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30,经停瓦德瑟(Vadso,70°04′N,29°44′E),乘客可以下船,并在港区漫步20分钟。
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瓦德瑟-希尔克内斯
-5°|1℃
1
早晨起来,漫天的浓云已经散去,海上风平浪静了。
7:30,经停瓦德瑟(Vadso,70°04′N,29°44′E),乘客可以下船,并在港区漫步20分钟。
六千多居民的瓦德瑟是挪威芬马克郡的首府。
这是一个沿海岸带状发展的多元文化社区,居民中许多人有芬兰血统。
16世纪起,渔业一直是这里的主业。
如今,这个渔村发展成了大型的货运港口。
一辆黑色的灵车,从港区经过。后面只有一辆送殡的汽车,孤零零的,显得尤为凄凉。
镇中心灰色的水泥教堂,建筑风格独特,高高矗立在一片低矮的建筑之中,鹤立鸡群。
2
9:45 轮船到达希尔克内斯(Kirkenes,69°43′N,30°03′E)。
这个三千多人的小镇位于挪威大陆的最东北端,与俄罗斯边境咫尺之遥。
我们来这里是为了踏查楚迪先生新开辟的铁矿产业——南瓦朗厄尔( 挪威语:Sør-Varanger,英语:Sydvaranger)。
入住巴伦支早餐旅馆(挪威语:Barents Frokosthotell,英语:Barents Breakfast Hotel),双床房750挪朗/天(早餐免费)。
44岁的老板托尔摩(Tormo Kaimlaines)和妻子娜迪亚(Nadia Anna)共同经营这个十几间客房的小旅馆。
16个月的女儿索菲亚和父母一起呆在旅馆里,超早期经历着家庭生意的洗礼。
入住后收拾停当,刚刚吃过午饭,艾利克(Eirik Nilsen)就来了。
他是南瓦朗厄尔铁矿的电脑工程师。遵照楚迪先生的安排,专程接我们去采访铁矿。
3
南瓦朗厄尔铁矿在希尔克内斯镇外11公里的地方,紧挨着俄罗斯边境。路上的景观,看起来像是一片片平缓的丘陵,其实,那是堆积铁矿石废渣的垃圾山。
从1866年发现铁矿床至今,南瓦朗厄尔矿开采的矿石量超过 2 亿吨,成为挪威最大的矿山。
由于靠近俄罗斯,这里的战略意义显得尤为重大。以至于这个铁矿的百年历史,竟是三起三落:
——既经历过Christian A. Anker的小本开发,也经历了德国、瑞典和挪威私人资本的大量涌入;
——既经历了二战期间德军占领时的直接运营,也经历了撤退时的严重破坏;
——既经历了“马歇尔计划”援助下的重建,也经历了挪威政府的大量投资与直接运营。
遗憾的是,由于铁矿石价格持续低迷,矿山还是于1997年被迫关闭。直至10年后楚迪集团接管。
4
到达铁矿办公楼,首先给我们换上荧光安全背心、安全帽、劳保鞋。
然后,来到一间小会议室。两位工作人员面对仅有的两位参观者一本正经地做了15分钟的专场安全教育——不是“禁止”,就是“小心”……,弄得我们好紧张。
5
楚迪集团进入南瓦朗厄尔后,已经接管了四个露天矿:Bjørnevatn, Kjellmannsåsen, Jerntoppen和Hyttemalmen。
其中,面积约2万平方米、深度约10米的Hyttemalmen采掘区,矿石的含铁量约40%。
今天整个矿坑里只有4个工人在工作。他们在使用三台工程车钻孔、埋炸药,准备明天的爆破采掘。这次爆破涉及半个矿床,总共约400多个爆破点。
阿利克告诉我,这样规模的爆破采掘平均每周一到两次。
另一个面积约1.5万平方米、深约20米的Kjellmannsåsen采掘区。显然前几天已经爆破过了,一台超大型铲车不停地在爆破碎的矿石堆里挖掘,然后装进翻斗卡车里,运到矿坑的上面。
3米多高的轮胎!这里的设备都是巨无霸。
这几个矿区可开采的矿石量至少为1.1亿吨,年产量为500万至600万吨。因此,矿山的最低寿命将在20-25年之间。需求和价格的增加将使开采额外储量成为可能,从而延长矿山的预期寿命。
6
采矿后将矿石运送到Bjørnevatn的粗碎厂,在那里用破碎系统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矿石通过一个分离废物的系统被运送到储料仓。然后,粗碎的矿石通过铁路运输到希尔克内斯的破碎厂,使用更精细的破碎机进行细碎,将生产出铁含量为67.5%的精矿。
筛选场,乌烟瘴气。
现场为数不多的工人中,几乎人人都是灰头土脸。看来,这里的粉尘不比煤矿少。
选矿厂Concentrator在公司办公楼附近。现场的工人告诉我,流水线上五台Longi牌的大型研磨机来自中国。
1910年,南瓦朗厄尔矿开采。
1997年,停止开采。
2006年,楚迪集团进入南瓦朗厄尔矿。
2009年,重启开采铁矿石精矿。
2015年,再度停止开采。
2016年,楚迪集团收购南瓦朗厄尔矿100%的股权。
2021年,楚迪集团宣布将南瓦朗厄尔矿和相关加工厂出售给美国矿业公司Tacora Resources Inc.
来源:HB镜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