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号称造出世界最强反潜导弹,射程超我国10倍,能否成功试射?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08 18:33 1

摘要:印度这个项目叫SMART,就是超音速导弹辅助鱼雷释放系统的缩写,由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主导,从2016年左右就开始搞了,目的是想让海军的反潜能力来个大跳跃,尤其针对潜艇威胁越来越大的情况。

印度这个项目叫SMART,就是超音速导弹辅助鱼雷释放系统的缩写,由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主导,从2016年左右就开始搞了,目的是想让海军的反潜能力来个大跳跃,尤其针对潜艇威胁越来越大的情况。

先说说这个SMART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它不是单纯的导弹或鱼雷,而是套组合拳:一个超音速导弹带着轻型鱼雷飞出去,导弹射程能到650公里左右,到目标区上空就把鱼雷扔下去,鱼雷再自己游20公里去炸潜艇。

鱼雷的战部是50公斤高爆弹头,够狠的。导弹用两级固体推进器,飞起来速度超音速,能从陆基发射车或船上发射,末端用降落伞减速释放鱼雷。这设计听着聪明,能把打击范围拉长好多倍,因为传统反潜鱼雷射程也就20-50公里,超不过声纳探测极限。

印度宣传的时候总说这东西射程是世界第一,超中国10倍以上。中国的主力反潜武器比如鱼-8火箭辅助鱼雷,射程顶多50公里左右,美国的阿斯洛克也就20公里,俄罗斯的石英30公里。

印度这650公里听着是碾压,但细想其实是导弹的飞行距离加鱼雷的短程,鱼雷本身没变长。真要对比,中国有YJ-18反舰导弹,射程540公里,但那是打水面舰艇的,不是专反潜。鱼-8是2002年立项,2006年定型,装在054A护卫舰上,用拖曳声纳配合,射程虽短但实战整合好。

印度SMART是想借导弹把鱼雷送远点,但定位潜艇的难题没解决,海洋声纳有效距离也就50公里,直升机帮忙也顶多100公里,再远就锁定不住,打击精度成问题。

试射情况呢?印度DRDO从2020年开始公开测试。第一次是2020年10月5日,在奥里萨邦的阿卜杜勒·卡拉姆岛上,从陆基发射车打出去,导弹飞到最大射程和高度,鼻锥分离,鱼雷释放,降落伞打开,全过程都监测到了,算是成功。

DRDO说所有目标都达标,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还发推特夸这是反潜战的大突破。第二次测试在2021年12月13日,还是在奥迪沙的综合试验场,导弹带了鱼雷、降落伞和释放机制,全轨迹用雷达、电光系统和下游船只跟踪,没出岔子。

第三次是2024年5月1日,又在巴拉索尔的试验场,用地面筒式发射器,验证了速度控制、弹射和对称分离,导弹有精密惯性导航、电机械执行器和两级固体推进,鱼雷是先进的轻型款,带降落伞释放。

这些测试听起来顺利,但国际上不少人质疑。外国媒体说印度这东西本质是导弹背鱼雷的快递服务,鱼雷射程还是20公里,没本质领先。借导弹飞远,但没提怎么在650公里外精准找潜艇。

潜艇在海里噪音大,声纳探测有限,远距离锁定靠卫星或飞机中继,但印度海军的P-8I海神巡逻机和MH-60R直升机数量有限,整合起来不简单。

中国海军的反潜体系更成熟,结合拖曳声纳、潜艇和舰载直升机,鱼-8虽射程短但响应快。印度海军整体实力弱点多,潜艇老旧,声纳落后,SMART就算射远了,没可靠情报支持也白搭。

印度搞这个主要是盯中国海军,中国潜艇在印度洋活动增多,元级、宋级常规潜艇和商级核潜艇部署频繁,印度觉得威胁大。DRDO从2018年年度报告就提要开发远超鱼雷射程的反潜系统,范围50-650公里,用先进轻型鱼雷Shyena做载荷。

Shyena是印度自研的,声导 homing,速度33节,耐力6分钟,射程10英里左右。SMART结合了多家机构的技术,DRDL和RCI做导弹体,NSTL做鱼雷,ADRDE做减速机制,HEMRL做弹头炸药。这是陆海武器技术融合的项目,印度想自力更生,提升海军战力。

但现实骨感。印度军工项目总延误,SMART从2016年启动,到2024年才第三次测试,还没正式服役。相比中国,鱼-8早2006年就上舰,参与南海演习,2015年还公开实弹发射。

YJ-18虽不是反潜,但多平台发射,潜艇、舰艇、飞机都能用,射程540公里,末端超音速冲刺Mach 3,战部300公斤,导引用北斗和主动雷达。

中国海军的A2/AD策略更全面,反舰反潜结合,YJ-18装在052D和055驱逐舰上,威胁环大到90万平方公里。印度SMART想当游戏改变者,但缺少配套探测网,类似刻舟求剑,标了射程却忽略动态定位。

国际对比也有趣。美国VL-ASROC射程22公里,用Mk 54鱼雷,日本Type 07超音速但射程30公里,俄罗斯RPK-6从鱼雷管发射,射程有限。没人有650公里的反潜导弹,因为探测瓶颈。

美国的UUM-125海矛项目取消了,就是类似概念,但觉得不实用。印度这东西灵感可能来自俄罗斯的91RE1或美国旧项目,但范围远超。批评者说印度宣传过头,实际效能待考,海洋环境复杂,导弹飞650公里,潜艇早跑了。

印度计划把SMART装船或沿海电池用,双向数据链连巡逻机或船载系统,中途修正。但要真发挥,得扩建反潜网,买更多P-8I和MH-60R。

中国海军在南海和印度洋布局强,潜艇安静,鱼-8和YJ-18结合,防空反潜一体。印度海军得补课,潜艇部队弱,维克兰特航母刚服役,反潜直升机少。SMART测试成功是步子,但离世界最强远着呢。

总的说,这个标题有点夸张。印度试射成功了三次,但射程超10倍是导弹加持的结果,不是鱼雷本事。能否实战牛逼,得看整合。印度军工进步值得肯定,但别忽略局限。中国反潜体系稳扎稳打,不靠单件神器。军备竞赛就这样,谁也别小看谁,得看整体实力。

印度想在印太地区平衡中国影响力,SMART是本土化努力一部分。DRDO领导如G. Satheesh Reddy推动多项目,包括弹道导弹防御和反卫星测试。但印度项目总超支延期,SMART还没量产。

相比,中国从鱼-8到潜在新系统,技术迭代快,工业链完整。反潜战关键是情报和响应,不是纯射程。印度若不补短板,SMART就成摆设。

来源:罗马博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