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肾脏,作为人体的“排毒总管”,一旦出问题,后果可不是简单的“尿不畅”。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查出肾功能异常,甚至发展成慢性肾病?是不是只有老年人才需要担心肾功能?真相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肾脏,作为人体的“排毒总管”,一旦出问题,后果可不是简单的“尿不畅”。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查出肾功能异常,甚至发展成慢性肾病?是不是只有老年人才需要担心肾功能?真相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慢性肾病患者已超过1.3亿人,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1人“肾不太行”。而在这一庞大的数据中,30岁到50岁的中青年男性竟然成了“高危群体”。肾功能衰退不再是“老年病”的专属标签,更多年轻人正在悄悄走向“肾提前退休”。
从众多临床案例来看,肾脏的早衰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爆发”,而是日复一日地被不良习惯消耗殆尽。“透支型”生活方式,是慢性肾病的“隐形杀手”。
如今网络热议的“长期熬夜=慢性自杀”背后,正是对肾功能的真实写照。2024年5月发表于《中华肾脏病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风险提升了28%。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被实打实的临床数据所佐证的现实。
熬夜、暴饮暴食、滥用保健品、长期憋尿,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习惯,其实正在加速肾脏的“折旧速度”。早期肾功能异常几乎没有明显症状,等到水肿、泡沫尿、疲劳乏力等表现出现时,往往已进入中晚期。
男性群体尤其要警惕。因为与女性相比,男性本身肾病的发生率更高,且生活中更容易忽视身体信号。2023年一项横断面调查显示,我国男性慢性肾病检出率为14.8%,显著高于女性的11.2%。这背后不仅有生理结构上的差异,更与男性在生活方式管理上的“粗放”密切相关。
肾脏不像心脏那样容易“闹情绪”,它更像一个沉默的职员,一直默默工作,直到被压垮为止。预防肾早衰,关键在于早干预、早保护。
第一要点,就是科学摄入蛋白质。很多男性为了“增肌”,会过量摄入蛋白粉或高蛋白饮食,但忽视了肾脏的负担。研究表明,长期高蛋白饮食可显著增加肾小球压力,加速肾小球硬化,尤其在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情况下更是雪上加霜。
第二要点是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糖尿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头号罪魁。有数据显示,约5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而高血压则对肾小动脉产生持续性损伤,使肾小球逐渐“失能”。定期体检、合理服药、饮食控制是保护肾脏的重要保障。
第三个关键点,就是远离“补肾陷阱”。一些中成药、保健品打着“滋补肾气”的旗号销售,但其中成分复杂、剂量不透明,反而可能对肾功能造成毒副作用。
2024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的案例显示,有保健品标称含有天然成分,实则含有肾毒性化合物,导致多例急性肾损伤。补肾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自己做主”。
第四点必须做到的,是多喝水、少憋尿。尤其是长时间开会、开车、游戏、熬夜等情境下,很多人习惯“忍一忍”,但这会导致尿液浓缩、细菌滋生,增加泌尿系统感染风险。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极容易波及肾脏,引发肾盂肾炎,久而久之演变为慢性肾损伤。
水是肾脏最好的“清洁剂”。成年人每天应保证1500-2000毫升的水摄入,分多次饮用,尤其在早晨起床和运动后及时补水,对肾脏的代谢功能有积极影响。
除了生活方式的调整,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血压、血糖,是“早发现、早治疗”的关键。尤其对高风险人群,如有家族肾病史、长期服药、肥胖、三高人群,更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近年来,医学界对肾脏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2025年《肾脏病新进展》杂志的一篇综述指出,肾脏早衰与肠道菌群失调、微炎症状态、氧化应激等机制密切相关,这也为未来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通过合理膳食、益生菌调节肠道环境,可能有助于延缓肾功能退化。
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到身体喊疼才开始重视。因为一旦进入尿毒症阶段,不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治疗成本也高昂,甚至需要终身透析或肾移植。那时候后悔就太迟了。
生活中很多看似“无伤大雅”的习惯,其实正悄悄摧毁肾脏的防线。别等到“肾喊停”时,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现在开始,每一次合理饮食、每一次准时入睡、每一次规律锻炼,都是在为肾脏“续命”。
在全民健康意识提升的当下,保护肾脏不应只是医生的呼吁,而应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特别是男性群体,更应打破“铁打的身子无须保养”的误区。只有主动改变,才有可能逆转肾功能衰退的轨迹。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本文,一起把科学健康知识传播给更多人。保护肾脏,从当下开始!
本文为健康科普内容,部分故事情节为方便理解而虚构,信息参考了权威医学资料与专业知识,但不代表个体化诊疗建议。如您有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肾脏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3,39(9):645-662.
[2]李文华,周卫红,马静.高蛋白饮食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24,32(4):215-220.
[3]王琳,张志强.睡眠时间与肾功能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4,45(6):693-697.
来源:中医传承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