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开征“对等关税”,4月3日和4日美国股市连续两天暴跌,市值蒸发近6万亿美元。特朗普6日乘坐专机返回华盛顿途中有记者问特朗普:是否存在一个令他无法承受的股市下跌临界点。特朗普回答,这一提问“非常愚蠢”,“我不希望看见任何下跌,可有时
张文木
“当你开始一场‘战争’时,你必须知道你能打赢‘战争’,你不该向一个比你强大20倍的国家开战"_澎湃新闻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开征“对等关税”,4月3日和4日美国股市连续两天暴跌,市值蒸发近6万亿美元。特朗普6日乘坐专机返回华盛顿途中有记者问特朗普:是否存在一个令他无法承受的股市下跌临界点。特朗普回答,这一提问“非常愚蠢”,“我不希望看见任何下跌,可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些问题,你不得不吃药”。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甚至称,股市没有大跌,而是“开始调整”,相信“很快”会看到更积极的迹象。特朗普的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彼得·纳瓦罗在4月6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时试图安抚美国投资者保持冷静,不要惊慌。他称,特别是对于小散户来说,“第一法则”是除非你卖掉股票,否则你不会亏钱。现在明智的策略是“不要惊慌,坚持住”。这条新闻有三个关键词,即“吃药”“调整”和小散户“不会亏钱”。问题是谁吃药、调整谁,当然是华尔街那部分寄生在高利贷上的阶级,并由此迫使股市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小户不亏钱,那谁亏钱呢?当然还是华尔街高利贷大户。这是第一步。
据披露,2019年至2021年间,保罗·佩洛西交易了价值2500万至8100万美元的股票及其他金融资产。佩洛西夫妇2021年投资回报率超过50%,远超著名投资家巴菲特同期26%的投资回报率。南希·佩洛西的个人资产从2008年的3138万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1.14亿美元。而据彭博社报道,佩洛西夫妇的投资组合预计在2024年的投资回报率为54%,这是标准普尔500指数25%涨幅的两倍多,也超过所有美国大型对冲基金。另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以8票对7票通过一项名为《佩洛西法》(PELOSI Act)的法案,该法案由共和党参议员乔什·霍利提出,旨在禁止包括国会议员、总统及副总统在内的联邦高官买卖股票和其他金融证券。《纽约邮报》称,特朗普在评论该法案时说:“南希·佩洛西是靠内幕信息发财的,她和丈夫一起发了大财,我认为这太可耻了……我确实认为应该对南希·佩洛西进行调查。”
第二步就是地缘政治索求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索求出现方向性的差异,而与19世纪的美国则有了相当程度的回归。
从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时在中国的“一鼓作气”,到2022年开始的俄乌战争中的“再而衰”,再到今天特朗普的关税新政,表明美国已进入“三而竭”阶段。如果再加上美国近期对日益高涨的中东反以力量的气急败坏和无能为力,以及美国航母在地中海被反美武装反复追炸的实事,我们可以从上面的微观结论进一步推出更加全局性的判断,这就是:今天的特朗普新政及其中的高关税政策表明,进入新时代以来中美新博弈的态势发生易位,在其间,美国从昨天的战略进攻已转入战略防御阶段。其以中国为对手的立场未变,也有所强化,但其战略收缩已渐成形势。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处在上升阶段,那时它强调的是东西扩张,在太平洋方向,其战略力量向西延伸至太平洋西岸,其海军常态化地封锁台湾海峡,牢牢控制“第一岛链”上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菲律宾一线。而今天特朗普强调南北扩张,还要求西太平洋的盟国向美国交纳“保护费”:2016年3月21日,特朗普说,美国已经欠债19万亿美元,受美国保护的北约盟友、日本、韩国等再也不能免费搭车,应该全额缴纳保护费。2024年10月25日,尚为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特朗普接受采访时表示,台湾若要美国保护,就应该支付保护费。他说:“台湾偷了我们的芯片生意。他们希望我们提供保护,他们需要保护,但他们没有为这项保护付钱。黑帮可是会收保护费的,对吧?”
