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很多人体检常犯的6个错误,可能就白检查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08 13:03 3

摘要:不少人一听说体检要空腹,第二天一早连水都不敢喝,生怕影响结果。这种做法反而可能得不偿失。空腹体检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食物对血糖、血脂等项目的干扰,但脱水会让血液浓缩,导致检查结果偏高,尤其影响肝肾功能的数据。

体检本来是为了了解身体状况、发现潜在问题,但很多人做了体检,却没真正看懂报告,也没搞清体检该怎么做。

钟南山院士提醒,体检时常见的6个错误,如果你也犯了,等于白查。真正的健康管理,不是走个过场,而是搞明白身体在说什么。

空腹≠什么都不吃,别搞错了

不少人一听说体检要空腹,第二天一早连水都不敢喝,生怕影响结果。这种做法反而可能得不偿失。空腹体检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食物对血糖、血脂等项目的干扰,但脱水会让血液浓缩,导致检查结果偏高,尤其影响肝肾功能的数据。

正确的做法是体检前8小时不吃东西,但可以适量喝点白开水,避免体液紊乱。不喝水反而容易造成血液粘稠,抽血难、数据飘,查了也是白查。

体检前两天,千万别“放飞自我”

体检前一下班就大吃大喝、熬夜、喝酒?那这次体检基本等于浪费。饮酒、油腻、熬夜等都会影响血脂肝功能血压等指标,短时间内波动大,很难看出身体的真实状态。

提前两三天保持规律饮食、清淡饮食和充足睡眠,数据才更接近平时状态。否则检查出来一堆异常,吓得自己够呛,医生一看,都知道是假阳性。

检查项目越多,不等于越靠谱

有些人觉得,花得多查得多才安心,动不动就上万元的全套套餐。但体检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针对性。不同年龄、性别、家族史、生活习惯,适合的体检项目是不同的。年轻人去查骨密度、心脏CT,不见得有意义,反而增加不必要的辐射。

盲目加项目,只会让报告更复杂,真正关键的指标反而被忽略。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只要围绕心血管健康代谢指标肝肾功能、肿瘤筛查这些核心维度,结合自身情况选查就够了。

查完不看报告,等于白做

体检结束,报告一发,有人看都不看直接扔抽屉。还有人翻了一下,看到一堆术语就放弃。其实体检最关键的一步,不是检查本身,而是“看懂”和“跟进”。

任何一个偏高或偏低的指标,都有可能是生活方式问题的信号。比如尿酸高,可能是吃肉多、喝酒多;比如血压临界,可能是运动少、体重超。不去解读、不去改,查十次也没用。

一年一次,并不适合所有人

很多人以为“每年体检一次”是金科玉律,其实这只是个大概建议。真正科学的体检频率,要看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年龄段和风险因素。比如有慢性疾病家族史的人,或是长期熬夜、压力大、缺乏锻炼的人,体检频率就该更高一些,甚至半年一次。

而一些年轻人,如果身体状况稳定,也许两年查一次也未尝不可。关键是要建立起健康档案,对比每年数据的变化趋势,而不是只看结果正不正常。

只盯着指标,却忽略了生活

体检报告并不是用来“吓人”的,而是给你改生活的“参考书”。很多人拼命查,却不肯改。查出脂肪肝,还是天天喝奶茶吃火锅;发现血糖偏高,照样天天熬夜不动。体检只是发现问题的第一步,真正能让身体变好的,是从生活里一点点调整。

饮食结构运动习惯心理状态作息规律,这些才是健康的根本。如果体检报告年年写同样的问题,那说明你只是“查”,却从来不“改”。

有些项目,其实没你想的那么重要

不少人一拿到体检报告,第一眼就去看肿瘤标志物,以为这块最关键。但这类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非常大,假阳性并不少见。比如有的指标在感冒、经期、炎症时都会偏高,根本不是肿瘤。

真正值得关注的,其实是那些“看起来普通”的项目,比如腰围空腹血糖血脂水平、血压趋势,这些才是慢性病的前哨站。别总是盯着吓人的名词,把基础的健康信号忽略了。

报告没问题,不代表你就没问题

有的人体检各项都正常,就放松警惕,吃喝玩乐继续“放飞”。但体检不是万能的,很多潜在风险是靠生活细节才能发现的。比如情绪波动大,白天困晚上醒,这种状态体检看不出来,但它可能是睡眠障碍或压力过大的信号。

还有些生活中常见的不适,比如饭后犯困、手脚冰凉、经常口干,其实反映的是代谢能力血液循环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一定能体现在报告里,但身体早就给出了提示。

你以为的“正常”,可能早就偏了

很多体检报告里写着“正常范围”,但这个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真理,它只是个参照值。比如血糖接近上限、血脂刚好不超标、体重临界超重,这些“准异常”,其实早就该引起注意。

特别是同一项指标连续几年在边缘徘徊,那就不是偶然,而是趋势。别等到真的超标了才开始后悔。健康问题往往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的惯性。

体检完该做什么,很多人都搞错了

做完体检,正确的做法不是“安心”或“焦虑”,而是“行动”。身体不是靠查出来的,而是靠养出来的。如果某项指标波动,别急着吃药,先从饮食结构运动频率上找答案。

比如血脂高,多吃高纤维食物、减少油炸食品;血压偏高,适当控制盐摄入、保持适量运动;体重上升,就得重视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身体的问题,80%都能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来调节。

健康其实就是点小事坚持做

所谓健康,不是说你能扛,而是你愿不愿意改变。有些人看似没病,其实身体早就吃不消了。反过来,有些人虽然指标不完美,但长期坚持规律作息饮食均衡适度锻炼,身体反而更稳定。

与其花大价钱体检,不如每天多走几步路、少吃几口肉、早点睡一小时。真正的健康,不靠仪器发现,而靠自己守护。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杜洁,胡晓宜. 健康体检者体检项目弃检因素及对策分析[C]//2024年中医药教育研究文章写作与投稿研讨会论文集. 2024:275-276.

[2] 曹锦晶. 认识健康体检[J]. 家庭医学(下),2022(12):6-9.

来源:纵横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