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丨缤纷暑假好“趣”处,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9 12:05 3

摘要:连日来,南宁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未成年人系列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全市中小学生暑期生活,拓展未成年人暑期活动平台,让未成年人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有益、快乐”的暑假。

连日来,南宁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未成年人系列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全市中小学生暑期生活,拓展未成年人暑期活动平台,让未成年人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有益、快乐”的暑假。

兴宁区

7月31日,兴宁区在五塘镇王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2025年“七彩暑期 筑梦未来”亲子阅读活动。

活动现场,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周红梅老师为王竹村的家长和孩子们推荐并讲述了少儿图画书《我和爸爸逛巴扎》,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展现了新疆当地独特的市集文化、人文风情,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仿若身临其境。

活动期间,老师鼓励孩子们将阅读习惯延续到日常生活中,并以有奖问答的方式,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点的记忆。孩子们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有奖问答,现场气氛热闹活跃,掌声不断,欢声笑语中展现了阅读带来的思想碰撞与成长,不仅锻炼了孩子们表达能力,更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深层乐趣。

江南区

7月31日,江南区“红色记忆 暑期同行”文明实践进社区活动在江南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行。该活动由江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关工委、文明办、退役军人事务局、沙井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贤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加强暑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本次活动邀请了担任班中射手、“高巴岭五勇士”之一的吴和俊老英雄进行宣讲。吴和俊通过讲述他义无反顾冲上战场,与战友默契配合,争分夺秒占领主峰,捍卫阵地的故事,为在场青少年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活动还设置了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有奖问答环节,青少年踊跃抢答,学习先进文明理念,让移风易俗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深入人心。

随后,吴和俊等三位退役军人与青少年共同制作手工火炬以贺八一建军节。孩子们用手中的材料创造出一个个承载着爱国热情的火炬,进一步感悟革命精神。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实际行动爱党爱国,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西乡塘区

8月7日,西乡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安吉街道秀安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以“秋韵启智育童心 法护成长倡文明”为主题的暑期关爱未成年人文明实践活动。

活动以“秋日印记·文明启蒙”环节拉开帷幕。每个孩子收到一枚印有秋日诗词或文明行为标语的手工秋叶书签,如“文明交通:红灯停绿灯行”“文明助人:主动帮邻里”等,潜移默化地传递着文明理念。在“秋收画卷”上,孩子们按下彩色手印,主持人借此讲解“文明行为如秋日果实,需要用心培育”,将“收获成长+文明素养”的寓意深植孩子们心中。随后,主持人以立秋谚语为引子,简要介绍了南宁市“六大文明行动”的相关内容,现场气氛热烈。

在“秋声漫卷·文明抒怀”环节,孩子们分享经典诗文,感受秋韵与文明。在枫叶形卡片上,孩子们写下秋日寄语和文明行动承诺,并将卡片粘贴于“祈愿秋墙”,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明承诺景观”。该环节还开展了趣味游戏“摸秋纳吉”,让大家在欢乐中进一步强化文明意识。

“法护青禾·文明赋能”环节聚焦法治安全与心理健康。在“法律与文明知识大闯关”中,孩子们分组竞答,题目内容涉及网络安全、校园欺凌、文明交通等;在“禁毒知识趣味嘉年华”环节,孩子们通过学习禁毒知识、互动问答,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在“心灵驿站”里,孩子们学会更好地管理情绪。

最后,“秋味食养·文明共践”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为大家讲解了秋季饮食“润燥、养肺、少辛”三原则,指导孩子们健康饮食。大家一起用红豆等食材拼贴“创意秋收图”“文明家园场景”,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健康饮食理念与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将节气文化、法治安全、心理健康与文明行为规范有机融合,不仅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法治意识与文明素养,更让孩子们在文明实践中培养了多种能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增添了助力。

8月5日,华强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华强街道团工委在水街城市书房开展“共读润家风・志愿聚同心”暑期书香惠民亲子活动,辖区各族青年代表以及亲子家庭参加此次活动。