在大西洋方向,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牢牢控制德国及欧洲,以至法国戴高乐不忍美国霸凌而奋起抗争,而现在美国则动辄就要退群:2017年1月23日,特朗普上任仅三天就宣布退出TPP,2025年1月20日,美国白宫表示,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12月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爱丽舍宫举行会谈。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8日播出的采访中表示,如果盟国不“支付各自的账单”,他“绝对”会考虑退出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25年3月1日,美国企业家、“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埃隆·里夫·马斯克(Elon Reeve Musk)在社交平台表态支持美国退出联合国和北约。
当一个大国对其盟国从政治退向生意,那它在这一地区的控制力就开始萎缩了。目前的美国正在从帝国的美国向地区或民族的美国从大西洋东岸和太平洋西岸实行收缩,作为收缩的补偿,特朗普坚持南面将墨西哥湾改名为“美国湾”,北面则向加拿大、格陵兰明确索要主权。至于台湾,不仅看不到特朗普有明确的进攻性的表态,而且近年来美国对台湾的立场日益后退,此时的美国已远没了小布什上台初那“将不惜一切代价协防台湾”的牛仔蛮横,更不要说1954年底美国与蒋介石台湾当局签署《共同防御条约》时那种不计经济收益但求政治优先的豪横。2025年5月12日,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说,中美关于关税会谈成果“对中国、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对统一与和平(unification and peace)来说也将是一件好事”。
特朗普这句让“台独”分子找不到北的话,透露出其施政哲学正在快速向19世纪的“门罗主义”回退,其核心理念就是:“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特朗普的话对“台独”分子赖清德造成了极大压力,2025年5月18日,赖清德在接受采访时声称:“中国是较大公司,台湾是较小公司。如果你要并我的公司,你要提条件,不是台湾来提条件,让你说要或不要。”这话与以前的“各不隶属”的立场有了原则性的变化,它至少承认了两岸可以谈“并”的条件。6月10-12日,民进党创党元老,前海基会董事长洪其昌,率团到北京参访交流。
2025年5月13日,在对阿拉伯利雅得进行正式访问期间,特朗普总统在演讲中否定了布什、奥巴马和拜登总统任期内主导美国外交政策的新保守主义者和干涉他国意识形态的政策,了解历史的人可从中读出门罗主义甚至尼克松主义不干涉美洲之外国际事务的思路。他说:
近年来,太多的美国总统都被这样一种观念所困扰,即我们的工作是审查外国领导人的灵魂,并利用美国的政策对他们的罪伸张正义……我相信坐着审判是上帝的工作,而我的工作是捍卫美国,促进稳定、繁荣与和平的根本利益。
注意,以往美国领导人说的是如何捍卫世界人权和自由,而这次特朗普说那只是“上帝的工作”,而他的工作只是“捍卫美国,促进稳定、繁荣与和平的根本利益”。特朗普说:
在(胡塞武装)对美国船只和红海航行自由的多次袭击之后,美国军方对也门的胡塞武装发动了1100多次袭击。结果,胡塞武装同意停止战斗,我们对他们进行了猛烈打击,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然后我们离开了。
什么意思呢?这是说,对中东的军事干涉,除了消耗美国国力外,美国得到的只是“面子”,失去的却是“里子”,毫无实际意义。至于造成中东目前已出现的繁荣和进步即“闪闪发光的奇迹”的原因,特朗普说:
这种巨大的转变不是来自西方干涉主义者……告诉你们如何生活或如何管理自己的事务。不,利雅得和阿布扎比闪闪发光的奇迹不是由所谓的“国家建设者”“新保守主义者”或“自由非营利组织”创造的,就像那些花了数万亿美元却没能开发喀布尔和巴格达以及其他许多城市的人一样。相反,现代中东的诞生是由该地区人民自己带来的……发展自己的主权国家,追求自己独特的愿景,勾画自己的命运。
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今天中东的进步和成就不是“花了数万亿美元”且于事无补的“西方干涉主义者”“国家建设者”“新保守主义者”以及“自由非营利组织”造成的,而是“由该地区人民自己带来的”。其结论就是,把中东还给中东人民,他们会比一厢情愿地只知“审查外国领导人的灵魂”的美国政客们干得更好。
5月24日,特朗普来到西点军校参加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再次重复了他13号在利雅得的讲话精神,他告诉学员们,他要重建了美国军队,使军队回归其“美国优先”的精神。
