房建设率要达到50%以上,实现医共体内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上下一致。
02
“微改革”提升就医便捷性
今年2月22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线“郑小医AI就医助手”,采用“会话即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就医服务。记者在该院微信服务号下方的“患者服务”栏内找到这项服务,点开后,输入“最近睡眠不好,去医院挂哪个科室”。就医助手迅速给出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等建议。就医助手还集成了智能导诊、体检预约等基础功能。
这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持续深化“便民就医”系列微改革措施在医院的生动体现。
据介绍,河南省在“便民就医”少跑腿、优流程、提质量、强能力“四部曲”基础上,深化扩展智慧化服务,推广AI(人工智能)导诊、智能预问诊等技术,缩短患者候诊时间,完善电子病历系统与区域医疗平台对接,将智慧服务从门诊扩展至住院全流程;固化标准化流程,将“流程再造”措施纳入医院标准化操作规范,推动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流程衔接。
“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点改革,更是卫生健康系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侯红介绍,截至7月27日,该省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250家民营医院已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线上互认,累计互认3207.4万人次。
据悉,河南省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聚焦便捷看病、舒心看病、“减负”看病,改善群众就医环境;积极完善院内设施设备,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群众就医提供便利。
03
“以健康为中心”可感可及
以健康消费新模式带动新业态发展,深化体医融合;以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传承创新,争创全国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以智能医废管理助力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全链条信息化闭环管理……当前,河南省正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理念,加快推进“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河南省已启动建设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加快建设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该省重点专科患者省外转诊率明显下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居民健康素养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聚焦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河南持续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服务。侯红介绍,该省持续加强健康河南行动监测,构建立体化健康知识传播矩阵,实施百万医务人员进网格等活动,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将健康科普与诊疗康复融合,结合健康消费专项行动,通过智能设备提供健康指导服务。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直工委开展“健康大课堂”进机关,遴选省级健康科普专家组成“巡讲专家团”,持续开展“菜单式”健康巡讲。6月,豫北医学院“赴豫北地区‘救知道’应急救护实践团”,在多地展开急救科普活动……“以健康为中心”,正转化为河南省内常见的场景。(记者 李季 特约记者 刘云兵)
来源|健康报
来源:健康河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