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央政法委机关刊物《长安》杂志2025年第7期刊登《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加减乘除”工作法化解金融纠纷》文章,推介了芙蓉区人民法院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创新做法。
近日,中央政法委机关刊物《长安》杂志2025年第7期刊登《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加减乘除”工作法化解金融纠纷》文章,推介了芙蓉区人民法院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创新做法。
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立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运用“加减乘除”工作法化解金融纠纷,为金融产业稳健发展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综合治理做“加法”,织密多元解纷网络。在辖区13个街道、81个社区设立94个多元解纷工作站和调解点,构建全域覆盖的多元解纷机制。整合司法调解、律师调解、人民调解等多方调解资源,形成立体解纷网络。与仲裁机构签订多元化解金融纠纷合作备忘录,共建“诉讼+仲裁+调解”协同解纷模式。联合金融机构设立基层解纷工作站,推动纠纷高效化解。
办案时长做“减法”,提升智慧审判质效。坚持科技赋能司法,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研发“金融纠纷调立审执全链条智能化平台”,构建“智能+高效”的金融审判新模式。推行“六个一键”工作模式,实现立案、分案、排期、送达、结案、文书上网等全流程线上批量处理,推动审判要素数据化、流程智能化。平台运行后,金融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一半,法官人均结案数大幅增长。依托智能平台,实现无纸化办案、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创新运用区块链技术对电子证据进行在线核验,建立电子证据存证、取证、认证一体化机制,有效解决金融案件电子证据认定难题。
解纷合力做“乘法”,完善协同治理体系。凝聚司法、公证、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完善法治化金融治理体系。深化“公证赋强”机制,成立“金融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公证处、银行签订公证赋强合作框架协议,畅通金融债权执行通道。在信贷业务办理环节嵌入赋强公证服务,使符合条件的借款合同、信用卡协议等债权文书直接具备强制执行效力,平均回款周期缩短60%,有效减少诉讼增量,降低金融机构维权成本。强化行业协同治理,与银行业协会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定期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会商金融纠纷化解新举措,共筑金融安全“防火墙”。
金融风险做“除法”,优化司法服务效能。及时发出司法建议书,推动相关部门修订标准合同文本。创新“线上+线下”普法服务,线上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专题直播讲解,普及诉讼文书示范文本,帮助当事人快速掌握起诉、举证“通关秘籍”。线下开展“法律门诊”进社区活动,组织法官、调解员进驻社区工作站,开展“点单式”普法,重点解读金融借款、非法集资等群众关切法律知识,增强经营主体法治意识。
来源:芙蓉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