特朗普批评美国之前的领导人“用荒谬的意识形态实验在折磨我们的士兵。他们把军队当作各种社会项目和政治议程的试验场”,那些美国领导人,将士兵派往那些根本不想与美国打交道的国家,进行所谓的“国家建设”行动。他说,“过去至少20年里,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政治领导人将美军拖入了本不应该执行的任务,浪费我们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特朗普的这些话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早在2020年6月13日,也是在西点军校,他对1100多名陆军学员发表讲话。他表示,美国军队的职责不是去解决很多人甚至从未听说过的遥远土地上的历史冲突,美国正在终止进行无休止战争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重新将重点放在保卫美国的关键利益上。特朗普同时强调,如果美国人民受到威胁,美国军队将毫不迟疑地开始行动,“当我们进行战斗时,我们就只为胜利而战”。
特朗普2025年5月24日在西点军校的讲话得到美国副总统万斯更直白的同步表述。5月23日,副总统万斯来到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美国海军学院,为海军陆战队毕业生发表讲话称,苏联解体后的一段短暂时间里,美国曾是“无可匹敌的超级大国”,美国领导人以为这种地位是稳固的,“不相信任何外国能崛起挑战美国的地位”,但全球格局已今非昔比。“美国绝对主导时代已结束。如今我们面临来自中国、俄罗斯等国的严峻威胁,这些国家决心在各个领域击败我们,从频谱到近地轨道,再到我们的供应链,乃至通信基础设施。”他提及特朗普总统特朗普的近期中东三国之行,称其“标志着长达数十年外交政策路径的终结”。万斯说:“特朗普总统正推动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代际转变……我们正回归基于现实主义、保护核心国家利益的战略。”
特朗普这些一以贯之的讲话以及副总统万斯的交底式表述,其精神与1969尼克松在“关岛讲话”中提出“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的说辞如出一辙。1968年11月5日,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发表被称为“尼克松主义”的美国对亚太政策讲话,其要义是卸下美国承担不起的过重的包袱,用传统的“均势”制衡的方式实现美国的亚洲目标:
我认为地区自尊对亚洲的未来将要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加以考虑的事情。在我们所访问的第一个国家里,亚洲人都会说,他们不希望接受外部的发号施令。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这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应起的作用就是如此,我们应当帮助他们,而不应当发号施令。
与尼克松刚上台就宣布其《关岛讲话》一样,特朗普刚上任不久也在中东发表了同样的思路的讲话。恰巧,特朗普与尼克松一样,都处美国的战略收缩期。
尼克松与特朗普都有很强的行动力。尼克松上任不久就于1972年访华并与毛泽东握手,次年美军撤离越南。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开始就访问中东,在利雅得讲话后不久,6月3日,美国叙利亚问题特使汤姆· 巴拉克表示,美国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将从八个基地减少至一个,且美国对叙利亚的政策也将发生转变,因为“这些政策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都没有奏效”。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大规模空袭,以伊冲突暴发。6月15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以色列有权自卫、伊朗不能获得核武器。法德英三国希望七国集团领导人就当前中东局势达成共识并写入联合声明。16日,特朗普决定不签署联合声明。
看来,今天美国上层的部分人,开始实事求是了,而个人乃至国家的力量就是来自事实求是。
收缩是为了进攻,进攻的目标目前看还是中国,2024年9月18日,时任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在国会听证会上直言,中国是美国“有史以来面临最大挑战”。但目前美国的战略首先是恢复国力,恢复国力的方式一定是养精畜锐,而不是殊死决战。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对华政策将更多地表现出咄咄“攻势”,但这些攻势将更多地表现在间接的非军事领域,用虚张声势的障眼法以迷惑我们并使我们做出误判,由此引偏或拖延中国的发展——当年里根就是用莫须有的“星球大战”将苏联引入军备竞赛的不归之路的。2025年5月31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对中国发起的咄咄逼人的发言便是一例。赫格塞思表示,美国将继续把重点放在“印太地区”,“这是我们的优先战略区域”。在这次会上他说:“在我们的国境之外,周边地区之外,我们正重新调整方向以威慑中国。在世界其他地区,我们正与盟友接触,并赋予他们更多能力。我们正推动欧洲盟友加大对本国国防的投入。随着盟友承担更多自身安全责任,我们将继续把重点放在‘印太地区’——我们的优先战略区域。”同时他又表示:“特朗普深知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但又倾向于在商业与主权的基础上与他国互动,而非通过战争。”赫格塞思这番讲话似乎是在给亚洲“盟友”打气,然而事实上,用韩愈的话说就是:“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至于分兵出界,公然为恶,亦必不敢。”
