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地里藏着“致富密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0 11:11 1

摘要:“以前种花生,全靠人工施肥、打药、除草,费时又费力,一亩地忙活下来得花不少工夫。现在有了无人机,真是太方便了。”正在田间忙碌的村民王永胜直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泥土对记者说,这无人机喷药,一百多亩地十几分钟就搞定,喷得特别均匀,还能精准控制药量,地里的土都养得更

花生地里藏着“致富密码”

本报记者 刘瑞凤 通讯员 赵菠

“嗡嗡嗡……”8月3日,市高新区祝村镇西大树村,150余亩花生田传来阵阵轰鸣声。一架无人机在花生苗上方腾空而起,均匀地喷洒着营养药。

“以前种花生,全靠人工施肥、打药、除草,费时又费力,一亩地忙活下来得花不少工夫。现在有了无人机,真是太方便了。”正在田间忙碌的村民王永胜直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泥土对记者说,这无人机喷药,一百多亩地十几分钟就搞定,喷得特别均匀,还能精准控制药量,地里的土都养得更“有劲”了。

西大树村在花生种植上,从选种时就藏着门道。村里精挑细选的2个品种各有千秋,“冀花572”具有高产、高油酸、抗病性强的特性,亩产可达400公斤,果仁饱满且出油率超50%;“白沙1016”则以香脆口感见长,是休闲食品加工领域的“香饽饽”。王永胜告诉记者,正是因为选对了品种,才让乡亲们的钱袋子一年比一年鼓。

田地里,一条条整齐的田垄像给土地系上了“腰带”。西大树村采用起垄种植模式,增加土壤透气性,让花生根须在地下“舒展筋骨”。“咱这地得顺着性子养。”村党支部书记王建飞指着一旁的土壤检测报告说,通过检测,能精准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然后按需施用有机肥、复合肥,苗长得壮,土也不板结。今年光是种花生,全村就能有30多万元的收入。

眼下,西大树村还在不断拓展自己的“产业版图”。“我们依托花生、红薯种植基地,正在打造集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把田园风光变成新‘卖点’,让地里长出来的‘金豆豆’,为乡亲们换来更红火的日子。”王建飞说。

本文来自【邢台日报-邢台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