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遭 AI 仿冒带货,旧伤缠身心酸承压,官媒怒批护少年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9 13:55 2

摘要:当 "水花消失术" 的天才少女沦为商家的流量工具,当 18 岁的脚踝在训练中肿成馒头却要承受 "状态下滑" 的质疑,全红婵的真实处境,远比我们看到的更让人心疼。这次人民日报的点名批评,不仅撕开了 AI 技术滥用的遮羞布,更让我们看清:那个为国争光的小姑娘,正被

当 "水花消失术" 的天才少女沦为商家的流量工具,当 18 岁的脚踝在训练中肿成馒头却要承受 "状态下滑" 的质疑,全红婵的真实处境,远比我们看到的更让人心疼。这次人民日报的点名批评,不仅撕开了 AI 技术滥用的遮羞布,更让我们看清:那个为国争光的小姑娘,正被流量时代的无序狂欢推着走。

谁能想到,东京奥运会上三跳满分惊艳世界的全红婵,如今要面对的不是训练馆的跳台,而是直播间里真假难辨的 "AI 分身"?有网友刷到过这样的直播:屏幕上是顶着全红婵脸的主播,操着模仿她的声音喊着 "家人们买它",卖的却是连她自己都没见过的零食。更离谱的是,她哥哥正经做的助农直播,都被不法分子剪辑成 "冠军兄妹带货" 的虚假剧情,评论区里还有人真以为是她本人出镜。

"这哪是追星,分明是吸血!" 有网友气得直骂。要知道全红婵当初练跳水,是想着 "拿冠军能给妈妈治病",14 岁站在奥运领奖台上时,她瘦小的身子还裹着不太合身的队服,说最大的愿望是 "能去游乐园玩"。可夺冠后的喧嚣来得太猛,老家门口挤满了打卡的人,无人机在屋顶盘旋,连她爱吃辣条的小爱好都被商家做成噱头,这些无孔不入的消费,早超出了一个孩子的承受范围。

比流量围剿更让人心寒的,是伤病与舆论的双重夹击。熟悉跳水的都知道,10 米台的每一次跳跃,对脚踝的冲击相当于从三层楼跳下再落地。全红婵的脚踝旧伤是老毛病了,2025 年中旬她退出集训回家疗养时,有队友偷偷说:"她每次跳完都得冰敷半小时,脚踝肿得连鞋都快穿不上,却从没在镜头前喊过疼。"

可外界看不到这些。她因伤缺席比赛,就有人说 "肯定是怕输";青春期正常长了 7 厘米身高、增了 7 公斤体重,被嘲讽 "胖得跳不动了";双人项目和陈芋汐拆伙,明明是发育导致的动作同步问题,却被传成 "闹矛盾"。有网友替她委屈:"18 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凭什么要求她永远保持 14 岁的体型?运动员不是机器人啊!"

更糟的是被推上 "天赋 vs 技术" 的比较台。全红婵和陈芋汐这对 "水花姐妹",本该是互相成就的伙伴,却总被舆论架成对立面。全红婵刚火时,陈芋汐被骂 "靠家世";现在全红婵遇到瓶颈,轮到她被追着问 "是不是被超越了"。可没人记得,训练馆里她们是彼此最默契的搭档 —— 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的起跳节奏,一个动作失误另一个会立刻帮忙纠正,这种日复一日磨出来的信任,远比一次热搜上的胜负重要得多。

人民日报这次发声,虽然未必能立刻叫停所有乱象,但至少亮明了态度:世界冠军不是摇钱树,更不是技术试验品。就像网友说的:"我们爱她的水花消失术,更该爱那个会疼会累会长大的全红婵。" 她是奥运冠军,更是个刚成年的女孩,会在训练后偷偷吃零食,会因为伤病掉眼泪,会在舆论压力下偷偷给自己打气。

说到底,运动员的荣光在赛场,不在直播间;他们的价值在拼搏,不在流量。全红婵用天赋和汗水为国家赢得荣誉,我们能做的,不是把她架上神坛苛责,更不是任由资本消费她的青春。

希望下次热搜上的全红婵,是带着笑容站在领奖台上,是康复后自信地跃入泳池,而不是被虚假流量和恶意评论包围的模样。因为对为国拼搏的运动员最好的尊重,就是让他们能安心追梦,而不是在喧嚣中受伤。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

来源:最泰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