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锋的AI困局:亲手养大的用户,为啥都跑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9 21:53 3

摘要:最近刷到DeepSeek官网的招聘页,差点没认出来——这个曾经扬言"只做技术不搞流量"的AI公司,居然在疯招产品经理和客服。想起创始人梁文锋三个月前还在说"不关心下载量",现在数据却狠狠打脸:App下载量从8100万跌到2200万,用户跑了七成。这出反转戏码,

最近刷到DeepSeek官网的招聘页,差点没认出来——这个曾经扬言"只做技术不搞流量"的AI公司,居然在疯招产品经理和客服。想起创始人梁文锋三个月前还在说"不关心下载量",现在数据却狠狠打脸:App下载量从8100万跌到2200万,用户跑了七成。这出反转戏码,比电视剧还精彩。

故事得从去年说起。梁文锋大手一挥,把DeepSeek的核心代码全开源了。当时业内都惊了:这相当于把菜园子的种子撒得满大街都是。结果呢?五千多个第三方应用冒了出来——盲人读屏软件、作业批改工具、购物客服机器人...用户在别人的App里用着DeepSeek的技术,谁还愿意下载那个"反应慢、爱跑题"的官方App?

有个网友说得直白:"我在豆包里问数学题,三秒出答案;去DeepSeek等十秒,黄花菜都凉了。"这话戳中要害:技术厉害不等于产品好用。就像做菜,顶级厨师给了菜谱,隔壁餐馆炒出了爆款,自家厨房却连口热乎饭都端不上。

梁文锋不是不懂商业。他的算盘打得响:用开源堆技术生态,让DeepSeek成为AI界的"安卓系统"。数据确实漂亮:技术调用量涨了两倍,连国外公司都来接API。但尴尬的是,用户记住了"会改作业的AI",却忘了背后的DeepSeek。

更扎心的是竞争对手的操作。字节的豆包直接绑定"AI+教育",搞出个"豆包爱学",月活700多万;百度把模型塞进自家App,抢走近六成流失用户。反观DeepSeek,R2模型跳票两个月,被质疑"技术吃老本"。网友调侃:"开源像撒钱,撒完发现兜里没钱买米了。"

现在的DeepSeek像突然开窍的学生。官网挂出的招聘信息里,产品经理、用户体验设计师成了主角。有内部员工透露,最近开会常提"用户说加载慢""客服没人理"。这画风转变,让人想起梁文锋的"悔恨":错把牌桌当舞台,光顾着秀技术,忘了台下观众要的是爽体验。

但最难得的是,他们还在坚持开源。上周社区又冒出个用DeepSeek技术做的"方言翻译器",开发者是个云南的乡村教师。这种草根创新,或许才是梁文锋心中的理想国——技术不该被大厂垄断,而该像水一样流进千家万户。

现在的DeepSeek像站在十字路口的剑客:一手握着开源的剑,一手捡起产品的盾。有人说他们活该,有人佩服他们的固执。但对普通用户来说,谁在乎你是不是技术理想主义?我们只想要"好用"的AI。

就像我妈用智能音箱,她才不管芯片是谁家的,只要喊一声"播放邓丽君",三秒内响起来就行。DeepSeek的翻盘密码,或许就藏在这些"三秒"的细节里。至于梁文锋的"牌桌舞台论",不如改成:舞台再大,观众不买票,终究是独角戏。

来源:一路生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