在家风故事分享环节,3组家庭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诚信立家”“勤俭持家”等故事,以真实经历与真挚情感传递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民族文化交流分享环节同样精彩纷呈,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青年志愿者依次登场,生动讲解壮族五色糯米饭的寓意、瑶族盘王节的习俗、苗族银饰的工艺等文化特色,让在场家庭近距离感受多民族文化魅力,增进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亲子阅读环节中,孩子们现场挑选心仪书籍,与家长围坐共读,志愿者引导家庭互动,家长与孩子主动分享阅读心得,沉浸在温馨的共读时光里。活动还设置了“传递书香”捐赠环节,参与者捐赠闲置书籍并登记,这些爱心图书将全部充实到水街城市书房。

福锦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策划举行“绘扇承家风·科普守家园”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一组优秀家风故事短视频引发在场家庭共鸣。从“忠厚传家久”的百年家训,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勤俭故事,生动的影像资料配合社区志愿者的讲解,让传统美德以更鲜活的方式浸润心田。

非遗漆扇制作环节,亲子家庭共同提笔绘制扇面——有的将家训文字融入山水画,有的用象征图案表现家庭故事。小小漆扇不仅承载着非遗技艺,更成为传递家风的新载体。

“童心绘扇铸同心 共谱民族团结情” 主题活动在西大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功开展。

活动伊始,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生动的图文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在大家心中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讲座上,驻社区肖律师围绕校园霸凌的界定与应对、家庭暴力预防等热点问题展开详细解读,重点阐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三大板块的核心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法律条文。

西大派出所宁警官针对学生群体容易遭遇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聚焦当前高发的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等骗局,深入剖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现场传授实用防骗技巧。漆扇制作现场充满欢声笑语。志愿者向大家介绍了漆扇的历史渊源与制作工艺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工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扇面上精心绘制图案,一把把精美的漆扇制作而成。

忠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志愿者开设了“AI绘画”小课堂。志愿者们从AI基础操作入手,耐心讲解着绘图软件的使用技巧,引导孩子们将传统民族服饰、节庆习俗等文化元素融入创作,孩子们用笔尖勾勒童真画卷、用代码渲染民族气韵。“没想到AI画画这么好玩,我要把我的画送给妈妈!”参加活动的小姑娘兴奋地说道。一幅幅新鲜出炉的画作,让民族文化在智能工具的辅助下焕发出新活力。

安宁街道林科院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广西汉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开展“叶影拾光 自然印记”植物拓染暑期青少年活动。

活动现场,社工老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讲述植物拓染的千年历史脉络,从古老的草木染工艺到现代艺术创作,深入浅出地解析植物拓染“敲拓成画”的科学原理。在动手环节,孩子们挑选出自己喜欢的植物和花朵,精心地排列布局完成构图,便拿起小木槌,有节奏地轻轻敲击植物,此起彼伏的“咚咚”声震响活动室,伴随着的是孩子们热烈的讨论声和欢乐的笑声。当植物拓印的锤声渐歇,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分享创作灵感和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横州市

连日来,横州市那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镇团委积极发挥阵地优势,组织各村(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七彩暑期 筑梦未来”暨“花乡公益课堂”暑假公益班。此次公益班先后招募了40多名青年志愿者,通过精心设置红色观影活动、警察讲安全、社工讲禁毒、军营体验课、手工制作课、阅读分享课、暑期作业辅导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公益课程,为辖区130多名青少年儿童提供暖心志愿服务。

“你看这个不好卷起来的话,我们可以借助一支笔绕一下,再慢慢捏出花朵的形状。”在全国文明村那阳镇上茶村的公益课堂上,志愿者正细心地教孩子们学习如何用扭扭棒制作特色手工茉莉花。而在室外,伴随着一声声“立正 稍息”“敬礼 礼毕”,一堂小小的军营体验课让孩子们亲身领略飒爽军姿。

“同学们,大家看看这个零食能不能吃?”在宝华村,志愿者们通过食品安全讲座,告诉孩子们什么是三无产品、如何分辨食品是否安全、怎么看合格标志等等,教会大家擦亮眼睛,选购安全放心的零食,守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在那市社区,志愿者正在手把手教孩子们编织多彩竹编,用一场指尖技艺体验课,让孩子们感受中华传统手工艺的无尽魅力,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近日,横州市石塘镇三联村委组织开展为期3天的“七彩暑假 筑梦未来” 文明实践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活动汇聚多方力量,为留守儿童送上法治教育、防溺水等安全知识。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一对一辅导。农家书屋更是成了孩子们的 “宝藏之地”,青年志愿者组织孩子们开展阅读活动,鼓励儿童分享书中的精彩片段和自己的感悟。石塘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带来了专业的眼睛防护知识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近视形成的原因、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