2025年4月14日,当被问及乌克兰请求购买更多“爱国者”防空系统的问题时,特朗普嘲讽泽连斯基说:“听着,当你开始一场‘战争’时,你必须知道你能打赢‘战争’,对吧?你不应该向一个比你强大20倍的国家宣战,然后希望别人给你一些导弹。”同样,特朗普也会用这一原则看待台湾问题,即美国武力支持“台独”势力的前提是“必须知道你能打赢‘战争’”。看看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和60年代越南战争的结局,特朗普就会对21世纪初的台海形势及其任内美国对台政策选择,有清楚的认识。
明乎此,我们就可以放手这些年中美经贸中的部分“坛坛罐罐”的得失,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就会感受到西太平洋正在出现日益广阔的新的地缘政治空间及由此出现的战略机遇,而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可以绕台实弹军演本身就是这个新空间的初步印证。由于这个新空间的出现,我们常说的“将国内的事做好”的应有之义,在今天就已经包括了“实现两岸统一”和对统一后的台湾进行有效的治理的新内容。
空间,当然是地缘政治即由地理空间引出的政治空间。1972年前后,毛泽东利用美国战略收缩让出的新的战略空间,在1971年10月25日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 迫使美国于1978年最终接受对台“断交、撤军和废约”三原则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那么,在今天,面对特朗普时期出现的巨大的战略收缩及与此相应的地缘政治空间,中国就应当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目前战略机遇期,实现祖国统一,而不是为那些商业上的“三瓜两枣”穷追不舍。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即使因关税提高而造成我国商业的部分损失,其意义也不完全是消极的,从正面说,它会倒逼中国经济向新质生产力加速转型,正如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与共产党“脱钩”倒逼后者更加强大,60年代赫鲁晓夫治下的苏联与中国“脱钩”,倒逼中国“三线建设”提速。1949年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如果将这句话套用在今天的中美关系,也可以说:脱钩吧,脱钩十年八年,中国的许多难题都解决了。
1958年10月6日凌晨,毛泽东在起草的《告台湾同胞书》中告诫美国人说:“西太平洋是西太平洋人的西太平洋,正如东太平洋是东太平洋人的东太平洋一样。”台湾问题解决以后,中国将面对由于地缘空间扩大而出现的中国东部的南北海域大贯通的形势,到那时我们可沿着毛泽东从中国视角提出的“西太平洋”的构想,用“西太平洋中国海”的概念统合“南海”“东海”“黄海”分割式的孤立表述。其中,用“西太平洋中国海南部海域”表述南海中与中国主权相关部分的水域,用“西太平洋中国海东部海域”和“西太平洋中国海北部海域”表述与中国主权相关的东海和黄海水域。这样可以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政策倾向并以此推动中国人对“中国海”的整体认识。在此认识基础上,在台湾问题解决之后,将并排于中国东部海域的北海、东海和南海三大海上力量合编为统一的西太平洋舰队指挥系统实属必要。
在这样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中,解决台湾问题以及捍卫东海、南海海域的中国主权已成应有之义,同时又不至将其力量伸展过远,大体在远东雅尔塔体系安排之内。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在不远的将来,切实将中国海上实际控制线前移至台湾东界——这原本就是中国领土的东界,届时台湾和平回归就是可以想象的事。两岸统一意味着中国有效的安全边界真正推至西太平洋深海海域,有了深海,中国的核潜艇才可发挥终极反击作用,中国航母建设才能大步向前迈进,中国大陆的经济建设成果才能得到有效保卫,中国内陆安全的压力将会大幅降低。
如此,在新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视野下,中国沿海将会出现第二拨改革开放热潮并带动台湾的发展。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中美建交后出现的战略空间使中国东南沿海得以进行改革开放并由此拉动中国内地的巨大发展,那么,下一次以台湾东部海岸为前线的中国东部沿海的新的改革开放,将会拉动西太平洋国家的整体发展。与20世纪末中国内地分享中国沿海发展的巨大红利一样,中国两岸统一后,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和人民将会率先分享基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带来的有别于美国金融‐高利贷资本主义的新型发展红利。
来源:张文木战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