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数据分析,最需要掌握哪三个核心技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8 15:40 1

摘要:领导问你:“最近活动转化率怎么样?” 你回去查了 3 个小时数据,做了 10 张图表,最后推给他一份 10 页的 PPT。 领导翻了两页,说:“你这个表我看不出来问题在哪啊?”

很多非科班转行的人,一上来就扎进工具海:买 Excel 高阶课、报 Python 数据分析班、刷 SQL 语法题……

结果真到了公司接到分析需求时,手指停在键盘上,整个人懵了:

“等等,这个问题我到底该怎么算?要用哪个指标?”

说白了,你不是工具不会用,而是——不会问对问题。

数据分析的第一步,其实跟写论文很像:先提出一个清晰的问题。

但很多转行的人上来就想“我先跑个表看看”,这就会出现一个典型误区:

领导问你:“最近活动转化率怎么样?” 你回去查了 3 个小时数据,做了 10 张图表,最后推给他一份 10 页的 PPT。 领导翻了两页,说:“你这个表我看不出来问题在哪啊?”

这时候你就尴尬了——数据很多,但核心问题没有被击中。

为什么?因为缺少数据思维。

数据分析的终极目标,是为业务决策提供依据,而不是让数字堆成一座小山。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做分析时,先用一个 PDCA 闭环来思考:

P(Plan) 明确业务问题 → 转化成可量化指标

例:用户留存低 → 我们先定义“留存率”= 次日回访用户数 / 首日用户数

D(Do) 收集数据 → 明确数据源、字段、时间区间C(Check) 验证假设 → 数据能否支持你的假设A(Act) 行动调整 → 将结论反馈到业务策略里

这样你就不是“为了做表而做表”,而是有一个闭环去推动业务。

一家电商平台的运营发现,最近的促销活动效果不如预期,用户下单少了。非科班新手的常规反应是:

“我去把最近的所有订单导出来看看。”

但有经验的分析师会先问三个问题:

具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流量没进来(曝光 ↓)?还是进来了但没点(点击率 ↓)?还是点了没买(转化率 ↓)?我需要哪些指标来验证?曝光量、点击率、下单转化率、客单价数据能从哪儿取?Web 日志、活动后台、订单数据库

最后,他会用一个简单的漏斗模型来验证假设:曝光 → 点击 → 加购 → 下单,看哪一层掉得最厉害,问题就定位了。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数据思维在工作:先找问题,再找指标,最后才动手拉数据。

多做业务复盘:参与每次活动后,自己尝试写一个“数据复盘报告”,哪怕没有人要求你交先画指标关系图再动手:在纸上画出业务流程和对应的关键指标,你会更清楚要查什么数据学习优秀案例:去看一些成熟的数据分析报告,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增长案例,体会他们是怎么把业务问题转成数据语言的

现实工作中 70% 的时间都花在清洗数据

可能你在培训班里学分析,总觉得分析师每天都在做各种酷炫的模型、画漂亮的图。但实际工作场景是:

“数据脏、格式乱、缺失多,先把这些搞干净,再说分析。”

举个简单例子,你拿到一份用户数据表:

时间字段格式不统一,有的写 2024/8/1,有的写 08-01-2024,系统直接卡壳;购买金额里混进了文字“免费”或“待定”;用户手机号字段里,有部分数据格式错误或缺失;多张表要关联,但字段命名不统一,导致 JOIN 出错;

如果不先把这些数据“洗干净”,你分析出来的结果可能是“假数据”,对业务完全没用。

Excel:数据透视表 + Power Query

适合对小规模数据做快速整理和校验Power Query 能自动化多步骤清洗,降低重复劳动

SQL:缺失值处理、去重、字符串/日期处理

能写高效查询语句,从数据库中直接筛选干净数据常用技巧:WHERE 过滤空值、TRIM 去空格、CAST 类型转换多表关联时避免数据重复,保证分析口径一致

Python(pandas):自动化批量处理

适合复杂数据清洗和批量作业支持灵活处理缺失值(fillna)、异常检测、格式转换方便做数据预处理流水线,节省手动操作时间

缺失值处理

直接删除(删行删列) vs 均值/中位数填充 vs 逻辑推断填充什么时候不能随便删,举例说明(比如用户行为日志)

异常值检测与处理

利用箱型图法识别极端值3σ原则筛查数据偏离异常值是数据录入错还是业务特殊?不能一刀切剔除

数据类型转换

字符串转时间日期(pd.to_datetime)分类变量转数值编码(哑变量处理)业务系统给了 3 张表:用户信息、订单详情、产品目录表里有空字段、重复数据,订单时间格式不统一

操作思路:

SQL 端先写脚本,过滤空手机号,统一时间格式pandas 端进一步去重,补充缺失的产品信息最后合并成一张“用户订单全表”,为后续分析做准备

这个过程体现了数据清洗的分层和协作思路,保证数据质量是分析“落地”的基石。

非科班的优势之一,就是更懂业务和沟通。但决策层、业务方往往不看你写的 SQL、Python 代码,最关心的是:

“这组数据到底说明了什么?我一眼就能看明白吗?”

可视化就是帮你把复杂的数字转成“语言”,让别人一秒get重点。

简单来说,不会做可视化,你的分析就是写给自己看的“秘籍”,没人能用。

核心技能点

主流工具选型

Power BI / Tableau:拖拽式操作,适合快速搭建企业级 Dashboard简道云:零代码平台,支持自定义表单和数据看板,适合业务部门自主构建分析工具,快速实现数据可视化和业务流程数字化Python(matplotlib、seaborn):灵活自定义图表,适合深度分析和自动化报告业务问题推荐图表类型说明

来源:IT战士不挨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