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忘了是在哪部纪录片还是在播客节目里, 陈晓卿 说他喜欢下厨给同事们做饭,访谈的人很奇怪,说你工作肯定很忙,做饭不怕累吗?
忘了是在哪部纪录片还是在播客节目里, 陈晓卿 说他喜欢下厨给同事们做饭,访谈的人很奇怪,说你工作肯定很忙,做饭不怕累吗?
陈导说了句话,大意是:我喜欢做饭,在厨房其实是在放松、疗愈自己。
下午步行去超市,本来只打算买几个西红柿,一个不小心,又买了两提食材。回来又在菜鸟驿站取了五个快递,两手满满拎回家,一边把东西归类,一边准备做西红柿牛腩,就想起了陈导的那段话。
对热爱美食的人来说,做饭其实是一种享受。
小曦同学眼下热衷点外卖,觉得自己不做饭,也可以靠外卖活着。我觉得吧——自己煮个鸡蛋或煎个蛋,焯个西兰花,切几片牛肉,或煮几个土豆……在家随便做做都比外卖更便宜更卫生更健康,为啥要点外卖?
现在,又不是过去我姥姥那个时代,燃气灶一拧就有火,不用受烟熏火燎之苦,不用拉风箱;烤箱、空气炸锅、微波炉、电饭锅电饭煲电饼铛等 厨房小家电应有尽有,连锅具都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再也不是一口大锅又炒菜又做饭的时代了。
喜欢做饭的人,做饭时的心情肯定是愉悦的,欢喜的。
今天我一边做饭一边还想到:为什么有的人会一边做家务一边抱怨?可能就是心里有很多的委屈和不情愿。
想起有个老师说过:带着怨恨的心情做的饭是有毒的。
我都喜欢一个人在厨房忙碌。有时会打开微信读书听书,有时听播客节目,抬头望向窗外, 有时是蓝天白云,有时是阴云密布,目光总是会落到 祊河大桥上的车来车往上……我老公偶尔会在厨房门口问一句“需要我干点什么吧?”我理解那是他的“客套话”,偶尔会让他剥蒜或砸个蒜泥,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说“不用”。
今天用西红柿牛腩的配方做了西红柿牛肉。
还是前天早市买的牛肋条,泡水后切成小方块,将牛肉块入冷水锅加葱姜料酒焯水,洗净沥干水分。
炒锅倒少许油,炒香切成小丁的洋葱,加入牛肉块翻炒均匀,待牛肉上色、牛油有析出感时,加入生姜片和西红柿丁同炒,待西红柿炒软,再挤上一大勺番茄酱(我用的是亨氏挤挤装的番茄酱,所以说“挤”),加一点盐,翻炒几下,就可以倒进电锅了。
有人喜欢在燃气灶上用砂锅或铸铁锅炖一个多小时,说这样做出来菜肴更入味儿。我是“省事党”,宁肯配合电压力锅或电饭煲,觉得味道来自食材本身。
先炒后用电压力锅,二十多分钟就能吃到美味的西红柿牛肉了,完全不用担心会糊锅,厨房小白也可以做,何乐不为?
没加一滴水的西红柿牛肉。完全靠洋葱、西红柿和番茄酱入味。 就是传说中的“下饭菜”,配米饭和面条最搭。
没蒸米饭,家里也没有面条,煮了包方便面,没拍照。
小曦同学每次都嫌弃我炒的西兰花没味道,今天把她喊到厨房让她自己炒。她说诀窍就是多放胡椒。
自己炒的菜就是香,小曦炒的西兰花都吃光了,忘了拍照。
饭后,他们爷俩很自觉地把碗留给我洗。有心抱怨小曦一句“你连个碗也不刷”,还是闭了嘴。
得到的答复肯定是:妈,妈,咱买个洗碗机吧?!我给买洗碗机。
我觉得吧,偶尔三口人吃饭,经常家里只有两口人吃饭,偶尔我一人食,暂时还用不到洗碗机吧。
一边洗碗,一边就在想:我洗碗的时候,是心甘情愿的吗?
我想是的。
一年四季我洗碗都会戴手套。这个季节,戴塑胶手套容易出汗,就在手套里套了一层薄棉手套防汗,这是跟大刘学的生活小窍门。
把锅碗杯盘洗得干干净净、把厨房规整有序的过程,就好似在弹奏一曲属于自己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这是我的办公室,我的地盘我作主。
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饭是做给我自己吃的,老公和孩子都是来搭伙的。”
最后这句不是我说的。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