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一盏刚刚还亮着灯的家,转眼就人走茶凉?谁又能预料,一句“路上慢点”,也许就成了诀别?现实总愿在我们松口气的时候,给你一记冷不丁的巴掌。新县的小学,期末刚过,按理说该是老师们最松一口气的日子,曹校长却在这个时候,永远地停在了路边。
曹积秉:那晚的雪,下得太不是时候
谁能想到,一盏刚刚还亮着灯的家,转眼就人走茶凉?谁又能预料,一句“路上慢点”,也许就成了诀别?现实总愿在我们松口气的时候,给你一记冷不丁的巴掌。新县的小学,期末刚过,按理说该是老师们最松一口气的日子,曹校长却在这个时候,永远地停在了路边。
事情传出来的时候,是网络上一个并不热闹的帖子。没有大事公告,也没什么官方辞令——只是朋友们用平常聊天的语气,在朋友圈里低低地说:“曹积秉走了,才45岁。”这个年纪,很多人的日子刚刚稳当,孩子初中,老人尚在,家里家外还指着一口气撑着。然而,说没就没了。
曹积秉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要让熟悉他的人形容,恐怕得先在脑海里缓一缓,捋一捋呼吸。他表哥后来发了一条动态,说起这事还是忍不住掉泪。不是煽情,是真的难绷得住。小曹从小机灵,小时候知数儿,比同龄娃早熟几分。邻里亲戚背后都夸,曹家的孩子懂事,心软,没心机,挑事缠人从来不见他一回。
他十几岁的时候就中考成了全村的希望,上师范那会儿,小镇的人时不时念叨一句“咱们村出老师啦”。师范一毕业,没什么花架子,回老家就教书了。头些年工资也不高,县里的小学条件算不上好。可他家里知道,曹积秉这人,心里搁得住辛苦,认死理,咬着牙就干得出去。那时候,村里还有些孩子读不进书,他就一家家去劝,背着大包小包的教具,秋天的泥巴冻得硬邦邦,腿上老是青一块紫一块。
有人说,这老师也太较劲了,回回把自己苦成这样有啥用?可他自己反倒憨憨一笑:“娃儿们要是能多识几个字,我累点算啥!”倒不是大道理,就是这个劲。
日子过得很快,曹积秉当老师已经记不清是第几个年头。慢慢也做了管理、做了校长。天底下升任校长的人多了,有的只管敲桌子、批表格,曹积秉却还总得亲自盯着孩子们洗手、管伙食。学校的白墙哪儿裂了,他自己拿腻子抹一抹,下雪天早起还要拍着腿催大门赶快开。村里人想起来都觉得好笑:自己家院门还没需他操心,倒先惦记上学校的墙。
家里也都是厚道人。曹积秉是长子,家里顶梁柱。几个弟妹小时候打雪仗吵架,总是他拉开;老人年纪大了,他一碗热汤接着一碗汤端进去。要说日子累不累,确实累,可他很少唠叨。“村里谁家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他总这么说。
直到这一次,天上又冷又飘着细雪,他站在马路边,准备回家。谁也想不到,大年下路上能出事。消息一出,家里那个80多岁的老爹根本就听不懂了,愣了半天才哇地哭起来。孩子还小,媳妇两天没下楼,守着手机发傻不说话。
同事们说,曹校长上个月还在楼上讲教研课,说话好笑又实在,给年轻老师递糖,鼓励他俩小年轻处理学生要有耐心。大家说他“管得太碎”,其实还不是不舍得?不舍得丢下孩子,不舍得马虎一件事。
葬礼那天,小镇不大,熟人多。大家唏嘘,安慰着家属,说些“节哀顺变,日子还得过”。这些年,送走谁都免不了这样一句。亲戚们也来帮忙收拾,学生家长三两成群站在墙角抽泣。有个淘气鬼孩子,头一年刚被他批评,去年还被他留堂——到那天却也憋红了眼睛。没人愿去细想,这一别,真就没机会再听他在广播里喊:“上课了,别玩了,快到教室里去。”
校长年轻,照片里精神头十足,西装还是前年自己在镇上添的,说是过年拍照穿。如今照片用不上了,只剩下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在手机上翻来翻去。有人还在群里说,希望他下辈子轻轻松松,不再这么累。
人还这么年轻,日子好像才刚上了正轨,这猛地一下,如同硬生生地停住。街坊邻里都说,好人怎么这样命短?天要下雨人要走,老话说的悲凉,却没人能讲出个所以然来。其实天总不怎么讲理,精打细算一辈子,有人的命好像就是硬生生断在了路口上。而留在身后的,只剩一家子捡拾起回忆慢慢咂摸。
这事说起来也真应了那句话:祸福无常。曹积秉校长这一生,没做什么大事,却一桩桩把小日子过成了让人敬佩的样子。有人说,等孩子大点也要做老师,说不定就是受他的影响。也许,这就是一名边远小镇校长能留下最温厚的赠礼吧。
半夜时分,有人还在群里发了他一段录音,笑声实在。留言只写了句:“曹校长,一路顺风。”——我们可能都一样,很多想说的话,往往来不及说出口,就已经太晚了。
来源:弹珠为您讲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