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峰钻是四川安岳人,2017年,他辞去稳定工作,来到农村创业——到重庆大足区中敖镇明月村种柑橘。不过,刘峰钻的创业热情很快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因为技术不过硬,导致成本超支,果园产量不及预期,连续亏损。
青瓦白墙的农家书屋对面,柑橘园绿意盎然,80后刘峰钻穿梭其间,对着直播镜头讲解新型农业机械使用情况。
刘峰钻是四川安岳人,2017年,他辞去稳定工作,来到农村创业——到重庆大足区中敖镇明月村种柑橘。不过,刘峰钻的创业热情很快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因为技术不过硬,导致成本超支,果园产量不及预期,连续亏损。
刘峰钻开始反思自己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不停地在网上查资料,请来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的专家们现场指导,虚心学习。正好,村里的农家书屋有一些柑橘种植方面的书籍,他成了书屋的常客,还常常购买农业书籍,和同事们一起学习探讨。
边学边干,刘峰钻的柑橘园渐渐有了起色,种植面积达1300亩,逐渐扭亏为盈。同事们也渐渐养成阅读习惯,把学到的新知识付诸实践,反复摸索总结。刘峰钻爱读书的习惯也被村民知晓。
听说农家书屋需要一名管理员,刘峰钻自告奋勇:“让更多村民朋友知道读书的价值。”
如何提高大家的阅读积极性?“首先要了解村民需求,有的放矢。”刘峰钻走家串户,了解到大家对农业、法律、养生和教辅材料更感兴趣,书屋便新增了《健康指南》《法律常识》等实用书籍,书籍越来越丰富,借阅量也显著提升。
为了让知识更贴近实践,刘峰钻带领村民“到田间地头读书”,拿着《科学使用除草剂》一书,带着大伙儿在果园里辨认病虫害、针对性使用除草剂。
近年来,村民们刷短视频“上瘾”,对村里的“低头族”,刘峰钻“疏而不堵”,引导大家用手机学习知识。
“张叔,给你推荐一个视频账号,他对养鸡很在行。”
“小刘,玩手机别只顾着玩游戏呦,你看这个博主把唐诗讲得多有趣。”
…………
如今,明月村的阅读氛围更加浓厚了。村里开会时,提前到的村民总爱到旁边书屋坐坐、借本书看看。刘峰钻也获评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2023年全国“乡村阅读推广人”等荣誉。
产业发展向好,文化氛围渐浓,如何推动两者融合,促进文旅发展?刘峰钻又钻研起来。
2019年,刘峰钻在短视频平台开通“最忆小橘和朋友们”账号,把柑橘开花、挂果的过程变成文化叙事,展示乡村的四季之美。还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来果园表演竹琴、川剧变脸,让传统艺术与现代农业和谐共鸣。一条采茶戏《橘乡新韵》的短视频,单日播放量突破50万次,带动当季柑橘销售额增长40%。
柑橘园是农耕文化的重要体现,刘峰钻将其打造为研学基地,吸引城里人来认领。“游客不仅能采摘柑橘,还能在农耕博物馆体验石磨榨油,在柑橘文化长廊了解种植历史。”刘峰钻说,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村民口袋更鼓,市民脑袋更富。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中,刘峰钻的思考也越来越成熟。“产业发展起来,人扎得住,乡村文化才有根基。同时,文化振兴能反作用于人才振兴、产业振兴,要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刘峰钻说。
夜幕降临,一弯新月跃上树梢,明月村里,农家书屋的灯光与柑橘园的景观灯相映成辉,书屋里人头攒动,“读书夜话”又要开始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0日 07 版)
本报记者 刘新吾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