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中带血未重视,竟因大咯血丧命,背后隐藏3大肺部根源尽早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09 09:29 2

摘要:“我常年痰中带着血丝,反复检查却找不到明确病因,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在直播间评论区里,“痰中带血”成为高频词,许多深受其扰的患者朋友倾诉着共同的困惑与不安。

“我常年痰中带着血丝,反复检查却找不到明确病因,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在直播间评论区里,“痰中带血”成为高频词,许多深受其扰的患者朋友倾诉着共同的困惑与不安。

△《看呼吸》直播间评论区截图

那么,发现痰中带血时究竟该怎么办?这属于医生常说的“咯血”范畴吗?是否必须立刻就医?在《看呼吸》近日推出的直播节目“遇到咯血,我们该怎么做?”中,呼吸科专家们给出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曾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肺癌患者,一开始只是偶尔发现痰液中有几缕血丝,当时并未重视,自行服用了一些常见的止血药物试图缓解。初期似乎有些效果,但好景不长,痰中的血量逐渐增多,直到某天,他在家中毫无征兆地发生了剧烈的、无法控制的大咯血。”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日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翟振国教授,讲述了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例子。

“据其家人描述,这位患者用矿泉水瓶接吐出的鲜血,短短时间内竟积攒了将近半瓶,这意味着一次性咯血量接近200毫升。家人惊慌失措,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遗憾的是,就在送往急诊的途中,患者突然意识丧失,抵达医院时一切已为时太晚,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患者终究没能挺过来。”

“一旦肿瘤组织侵蚀、破坏了重要的肺部血管,就可能引发难以控制的大咯血,这正是此类肺癌患者死亡的一个极其重要且凶险的原因。这位患者的悲剧本有希望避免,关键在于对持续或加重的痰中带血等早期警示信号的及时识别和专业干预。”

江汉大学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承红教授告诉我们,咯血通常是指我们的喉以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然后经过口腔“咯”出。为什么叫“咯”呢?因为它是通过咳的方式出来的,少量的咯血有时候仅仅只表现为痰中带血甚至是痰中带血丝,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而当出现大咯血时,可见血液从口、鼻涌出来,也是通过咳的方式,而大咯血常可以阻塞呼吸道,容易造成窒息而死亡。

明确了痰中带血、痰中带血丝属于少量的咯血,那么,到底哪些疾病会引发咯血呢?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发久教授提醒大家,在导致咯血的众多肺部疾病中,感染性疾病高居首位,其中,支气管扩张症是感染性咯血第一位的病因。

“支气管扩张的本质是支气管壁的持久性、不可逆性损伤和扩张,这种结构破坏使局部血管变得异常脆弱,极易破裂出血。支气管扩张的诱因复杂多样,包括童年时期经历的麻疹、百日咳或者重症肺炎等严重下呼吸道感染,这些感染可能破坏正在发育的肺组织,为日后支气管扩张埋下隐患。还有肺部感染的后遗症,例如肺结核,即使临床治愈,遗留的肺组织纤维化瘢痕也可能牵拉、扭曲邻近的支气管,形成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不过,感染性咯血的根源远不止于支气管扩张本身的结构问题,各类慢性或难以控制的肺部感染也可能导致感染性咯血,比如细菌性肺炎、活动性肺结核、侵袭性真菌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等。这些感染导致咯血的核心机制在于炎症对血管的侵蚀,感染初期,患者可能仅仅表现为发热、咳嗽等典型感染症状,但如果感染迁延不愈或者治疗无效,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像‘腐蚀剂’一般,逐渐破坏邻近支气管或肺组织的血管壁。当炎症侵蚀达到一定程度,导致血管壁坏死、糜烂甚至破裂时,便会引发咯血,出血量可从痰中带血丝到危及生命的大咯血不等。”

“肿瘤性疾病是导致咯血的第二大原因,无论是原发性肺癌,还是其他部位转移至肺部的恶性肿瘤。随着肿瘤不断增殖、扩散,癌细胞会直接侵犯、破坏邻近的肺组织及其丰富的血管网络。引发血液渗漏或者血管破裂,从而表现为痰中带血丝、血痰,甚至是大咯血。”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黄强教授讲道。

“第三大类咯血根源则在于肺血管本身的病变,即各种类型的肺血管畸形。这些先天或后天形成的畸形血管,其结构往往异常脆弱、血管壁发育不良、薄弱,一旦发生破裂,也会引发突发的、可能危及生命的大咯血。”

“咯血病因不止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左心衰、二尖瓣狭窄等循环系统疾病,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等,血液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气道异物等也可能会导致咯血。”

“不论是痰中带少量血的患者,还是大咯血患者,都不要拖延,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心肺听诊、血压测量等体格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痰液检查等实验室检查,胸部 X 线摄片、胸部 CT、心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以便下一步针对性地治疗和预防大咯血。”

来源:看呼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