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漂洋过海说评话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0 10:46 1

摘要:l“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8月8日,在挪威国家图书馆内,一段情节跌宕的中国故事,由抑扬顿挫的扬州评话娓娓道来,让在场的西方听众听得入神。说评话的演员马伟,是扬州曲艺研究所所长,这是他又一次把扬州评话说给世界听。

l“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8月8日,在挪威国家图书馆内,一段情节跌宕的中国故事,由抑扬顿挫的扬州评话娓娓道来,让在场的西方听众听得入神。说评话的演员马伟,是扬州曲艺研究所所长,这是他又一次把扬州评话说给世界听。

在西方要说得“快”一些

挪威国家图书馆的穹顶下,一缕东方韵味穿透了北欧的静谧。马伟站在书台上,“啪”的一声,声如裂帛,瞬间收拢了满场目光的聚焦。他唇齿间流淌的扬州方言,似运河之水蜿蜒跌宕,时而圆口软糯如评话里的市井烟火,时而方口铿锵似《水浒》英雄的刀剑相搏。指尖起落间,虚拟的酒馆在空气中洞开,有些挪威听众虽不懂字句,却从那双流转的眸子与遒劲的手势中,看见了武松打虎时绷紧的脊梁,听见了扬州古城墙下的马蹄声碎。语言壁垒被表演的罡风撕开裂缝,倏而情节陡转,马伟袖口翻飞如白鹤亮翅,声调骤沉如坠深潭。此刻的奥斯陆,不再是寒夜里的维京故地,倒成了运河桨声灯影中的广陵书场。

马伟也不记得,他已经说过多少遍《武松打虎》了,这是一段在中国妇孺皆知的故事,在西方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在国内相比,在西方表演这段故事,情节节奏要更快一点。在国内演出,就要有些景阳镇的环境描写,但是在西方表演,这些内容就可以略过了,西方观众更喜欢直接进入主要情节。

已经多次在欧洲演出

这不是马伟第一次在欧洲演出,他的身影,之前已经多次出现在欧洲的书台上。每次表演时,台下既有学识丰富的汉学家,也有很多对中国故事感兴趣的观众,他们可能听不懂中国话,但是每一位观众都很有耐心,从未出现过中途离场的情况,他们都沉浸在故事的情节里,特别是一些模仿老虎的表演,观众们都会会心一笑。

在欧洲,讲故事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很多地方都会定期举行讲故事比赛,一个个古老的故事在各个国家之中流传。但是这个传统,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被迫中断过。所以马伟每次介绍,扬州评话艺术已经流传了近600年,且传承有序,脉络清晰,让西方观众感到十分钦佩。他们都说,这是一种很美好的艺术,中国能有很多这样的艺术,实在很了不起。

为易德波送上生日礼物

马伟多次在欧洲书台上说书时,台下总伴随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那就是挪威汉学家易德波,她最感兴趣的扬州评话,就是《武松打虎》,她多年研究扬州评话艺术的核心,就是从“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两分半钟开始的。这些年,为了研究扬州评话,她不仅数十次往返于欧洲和扬州之间,也邀请了任德坤、沈志凤、马伟等扬州曲艺演员前往欧洲演出。

今年,是易德波的80岁生日。马伟这次前往挪威演出,也给她带去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那就是一本名为《扬州梦》的画册,《扬州梦》画册分为“走街巷”“慷慨赠”“架桥梁”“大朋友”和“扬州梦”等五个部分,全景记录了易德波女士从1986年自北欧出发,数十次往返扬州的珍贵足迹,串联起一段扬州评话的近代史,其中不少照片是首次与公众见面。

马伟介绍,易德波不仅收集了很多扬州评话的珍贵资料,同时她所著的专著论文,对于扬州评话在世界上的推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从几年前开始,他就带领团队,重走易德波在扬州走过的路,拜访那些易德波采访过的人,虽然有些人已经不在了,但是还有一些老照片,记载着易德波在扬州的点点滴滴。

“易德波非常高兴,她没有想到扬州人如此用心,收集整理到如此多的老照片,看到这些照片,她说自己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一次次前往扬州,是她一生最难忘的记忆。”马伟说道。

记者 王鑫

视频 蒋琰 宋钧维

编辑 聆雨

来源:扬州晚报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