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血不背锅!真相:蚊子最爱咬的是这三类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9 15:38 3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约有72.5万人因蚊子叮咬而死亡。蚊子,堪称动物界的头号“人类杀手”,远比狮子更为凶险!

蚊子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动物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约有72.5万人因蚊子叮咬而死亡。蚊子,堪称动物界的头号“人类杀手”,远比狮子更为凶险!

国内共有370余种蚊子

蚊子的演化历史可追溯到恐龙时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距今约1.3亿年前的黎巴嫩琥珀中,发现了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迄今为止,全球已记录的蚊子有3500余种,可以适应沼泽、森林、沙漠、北极地区和城市等多种环境。

中国目前已发现370余种蚊子,其中能吸人血并传播疾病的蚊虫只有十几种。最常见的包括中华按蚊、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

从卵到蚊最快7天

蚊子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卵、幼虫(孑孓)、蛹和成虫,前三个阶段必须在有水源的地方完成,成虫后则不再受水源限制。

蚊卵在夏天通常经1~2天孵出幼虫,幼虫经约5~7天发育,蜕皮4次变为蛹。蚊蛹的抵抗力较强,只要保持一定的湿润,就能发育羽化为成蚊。在适宜条件下,自卵发育到成蚊所需时间约7~15天。

雄蚊的寿命一般为14~24天,雌蚊寿命一般为37~74天。雌蚊一生可产卵6~8次,每次200~300粒

有研究数据表明,30只蚊子只需要十几天就能完成两代繁殖,将家族扩大到3800只蚊子。

作为一种变温动物,蚊子的生长和活动完全依赖于外界的气候。一般来说,每年5月至10月都是蚊子肆虐的季节,活跃高峰期大致在6月至9月蚊子适应温度范围很广,通常在10°C~40°C之间,但适应不意味着完全不怕高温。

3层楼内蚊子最多

蚊子属于近地生物,主要在6层楼以下的区域内活动特别是3层楼以下蚊子出现得最多,其飞行范围一般在孳生地50~100米。也不排除一些“聪明”的蚊子会搭乘交通工具或者附着在一些花草器物上面,那么随着移动,或者顺风,也可以传播到很远的范围。

这也意味着,家里出现的蚊子有很大概率来自周边的孳生地。要想家里没有蚊虫孳生,清理掉身边的“蚊窝”至关重要。

不同蚊子“轮班”时间不同

伊蚊的活动高峰通常出现在早晨日出前1~2小时和傍晚日落前2~3小时,日落前叮咬吸血的活动比日出前更为频繁。

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多在夜间活动,是典型的“夜猫子”:中华按蚊的活动高峰期在晚上7-10点和凌晨5-6点,致倦库蚊则在晚上7-10点和凌晨2-4点。由于它们喜欢待在家里,也被称为“家蚊”,睡觉时耳边嗡嗡不停的通常是这两种。

什么样的人最招蚊子?

很多人认为O型血的人容易招蚊子,但实际上,蚊子咬人不挑血型,目前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可以证明,蚊子有选择血型和鉴别血液味道的本事。

有确切研究结果的是,蚊子有很多感受器,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和热量感受器。“招蚊体质”有一些共同特点,符合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就较为容易被蚊子“盯上”。

二氧化碳呼出多的人

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并非立即与空气混合,而是暂时形成团状气流,当蚊子捕捉到比空气浓度更高的二氧化碳时,就会被吸引过来。新陈代谢旺盛的人群,如孕妇、儿童、运动者、较胖人群释放的二氧化碳更多,相当于向蚊子发送了精准定位。

爱出汗的人

人体皮肤上存在各种细菌,当汗液与其接触后,细菌会分解汗液中的氨基酸,产生有酸臭味的化合物,对蚊子特别有吸引力。

穿深色衣服的人

蚊子只能看到距离眼前10米左右的物体,视力较差。而深色衣物在蚊子眼中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反差,成为显眼的“靶心”。

蚊媒传染病达80余种

蚊子本身并不会产生病原体,而是病原体的“搬运工”。据了解,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多达80余种,如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病等,主要通过“患者→蚊子→其他人”的途径传播。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雄蚊完全以花蜜为食,对人类无害;只有雌蚊会吸血。吸饱血的雌蚊一般需要几天时间完全消化血液,满足发育产卵的需要后,会寻找机会再次吸血。但有的蚊子如白纹伊蚊比较凶猛,雌蚊吸血时受到干扰会飞离,更换宿主再次吸血,而且吸完血后在消化的过程中,还可以边消化边叮咬边吸血,有多重吸血习性,一些病原体正是借助这一过程实现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一种病原体只能在特定种类的蚊子体内发育成熟、并具有传播性。比如,登革热病毒只能由伊蚊传播,如果被库蚊或按蚊吸入体内,则无法传播。

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治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名称源自非洲土语,意为“弯脊之痛”,形容患者因关节剧痛弯腰蜷缩的姿态。

近年来,全球基孔肯雅热疫情主要发生在巴西、阿根廷等美洲国家,部分发生在非洲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7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发出警报: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

基孔肯雅热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病程1~2周后可自行恢复。但少数人群可能出现并发症,如长期关节疼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心肌炎、脑炎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所有年龄人群均易感,但新生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

来源:美好盐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