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我跑去朋友家玩,一进门就被他书桌上的那幅书法作品给吸引住了。心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挑战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认出上面的字。结果,第一个字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愣是没认出来。我瞪大眼睛,一字一顿地往下看,结果一直到最后一个字,我都是一脸懵。不过,虽然字
那天,我跑去朋友家玩,一进门就被他书桌上的那幅书法作品给吸引住了。心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挑战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认出上面的字。结果,第一个字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愣是没认出来。我瞪大眼睛,一字一顿地往下看,结果一直到最后一个字,我都是一脸懵。不过,虽然字没认出来几个,但我好歹看出左边的字应该是和抗美援朝有关的题词。
说实话,我这人平时对书法也算有点兴趣,但这次是真栽了跟头。不过,话说回来,那幅作品看起来确实挺有格调,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字迹大气磅礴,仿佛能从中感受到一股恢宏的气势,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作品虽然只有短短的12个字,但分成了四列来写,每一列的字数都不一样,这样一来,整个作品就显得参差错落,起伏有致,看起来特别有味道。而且,字与字之间、列与列之间的距离都处理得十分舒朗,尤其是行距,那叫一个宽敞,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那种对比的张力。
要说这幅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那还得是笔法。每一个字都写得方方正正,笔直有力,简直就像是用尺子画出来的一样。这种方笔的运用,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每一个字都写得那么有变化,让人看了就觉得新鲜。
我以前看过不少魏碑作品,它们大多给人一种方扁的感觉,但这幅作品里的字,却偏偏写得高大挺拔,真是别具一格。这种书写形式,无疑又增加了作品的对比度和起伏感,让人越看越有味道。
就拿那个“给”字来说吧,写得真是太有个性了。整个字看起来高大威猛,上面的部分就像是左右结构一样,左边的一大块显得特别壮实,而右边的一小块则显得特别小巧,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尤其是最后那四点水,写得那叫一个流畅自然,就像是小溪里的水一样,潺潺流过,最后的那个回带,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感觉特别有质感,有视觉冲击力。
再说说最后一个字吧,也是相当有特色的。尤其是那个主笔竖,写得那叫一个长,简直就像是一根擎天柱一样,挺拔有力。起笔的时候,还有一个重重的按顿,特别显眼。行笔的过程中,也是稳稳当当的,一点都不含糊。不过,到了收笔的时候,却又变得十分干练利落,就像是快刀斩乱麻一样。
说实话,看完这幅作品,我真是打心底里佩服。虽然我一个字也没认出来,但那种书写的气势和韵味,却是让我深深着迷。这次去朋友家玩,虽然没认出几个字来,但收获却是满满的。我不仅欣赏到了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还感受到了书法的独特魅力。看来,以后我还得多学学书法,争取也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字来。
当然啦,我也知道自己这水平,跟那些书法大师比起来,那简直是天壤之别。但没关系嘛,学无止境嘛。只要我肯努力,肯下功夫,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书法界的一颗小星星。到时候,说不定我也能写出一幅让人赞不绝口的书法作品呢!
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一开始的字迹,写得还是非常洒脱的,也是非常从容的,随着书写的深入,我们也能够看到,后面的字迹,明显的变化,并且也将情感融入了其中,这种激动场景,相信,也是一种历历在目的表现。
而“人”字的书写,就表现出一种非常含蓄的特点,不仅小巧,而且非常内敛,撇笔看似硬朗,始终,也有一种柔性之感,而捺笔,在书写上,没有放得开,从这个字上,就可以感受到伟人的情感已经到了一种悲痛的极点。
尤其是文中的一个字,写得非常开阔,一开笔,就有一种大开大合,高低错落的境界感,形成了一种参差之状态,更加突出了一种自由的感觉,不知道你看到这个字后,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这个字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感,也是非常突出的,还流露出一种飞白现象,尤其是最后的收笔上,还有一种轻盈之感,变得略有含蓄之意。
尤其是这字的书写,就已经有一种非常抖动的感觉了,相信,这里伟人的情感也到了一定的新高峰,我们甚至都能够想象出那种场景。
来源:书画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