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后这种病发病率高达62%!做对这4件事能帮你延缓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0 08:00 1

摘要:“世界那么大,我想到处看看”——这句流行语道出了无数人对自由行走的向往。然而,支撑我们“行万里路”的膝骨关节,却往往在无声中承受着巨大压力,不少人没走多远就感觉关节疼。

“世界那么大,我想到处看看”——这句流行语道出了无数人对自由行走的向往。然而,支撑我们“行万里路”的膝骨关节,却往往在无声中承受着巨大压力,不少人没走多远就感觉关节疼。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2025骨与关节健康科普发展大会,在大会上跟大家分享了膝关节健康与营养的一些研究进展,以及日常饮食到底该怎么吃。今天也分享给大家。

1

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它会导致疼痛、肿胀和僵硬,影响人自由活动的能力。

为什么会得骨关节炎呢?根源是磨损

想象一下我们的关节:骨骼连接处覆盖着一层光滑的 软骨,如同精密仪器的缓冲垫,防止骨头与骨头硬碰硬。

遗憾的是,这层 软骨会在时间流逝过程中逐渐发生磨损。就像鞋子或汽车轮胎一样,经年累月地使用过程也会慢慢磨损变薄。

当软骨逐渐消耗殆尽,骨头直接摩擦骨头,剧烈的疼痛便随之而来——这就是骨关节炎(OA)的核心机制。正因如此,骨关节炎也常被称为 “磨损性”疾病。

骨关节炎可影响全身整个关节,包括膝、髋、手、足等多个关节,其中膝骨关节炎(KOA)是最为常见且致残性最高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19年全球骨关节炎患者有5.28亿人,从1990年到2019年间增长了113%。 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关节炎整体发病率高达46.3%,6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62%,超过75岁者的患病率高达80%,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2

哪些危险因素会导致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的发生并非偶然,很多因素都会增加人们患骨关节炎的风险。主要有这几个:

■年龄: 时间这把“杀猪刀”,也是“磨骨刀”。数据显示,40岁人群患病率约46%,60岁以上超50%,75岁以上高达80%。可以预见,在老龄化浪潮下,骨关节炎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性别: 女性的风险高于男性,健康损失年(DALYs)也是男性的1.6倍。

■体重: 肥胖人群风险是普通人的2-3倍。体重指数(BMI)每增加5个单位,膝关节炎风险增加35%。

■损伤与环境: 关节损伤会增加骨关节炎风险,而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中也会增加骨关节的风险。 下次你妈喊你穿秋裤的时候,还是注意一下吧,这可是有科学依据的。

3

营养如何影响骨关节健康?

//超重肥胖

肥胖是营养问题,也是OA最显著的风险因素之一。肥胖会增加关节负担,超重或肥胖患者行走时膝盖所受的力量是体重的 3-4 倍。而且,肥胖人群体脂率高,肌肉质量下降,也更加难以维持骨关节健康。

//氨糖和软骨素

氨糖和软骨素是维持关节软骨和滑液正常的两大重要物质。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软骨细胞内聚氨基葡萄糖合成受阻或不足,导致软骨基质软化并失去弹性,胶原纤维结构破坏,软骨表面腔隙增多使骨骼磨损及破坏。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氨基葡萄糖含量逐渐减少,软骨也会因为磨损而逐渐减少。中国骨关节诊疗指南(2024版)指出,氨基葡萄糖、软骨素可作为关节软骨保护剂。

//蛋白质

蛋白质对维持肌肉和骨骼健康都非常重要。如果人体优质蛋白摄入不足,会增加肌少症风险。而肌少症和OA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具有较高患病率且能增加彼此患病风险。

现在很多人因为担心三高而不敢吃肉,就很容易导致优质蛋白不足,就会增加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的风险。

//钙

钙,大家都不陌生,它跟骨骼健康有很大关系。

缺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而骨质疏松会导致骨骼强度下降,更容易发生骨折,也可能增加骨关节炎的风险。因此,适当补充钙质可以帮助维持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也能降低骨关节的风险。

不过,补钙虽然对骨骼健康有益,但不是治疗骨关节炎的主要方法。

//维生素D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对骨骼、牙齿和肌肉健康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补充剂可能缓解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患者的骨关节疼痛。现在年轻人防晒霜抹得一丝不苟,却忘了骨头也需要‘见光’补VD!前段时间还有个热搜,有个女孩每天防晒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结果骨质疏松了。

4

想要关节更健康,应该怎么做?

