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孩子渐渐长大,家的模样也在悄然改变,即便逢年过节围坐一桌,那也更像是一场久违的聚会,而非从前那种血脉相连、不分彼此的温暖。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得真切,父母与子女的缘分,原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你站在门口,望着那个曾经牵着你手走路的小身影,如
当孩子渐渐长大,家的模样也在悄然改变,即便逢年过节围坐一桌,那也更像是一场久违的聚会,而非从前那种血脉相连、不分彼此的温暖。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得真切,父母与子女的缘分,原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你站在门口,望着那个曾经牵着你手走路的小身影,如今拖着行李箱,脚步坚定地走向远方,连回头说一声“别送了”都显得多余。年少时读这段话,总觉得太过伤感,直到自己也经历孩子头也不回地离开,才真正明白那种心口发紧的滋味。血缘看似牢固,实则更像是命运暂寄于你身边的一段旅程,时间到了,就得放手让他远行。
许多父母在中年之后才慢慢懂得,养育孩子并非为了延续家族香火,更像是为孩子提供一段温暖的栖居时光。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父母便沉浸在一种美好的幻想里,以为亲情可以永远紧紧相连。可当高考录取通知书轻轻落在桌上,那薄薄的一纸,却仿佛划开了一道深深的界限:一边是守着旧屋、守着回忆的父母,一边是怀揣梦想、奔向广阔天地的年轻人。从前“儿行千里母担忧”,如今更多是“儿行千里难相见”。微信里的对话翻来翻去,不是转账记录,就是一句“在开会”,你精心炖了一锅汤,拍了照片发过去,换来的却是“最近在减肥,少吃点”。
可即便如此,父母的牵挂从未减少半分。春节的饭桌上,你依旧按老法子炖着红烧肉,孩子却说热量太高;你苦口婆心讲着为人处世的道理,他笑着说是“上个世纪的经验”。两代人之间,不只是代沟,更像是隔着一片辽阔的山谷,你在这一头喊着“记得添衣”,他在那一头忙着直播生活点滴。毕淑敏曾说,最亲的人有时也会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可那份牵挂却从未断绝。莫言也讲过,世间所有的爱都渴望团圆,唯有父母的爱,注定要学会分离。
其实,从孩子第一次走进幼儿园的那天起,父母就该明白,养育不是牢牢握住风筝线,而是目送他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孩子是候鸟,注定要飞往你看不见的远方。林清玄说得透彻,爱始于凝视,终于放手。父母与子女的这段缘分,不过是彼此陪伴走过一段人生路。当孩子真正展翅高飞,做父母的不必执着于拼凑过去的完整,不如像那些匠心独运的匠人,把散落的时光碎片,镶嵌成一片璀璨星空。
网友@春风十里不如你说,看完这段话忍不住落泪,昨天刚给儿子转完生活费,孩子回了个可爱的表情包;@向日葵的倔强说,妈妈现在改发语音条了,怕自己打字显得冷淡;@老张头的退休生活提到,女儿在客厅装了摄像头,说能随时看到他,可他已经半年没真正牵过女儿的手了。这些细碎的日常,藏着最深的温情。
其实,每一次通话,每一条信息,哪怕只是转账备注里的“注意身体”,都是爱的延续。孩子走得再远,心里总有一盏灯是为家而亮的。父母的爱,从不求回报,只愿孩子平安喜乐。而孩子也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回应着这份深沉的情感。即便相隔千里,心却从未真正远离。当岁月流转,彼此都学会了用新的方式去爱,去理解,去陪伴。这份亲情,不会因距离而淡漠,反而在时光的打磨下,愈发温润如玉。
来源:晓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