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上海和武汉两个城市曾经在城市名字前面冠以“大”字,“大武汉”以及“大汉口”曾经声名远播。武汉之所以赢得“大武汉”之美誉,是因为武汉市曾经举足轻重的工业。工业遗产对武汉市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工业是武汉市的代表作,工业成就了“大武汉”的金
【编者按】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上海和武汉两个城市曾经在城市名字前面冠以“大”字,“大武汉”以及“大汉口”曾经声名远播。武汉之所以赢得“大武汉”之美誉,是因为武汉市曾经举足轻重的工业。工业遗产对武汉市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工业是武汉市的代表作,工业成就了“大武汉”的金字招牌。然而,随着城市更新的快速推进,一处处经典的工业建筑被拆除,一座座具有保护价值的工业厂房被夷平,武汉市的大工业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历史正在离我们远去,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记忆正在离我们远去。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记得“大武汉”曾经如此辉煌的历史吗?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到哪里去找寻历史上的“大武汉”的踪迹?
——周国献
位于唐家巷15号的硚口织布厂大门(周国献2017年8月拍摄)
武汉织布业主要是色织布业,据《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记载,1904年,汉口程雪门兄弟在武昌投资1000两银子,开设华生昌布厂,有织机70台,以生产电光绸布为主,是武汉市最早的色织布厂。
位于唐家巷15号的硚口织布厂(周国献2017年8月拍摄)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投资3万两银子,在武昌设立手工善技场,有布机200台,工人500人。1915年易名为模范公信布厂,资本总额达10万银两,织机500台,工人1300人。
同年设立劝工院(又称勤工院),后称贫民大工厂,属官督商办工厂,有木织布机100台。硚口区长堤街义烈巷附近就有勤工院宿舍。
解放后,武汉织布业发展很快。
1957年底,武汉织布业已拥有3家国营工厂、12家公私合营厂、39个生产合作社,全行业职工总人数达到7500人。
1958年“大跃进”时期,将大部分织布生产合作社和公私合营厂合并为10家全民所有制工厂。
后经60年代初的调整,到1962年底,武汉织布业仅有鸿兴布厂、友好布厂、硚口织布厂、国光织布厂、先锋织布厂、武汉帆布厂等6家织布厂坚持生产,且开工不足。
硚口织布厂位于武汉市硚口区唐家巷15号,1951年由20多家私营小厂合并而成,隶属中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1956年移交地方经营,改现名。故一般认为硚口织布厂是1956年建立的。
位于唐家巷15号的硚口织布厂出租作仓库(周国献2017年8月拍摄)
1985年,硚口织布厂共有职工1071人,固定资产原值666万元,总产值582.3万元,主打产品是彩格被面。其中汽车牌44提格提花被单布畅销国内市场,45新格绒、47色织坚固呢远销香港、美国、南朝鲜,广受好评。
2017年8月作者前往拍摄时,硚口织布厂早已停产,厂房出租作仓库。
在唐家巷15号隔壁的汉中西路108号是硚口织布厂的机修车间,简称硚织机修,也出租作仓库。
位于汉中西路108号的硚织机修大门(周国献2017年8月拍摄)
位于汉中西路108号的硚织机修(周国献2017年8月拍摄)
位于汉中西路108号的硚织机修出租作仓库(周国献2017年8月拍摄)
位于汉正街145号的建筑群也属于硚口织布厂,二楼外墙的五角星红旗图案颇为醒目。
位于汉正街145号的硚口织布厂(周国献2018年5月拍摄)
.
.
([心][心][心]说明:此贴为重新整理发布,2018年6月10日原贴手机端已不可见。)
.
武汉市的工业遗产保护状况是中国诸多工业城市的一个缩影。正如以色列摄影家纳达瓦·坎德(Nadav Kander)在接受关于他的长江摄影专题的专访时所说:“在经历一段拍摄后,我逐渐感受到这个国家所面临的矛盾和困惑,当它以惊人的速度飞跃时,也在不断毁坏着自己的根基。”城市急切地想要发展,却忽视了历史传承,忽视了城市的个性,迷失了自我。
在城市急速发展的关口,为一个城市的工业遗产留存影像记录迫在眉睫。我从2008年开始关注并拍摄武汉工业遗产保护题材,2014年定下摄影专题的题目《大武汉》,并开始有计划地重点拍摄武汉工业遗产,共拍摄了涵盖清末、民初和解放初期的三百多处武汉市老工业旧址。
项目初期,以宽幅接片方式拍摄老工业旧址废墟为主,通过比较一致的摄影语言去呈现这些城市发展中的疤痕和印记,强化“大武汉”的悲壮感;后来扩展到事无巨细对武汉市和湖北省各地市现有工业遗产的抢救性记录。
回望过去,让我们看清来时的路。我无力阻挡城市改造的步伐,但我至少可以用我的镜头记录下这一切,为日后寻回失去的城市影像和情感记忆提供参照。
——周国献
.
特别声明:
1.本头条号“黑镜头”发布的图片,除非特别注明,均为周国献原创作品,转载请勿声明原创,并请注明出处及保留作者姓名,否则视为侵权。
2.“大武汉系列”中偶尔会在各种志书等资料中翻拍部分老照片,因原刊载老照片的书籍大多没有注明照片作者,在头条文章里只能注明图片来源是哪一本书籍,无法为原作者署名,敬请谅解!若有异议,请随时通过留言等途径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
1.安装今日头条App(已安装的请忽略);
2.打开今日头条App,或者通过分享的“黑镜头”头条文章进入今日头条App。
然后,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关注“黑镜头”头条号:
(2)方法二:在今日头条首页搜索栏键入“黑镜头”,点搜索按钮,再点菜单栏中的“用户”选项,找到“黑镜头”头条号用户(昵称存在同名情况),认准如下“黑镜头”LOGO,再点关注。
谢谢大家!
.
来源:黑镜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