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一紧一虚实,一松一紧一太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09 05:39 1

摘要:慢吞吞地划圈,就能把力气练出来?别闹了,九成的人把太极练成了广播体操。

慢吞吞地划圈,就能把力气练出来?别闹了,九成的人把太极练成了广播体操。

真正让人腿肚子发抖的,是“松”里藏着的那根弦。

刘绥滨一句话点破:松不是泄气,紧也不是僵成木棍,是像皮筋——先松开,才能啪地弹回去。

试个简单的。

站直,想象头顶被绳子拎起来,尾骨往下坠,整个人像被轻轻拉长。

肩别怂,胯别夹,十秒不到,后背就开始发热。

那股热,就是“对拉拔长”在偷偷开工。

这时候别急着动。

保持这股抻拉感,慢慢抬手,手往前,肩微微往后,像把毛巾两头拧。

关节里会冒出一种酸胀的“空隙感”,那就是“八面支撑”的雏形。

有人练了半年还在划空气,就因为一松就软成一滩,一紧就锁成铁板。

刘绥滨的办法是:把动作拆成节拍。

松的时候呼气,像把气倒进脚底;紧的时候吸气,像把气从脚底抽回腰。

一呼一吸,松紧就交替了,不用死背口诀。

最难的是“似松非松”那一下。

推手时,对方一碰,你松掉接触点,对方立刻扑空;下一秒,腰一弹,劲从脚底涌到指尖,对方自己飞出去。

外人看着像魔术,其实就是把“松-紧”玩成了零点几秒的切换。

生活里也能偷练。

坐公交拉手环,手往前伸,肩往后沉,整条胳膊像被前后两股力拔河。

下车时,手臂又酸又轻,那就是太极劲在骨头缝里发芽。

太极不是慢动作电影,是藏在慢里的变速开关。

会拧这个开关的人,走路都带着一股暗暗的弹簧味。

来源:生活小发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