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吉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峰涉嫌职务犯罪案一审开庭,该公司中层副职以上党员领导干部27人在庭审现场旁听。按照省纪委监委要求,该公司随后召开警示教育暨党委理论学习(扩大)会议,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严守纪律红线。
日前,吉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峰涉嫌职务犯罪案一审开庭,该公司中层副职以上党员领导干部27人在庭审现场旁听。按照省纪委监委要求,该公司随后召开警示教育暨党委理论学习(扩大)会议,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严守纪律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警示教育,抓好以案促学、以案说纪,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不想腐方面,还有很多人思想防线不牢,必须继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警示教育。今年以来,吉林省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运用由风及腐案例、深化分层分类警示教育,推动党员干部清醒认识违纪违法的沉重代价,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
警钟长鸣,引导党员干部抵制歪风邪气
“这帮朋友以感情交往的方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我推到悬崖下”“做了一辈子会计,最宝贵的一笔账没算透”……5月28日,吉林省警示教育会议召开,首先播放了警示教育专题片。一句句“迷途之悔”久久回荡,让全省各会场近7400名党员领导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该警示教育片选取了1起省直部门处级干部吃拿卡要、3起省管干部以权谋私和4起县级党政“一把手”腐败案件进行剖析,深刻揭露其越规逾矩、由风及腐的过程,阐述违纪违法行为对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
深入挖掘风腐一体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是吉林省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省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此次会议由省委召开,对以案为鉴、促改促治工作进行部署,为全省党员干部立规明矩,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省纪委监委连续8年协助省委召开全省警示教育会议,制作多部警示教育专题片,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
会议通报了党的二十大以来全省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7个方面突出问题、29起典型案例,阐述主要行为表现,揭示严重后果,提出教训启示,推动党员干部把“眼里警示”转化为“心底敬畏”。
“要深刻汲取反面典型的沉痛教训,从严检身正己,勤扫‘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与会同志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引以为戒,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会后,吉林省纪委监委下发通知,督促各级党委(党组)通过召开警示教育会、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提升教育感染力、渗透力。在持续警示震慑和政策感召下,会后一周内有4人主动投案,上半年全省共有240名党员干部主动投案。
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动深化分层分类警示教育
“身边人”“身边案”更具有贴近性,也更能发挥警示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4月29日,吉林省纪委监委运用延边州委原常委,州政府原党组副书记、副州长苏景华涉嫌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90名与苏景华同级别或共事过的延边州党员领导干部观看庭审直播。
上午9时30分,随着法槌重重落下,苏景华案正式开庭审理。从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到法庭举证质证,从法庭辩论到被告人忏悔陈述,庭审揭示了苏景华一步步突破“底线”、跨越“红线”,滑向腐败深渊的过程。苏景华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等案件细节被逐一还原,现场气氛凝重。
“我错了,我错了,我错了,对不起党和组织的培养,辜负了大家的期望,我认罪悔罪……”苏景华用连续三个“我错了”开始法庭最后陈述。汪清县一名领导干部表示,看到曾经的同事站在被告席上,受到巨大的冲击和震撼,切身体会到违纪违法的严重后果和惨痛代价。
庭审结束后,延边州组织受教育对象开展交流研讨,撰写心得体会,进一步扩大教育覆盖面和警示警醒效果。
吉林省纪委监委把警示教育“课堂”搬到庭审现场,根据涉案人员类别和案件性质定向释法明规、量身示范施教,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身边案”警醒“身边人”。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有800余人在庭审现场接受警示教育。
选取不同领域、层级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典型案例制作警示教育专题片、举办廉政教育展、发放《忏悔录》,是该省纪检监察机关精准施教的有效方法。吉林省纪委监委以“定制式”教育组织参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主题展览,区分不同领域、系统、层级、地区党员干部,每场参观、讲解都是专门定制的内容。四平市纪委监委先后聚焦政法系统、黑土地保护、营商环境等持续更新展览主题,开展分领域警示教育。松原市纪委监委今年升级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展厅,更新140个案例,按类别、层级、县域进行布局。
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促进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这种模式更新颖,参与性和互动性也更强。角色代入的过程更能让我深刻认识到违纪违法行为对个人、家庭的危害。”近日,白城市纪委监委面向年轻干部开展案例教育。该市纪委监委第十三监督检查室以查处的典型案例为原型,创作编排情景剧本,将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诱惑和需要警惕的问题融入剧情,让参与者从“局外人”变成“剧中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警示教育更加直观生动、贴近生活,教育效果就更能直抵人心。吉林省纪检监察机关打破时空限制将教育“搬”到网上,与融媒体充分结合。
6月下旬,吉林省纪委监委组织开展的“廉洁吉林·纪法同行”2025年度全面从严治党知识答题活动,在党员干部中掀起学习纪法知识的热潮。长春市纪委监委将近年来查办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采用“案例+讲解”形式拍摄系列视频,提醒党员干部注意小事小节,严守纪律红线。通化市纪委监委在微信公众号搭建纪法微课堂,推送纪法知识300余期。
在不断拓宽教育渠道和载体、创新教育手段的同时,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将警示教育与纪律教育、廉洁文化建设贯通衔接,开展常态化教育。
家风不正、治家不严往往成为领导干部走向违纪违法的重要诱因。吉林省纪委监委先后4次组织开展省管干部家属廉政教育活动,选取家风不正、贻害家人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敲响“一人不廉,全家难圆”的警钟。吉林市纪委监委将第二季度作为“家风育廉季”,综合运用各类载体开展教育活动。白山市纪委监委打造廉洁家风馆,将家风教育和警示教育融合,警醒干部及家属廉以持家。梅河新区纪检监察工委(梅河口市纪委监委)开展清廉家风人人讲活动,不断涵养清廉家风。
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推动营造崇廉拒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省纪委监委在“廉洁吉林”微信公众号展播“浪淘沙杯”吉林省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优秀作品,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开办吉林省新时代廉洁文化微短剧征集展播等活动。辽源市纪委监委打造“廉洁文化主题车厢”,把公交车变成流动的廉洁文化宣传窗口。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构建集东北抗联遗址、历史文物古迹、党风廉政建设展等为一体的廉洁文化矩阵,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廉洁基因。(李金航)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