安全守护是此次活动的重中之重。横州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则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防溺水安全课,在现场演示环节,队员们模拟了溺水时的正确自救姿势,教孩子们如何在水中保持体力、如何向岸边呼救。法治教育和交通安全知识宣讲也让孩子们收获颇丰,石塘派出所民警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毒、反诈骗知识等相关内容,告诉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青年志愿者则用图文展示等形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认识了常见的交通信号,学会了过马路、乘车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上林县

这个夏天,上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成了孩子们学本领、展才华的“快乐大本营”。8月1日,上林县2025年“七彩暑期 筑梦未来”公益班汇报展示活动在这里欢乐举行。100名8到12岁的小学员们化身“小小艺术家”,用童声、琴弦和画笔,为这次充满温暖的暑期之旅画上了闪亮的句号。

活动从防溺水“安全课”开始。专业老师用生动的动画和互动问答,教会孩子们如何远离水域危险。“如果小伙伴落水了,我们能自己跳下去救吗?”孩子们齐声回答:“不能!要喊大人帮忙!”

安全课一过,小主播班的孩子们率先登场。一首《诗颂家风》讲述家庭里的好传统、好规矩,让人听得心里暖暖的;接着一篇《以红领巾的名义》,喊出了新时代少年人的朝气蓬勃。孩子们的朗诵字正腔圆、感情真挚,赢得了满堂彩。

会场一侧,书法班的作品摆得整整齐齐,毛笔字里的一笔一划透着孩子们的认真。有工工整整的楷书,也有笔画舒展的大字,宣纸上墨迹记录着孩子们每天的进步。绘画班这边更是热闹,场面五彩缤纷,想象力十足!孩子们笔下的“快乐假期”,“我的家乡上林”,蓝天、白云、笑脸,充满童趣。

把现场气氛点爆的是吉他班的小乐手们!《小毛驴》《小星星》《两只老虎》这些儿歌串烧一响起来,台下的大人都情不自禁跟着哼唱,乐开了怀。

上林县2025年“七彩暑期 筑梦未来”公益班由上林县文明办、上林县妇女联合会联合举办,旨在不断创新“美育浸润”的载体和手段,为乡村振兴赋能,为文化自信筑基,为人才培养蓄能。同时,还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减轻了家长负担,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七彩假期。

近日,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圆梦使者”团队再次走进上林县乔贤镇绿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50余名留守儿童带来为期一周的特色暑期课程,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

课堂上精彩不断:剪纸非遗课上,孩子们剪出各式作品,感受传统技艺之美;操场之上,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奔跑嬉戏,团队协作意识悄然萌芽;书法课上,一笔一划临摹汉字,浸润传统文化魅力;音乐课里,童谣阵阵唱出童真快乐。针对乡村儿童安全需求,团队还设计防溺水、防性侵、防震减灾等课程,通过情景模拟、知识问答植牢安全观念。

“不独自玩水!远离危险水域!”近日,大丰镇茶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专业救援队员的叮嘱回荡在课堂中。一场聚焦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活动在此开展,通过知识讲解与技能培训,为孩子们拉起暑期“安全网”。

救援队员结合真实案例,列举危险玩水行为,引导孩子认识私自下水的危害,强化“不独自玩水、远离危险水域”的意识;通过讲解与演示,教授溺水自救及互救技巧,同步宣传好家风、防性侵、防欺凌等知识,全面提升安全素养。

近日,西燕镇岜独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暑期公益兴趣培养班。此次暑期公益培养班课程精心设计了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多元化课程体系,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阅读分享、创意绘画、音乐、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寓教于乐的成长平台。

课堂里,《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回荡在教室,孩子们用清澈的童声唱响对祖国的热爱;“三国历史小课堂”上,驻村第一书记高运行以“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等经典故事为切入点,通过趣味问答让传统美德教育生动鲜活;防溺水知识讲座则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为孩子们筑起安全意识的防护墙。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