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东进”潮涌:韩国ETF热捧中国AI 估值洼地凸显战略机遇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0 11:39 2

摘要:当韩国重量级资产管理公司KIM将一只聚焦中国AI的ETF推向首尔交易所,这已不仅是单一产品的发布。这只管理规模逾400亿美元的巨头落子,恰是国际资本加速东移棋局中的关键一步。

当韩国重量级资产管理公司KIM将一只聚焦中国AI的ETF推向首尔交易所,这已不仅是单一产品的发布。这只管理规模逾400亿美元的巨头落子,恰是国际资本加速东移棋局中的关键一步。

几乎同期,在美国市场,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raneShares规模从去年底的54.14亿美元跃升至76.67亿美元,40%的惊人增幅背后,全球资本正以真金白银重新校准对中国科技资产的价值判断。

视线投向太平洋彼岸的AI估值体系,景象令人惊叹:微软、Meta等美国科技巨头平均市销率达42倍,OpenAI与Anthropic两家创业公司更分别飙升至80倍与170倍。反观中国对标企业,平均市销率仅徘徊于15倍左右。在这样巨大鸿沟下,中国AI企业估值洼地效应已然凸显——全球资本敏锐察觉到这片土壤中潜藏的技术能力、应用场景与商业化潜力正被显著低估。

韩国ETF的推出并非孤立事件,它嵌入了一个更深层的资本叙事逻辑:中国AI产业独特的“应用驱动”模式正构建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从智慧城市的高效治理到工业质检的精益求精,中国企业在垂直领域的深厚积累正转化为切实的商业价值。

当全球投资者苦于美国AI企业高估值与商业化前景模糊的焦虑时,中国AI公司凭借接地气的场景落地能力,展现出更清晰、更稳健的成长路径,其估值修复的势能正在蓄积。

毫不夸张地说,国际资本对中国的“再定价”已经悄然启动。当韩国ETF的代码在交易所闪烁,当KraneShares的规模曲线昂扬向上,全球资本正用行动表达共识:中国AI赛道蕴含的战略性机遇远超当前估值所反映的范畴。

在这片被低估的价值洼地,终将在技术迭代与资本汇聚的双重催化下,迎来价值的理性回归与重估的澎湃浪潮。

归根结底,资本流动的轨迹往往引领产业发展的潮汐。当国际资本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东方,其背后不仅是对估值的敏锐捕捉,更是对中国AI产业根基与发展韧性的深度认可。

来源:00后已成老阿姨

相关推荐