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储备九连涨,全球央行购金态势延续,金价或易涨难跌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8 15:35 1

摘要:“符合市场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5月以来国际经贸摩擦态势有所降温,避险需求弱化导致国际金价出现小幅调整,但仍处高位。7月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明会 北京报道

8月7日,央行官网披露,截至今年7月末,我国黄金储备为7396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

这也是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9个月增加,不过从环比增量来看,已连续第5个月处于低位。

“符合市场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5月以来国际经贸摩擦态势有所降温,避险需求弱化导致国际金价出现小幅调整,但仍处高位。7月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展望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央行连续第9个月增持黄金

8月7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黄金储备报7396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这也是央行自去年11月以来,连续第9个月增持黄金,但增持步伐相对放缓。

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央行黄金储备环比增加33万盎司,2025年1月至6月,这一数字分别为16万、16万、9万、7万、6万、7万盎司。

购金态势延续但节奏有所放缓,这也与全球央行购金趋势一致。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166吨,增储量同比减少21%。“尽管购金增速放缓,考虑到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将持续,全球央行购金量仍处于显著高位水平。”

同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922亿美元,比6月末下降252亿美元,降幅为0.76%。

对此,王青认为,7月末外储规模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受当月美国与多国达成贸易协议推动,7月末美元指数比6月末大幅回升3.39%,结束了此前连续5个月的下跌过程。这意味着7月我国外储中非美元资产价格下跌,是当月外储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他方面,受关税战降温影响,7月全球主要股指普遍上涨,但美债收益率上行,美债价格走低。”

王青表示,整体看,7月末我国外储中的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美元升值带来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近一段时期以来外储资产交易对外储余额变化的影响较小(2017年至2024年外储资产交易月均规模为84亿美元左右,相当于同期外储余额的0.27%),外储余额变化主要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两个因素牵动。

王青进一步表示,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都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未来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适度充裕的外储规模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也能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专家建议: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

展望未来,王青判断,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主要由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构成)中黄金的占比为7.0%,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王青表示,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出发,未来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

“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由此,王青认为,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央行增持黄金,可能是预期美元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走弱。”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对《华夏时报》记者补充道,央行增持黄金会对金价产生显著支撑作用,但央行增持黄金并非是为了黄金增值,而是为了让储备更加多元化,防止单一储备绑定主权货币造成的风险,比如,如果美元出现了大幅度贬值,那么美元储备可能会遭遇损失,此时,用黄金对冲则有利于稳定本币。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增速明显加快。过去三年来,全球央行每年新增黄金储备超千吨,远高于前十年400至500吨的年均购金水平。

今年6月中旬,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预计,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将进一步增加。同时43%的受访央行坦言,在未来12个月内其自身的黄金储备也将增加。更值得一提的是,没有受访央行认为在同一时间段内黄金储备将会下降。

调查显示,黄金在危机时期的表现、多样化投资组合的功能和对冲通胀的作用,是在未来12个月内推动黄金储备增加的关键因素。此外,作为战略资产,具有独特属性和重要作用的黄金将继续受到全球央行的重视。受访央行认为,黄金在危机时期的表现、作为储值手段的功能,及其作为有效的多元化投资工具的重要作用,仍是央行配置黄金资产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大多数受访央行(73%)认为,未来五年美元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将适度或大幅下降,而欧元、人民币等其他币种以及黄金在资产配置中的份额将有所增加。

市场也印证了这一点。今年以来,黄金依然表现亮眼。截至8月8日记者发稿前,伦敦金年内涨幅逼近30%,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增幅。

而素有“黄金空头”之称的花旗也在今年8月初突然转向看涨,大幅上调未来三个月金价预测至每盎司3500美元,目标区间调整为3300至3600美元。

不过,展望后市,亦有专家担心金价回落风险。盘和林认为,后续金价总体态势是冲高回落,如今金价还有向上动能,原因是美国经济以及特朗普关税等风险因素会对全球经济和美元估值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冲击。“当然,现阶段金价处在高位,所以,待冲高到某个位置,金价最终还是要回落的。”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