关节软骨内是没有血管组织的,它主要是由透明软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依靠关节滑液供其营养需要。由于没有血液、淋巴和神经组织,导致关节软骨缺乏自我修复能力。所以,关节软骨一旦损伤之后,基本上是无法自我修复再生的

因此,平时注意做好骨关节的健康养护,就十分重要。建议大家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01

体重管理:首要防线

首先要注意维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肥胖。将自己的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24之间。男性腰围不超过85cm,女性腰围不超过80cm。

可以买一个体重秤、腰围尺放家里,定期监测自己的体重和腰围,时刻提醒自己。

02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

氨基葡萄糖、软骨素可作为关节软骨保护剂。轻度OA患者持续应用1500 mg氨基葡萄糖8周以上,而使用1年以上疗效更稳定。而且,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和MSM联用的效果还可以提升1.5倍。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它主要适应症是轻度OA,对关节软骨严重磨损的终末期OA疗效不佳。

//蛋白质:肌肉与骨骼的“基石”

注意吃够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尤其是中老年人。

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普通人每天可以吃畜禽肉类 40~75 克,或是鱼虾等水产品 40~75 克,以及蛋类 25~50 克(大约一个鸡蛋),每天 300~500 克奶制品(大约 1~2 杯牛奶)。可以多种肉类换着吃,如牛羊肉、鸡鸭肉、鱼肉、贝类等,同时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易消化的白肉(如鸡、鱼、虾等),少吃一些猪肉羊肉牛肉等红肉和肥肉。

//钙与维生素D:骨骼健康的“黄金搭档”

奶和奶制品是补钙的最佳选择。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的建议,成年人的奶和奶制品每日推荐量为 300~500 g。目前我国人均奶制品消费量不到50克/天,只有欧美的十分之一。

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最有效和经济的方式。建议每天让自己裸露四肢晒 15~30 分钟(避开正午强光),注意不要涂防晒霜、不要隔着玻璃晒,但为降低皮肤晒伤及其他皮肤疾病的风险,应尽量避免在紫外线强度高或气温较高的时段日晒。如果户外晒太阳时间不够,也可以适当吃点维生素 D 补充剂,每天吃 400IU 通常都是很安全的。

03

科学三减:骨关节健康需重点关注减盐减油。

//盐(钠): 国人日均摄入高达9.3克,而推荐量是不超过5克/天。而过量盐摄入增加钙流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进而也会增加骨关节风险

建议少吃腌制食品,平时做菜用限盐勺督促自己控制食盐用量。

//: 中国居民平均每人烹调油摄入量为43.2克/天,而推荐范围是25-30克,超得情况比较严重。而且,脂肪的能量密度高,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热量,是同等重量碳水化合物的2.25倍,直接助推肥胖,进而增加骨关节的风险。

建议首先要减少烹调油使用,目前中国居民烹调油摄入量是 43.2 克/天,超出健康范围的三分之一。同时少吃油炸食品,少吃点肥肉,少用油炸油煎等烹调方式做菜。

04

吃动平衡:激活关节的“生命力”

饮食控制与规律运动相结合,比单一方式效果更佳。久坐对关节是的损伤比跑步还大。研究显示,健身跑人群关节炎发生率仅3.5%,远低于久坐人群的10.2%。运动能增强肌肉力量,促进骨骼和关节健康;户外活动还能促进维生素D合成。

建议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或者等量的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有氧活动组合(如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2天肌肉练习,隔天一次,每次30分钟为宜。

总的来说,膝骨关节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最好要尽早关注自己的关节健康。愿大家都能拥有强健的膝盖,支撑我们自由行走,看遍世界辽阔。

来源:一盅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